内容简介
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亨利?明茨伯格推出重磅力作,揭秘 AI 时代组织的生存法则与升维法则。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组织如同呼吸般,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每一刻。我们在医院出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在企业中取得成就,zui终在殡仪馆告别。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奇特生物”究竟如何运作?全/球知名管理思想家明茨伯格,凭借半个世纪的观察、研究与咨询经验,对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组织》进行了精彩更新与修订,为读者揭开组织运作的底层逻辑与核心力量,绘制出一幅能穿透组织本质的清晰地图。
明茨伯格以其一贯精准如手术刀的洞察力,剖析组织内部,展现出观察与管理组织的多元视角,涵盖组织的一系列重要命题:7种组织类型、7大主导组织的力量、6种组织内部协调机制、5种组织角色…… 为管理者提供一整套“组织诊断工具”,助力管理者跳出流行概念的陷阱,理性设计出适合自身环境的组织结构。
面对AI时代的范式转型、新商业模式及组织形态的不断涌现,明茨伯格并未停留在经典理论的复述上,而是振聋发聩地指出:“组织管理没有蕞佳方式”“在组织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需要更多的苍蝇以及更少的蜜蜂来设计组织结构。”书中揭示了组织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挑战与转型路径,指明了组织未来的进化方向。
试读
一个人每天会和多少个组织产生关系?说10个是不是过于夸张了?让我们从早上开始数一下。我们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查阅电子邮件,这是来自手机制造商和网络服务商的服务;然后,我们享用早餐,这是由农场、工厂、食品商店、航空公司和运输公司一起提供的服务。当我们离开家,去公司、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上班,或去学校学习,要么乘坐公交车,要么自己开车,而开车行驶的道路也是由交警和市政负责维护的。在餐厅吃过午饭后,我们可能会去银行办理业务,或者在健身房锻炼身体。下班回到家,我们可能会上网查阅一些信息,然后收看电视新闻,或读一下这本书——这是由出版商制作出版的(作者并不是一个组织)。上面至少数出了15个组织,我遗漏了哪些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组织的世界,从在医院出生,到死后举办葬礼,都是如此。组织教育我们、雇用我们,既让我们欢喜,又让我们愤怒。然而,我们真正了解这些组织吗?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你的个性、你焦虑的情绪等,那么你可以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在众多关于自我治愈的图书中选择一本来读一读。如果你关心经济问题,那么你可以阅读一些政治类的博客文章,以获取最新信息。但在微观自我和宏观经济之间,去哪里才能了解这些被称为组织的社会实体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呢?欢迎阅读《卓有成效的组织(全新升级版)》。
到底什么是组织
假如一个7岁的孩子问你:“你说的这些‘组织’是什么?谷歌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怎么会是一个苹果呢?”你怎么回答?那是一个建筑物?员工工资条上的公司标识?你可以在超市里看到整个苹果,但你去哪里才能看到整个苹果公司是什么样子的?欢迎所有7岁的孩子和成年人进入组织这个“毛茸茸”的世界。
在介绍下面的内容之前,让我们给组织一个正式的定义:组织是为了追求共同使命而形成的结构化的集体行动。这是指在7岁或7岁以上的一个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接受一个正式的角色安排,并为完成某种任务而工作。组织结构可被定义为一种精心设计的关系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采取一致的集体行动。
图1-1显示出了组织机构的巨大多样性。图中根据所属部门对组织进行了分类:公共部门,如政府;私营部门,如企业;多元部门,如各种行业协会,大多数基于社区(这样的组织就像合作社一样,由会员所有,又或者不被任何人所有,如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私立大学)。你可能只对其中一些有所了解,现在我将它们全部集中在了一起。
一种最糟糕的组织方式
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写了一本名为《科学管理原理》的著作,提出了组织管理工作的“最佳方法”——现在被称为“最佳方式”。他提出的方法大都被遗忘了,比如用秒表精确地记录、分析工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把他们当作没有大脑的工具。但是,人们因他而记住了一点:总有一种或多种最佳方法存在,无论是对修理店、汽车
公司还是对食品银行和工厂、农场来说,都是如此。(还记得战略规划的概念吗?)然而,对组织管理来说,相信存在一种组织管理的最佳方式才是最糟糕的――因为组织各不相同。比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交响乐团和制造工厂存在显著差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注意到的,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如何提升交响乐团的演奏效率
一名年轻的商学院学生终于得到了学以致用的机会。他的任务是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组织进行研究,并为其提供提高效率的建议。他选择了一个交响乐团。于是,他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并提交了以下分析结论。
第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4位双簧管乐手无事可做。因此,应该减少双簧管乐手的数量,使演奏工作更均匀、更平衡,从而使演奏的高峰和低谷减少,变得更平稳。
第二,有20个小提琴手都在演奏相同的音符。这似乎是一种不必要的重复,因此应当大幅裁减小提琴手。
第三,设备陈旧是另一个值得进一步调查的问题。音乐会节目单中提到,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的小提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果采用常规的折旧方法,那么这个设备的价值早就该减少到零。乐团早就该购买更现代化的演奏设备了。
第四,有太多精力都花在了演奏32分音符上,这似乎是一种不必要的高雅情趣。建议将所有音符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半分音符。这样一来,新手和低阶演奏者就能被派上更多用场了。
第五,有些乐段似乎过于重复。因此,应该精简整个乐谱,比如让小号重复演奏弦乐已经演奏过的乐符没有任何意义。据估计,如果去掉所有多余的乐段,那么整整两小时的音乐会可以缩短到20分钟,这样就不需要中场休息了。
结论很好笑,对吧?但是,如果这名学生选择研究一个工厂呢?就没有人会觉得好笑了,尤其是工厂的工人。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只会在特殊的情境下发生,但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喜欢把医院描述成“聚焦的工厂”(focused factories),有谁会想在这样的地方出生吗?再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