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与机遇,“九死一生”可谓描绘了创新创业企业的艰辛。特别是在内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今天,人才成为决定创新创业公司生死存亡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创始人需构建互补型联合创始人团队,并找到洞悉愿景、高效执行的HRD(人力资源总监),以稳固市场地位。HR(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则身兼数职,不仅是招聘培训者,更是公司门面、创始人助手及员工后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创始人与HR如何携手并进,才能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之路呢?
本书经过精心编排,共分为四篇,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创新创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第1篇创新创业公司的“人”,解析不同时期企业的人才困境与对策,指导创始人与HR精准选才、稳才;第2篇创新创业公司的“团队”,详解联合创始人选择与团队构建;第3篇创新创业公司的“人才战略”,分析市场趋势,倡导新型管理模式,强化品牌,吸引人才;第4篇创新创业公司的“HR能力修炼”,强调HR的核心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路径,助力公司高效管理。
本书面向AI浪潮下的公司创始人、联合创始人等管理者以及人力资源从业者和有创业意向的人士,结合笔者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为创新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为公司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目录
第1篇 创新创业公司的“人” 001
第1章 不同时期的人才困境 003
1.1 生存期:创业团队的可靠性 004
1.1.1 人手不足:创始人分身乏术 004
1.1.2 理解片面:预期过高的求职者 008
1.1.3 合伙创业:团队配置过于“豪华” 010
1.1.4 “南郭先生”:团队成员空有背景 012
1.2 发展期:既要招人,也要留人 014
1.2.1 迷茫期:人才需求模糊不清 014
1.2.2 新人涌入,反而人才流失 016
1.2.3 “硬拔”员工:能力与职责集体错位 017
1.3 突破期:打破瓶颈,追求质变 019
1.3.1 瓶颈期:员工活力明显丧失 020
1.3.2 如何吸引、留住专精人才 022
1.3.3 三重困境:该不该加入“人才战” 024
第2章 To创始人:度己识人,精准选择HR 026
2.1 自我审视:成为合格的创始人 027
2.1.1 经验谈:优秀创始人的共同点 027
2.1.2 再进化:从创始人到领导者 029
2.2 识人能力:创新创业公司的生产力 031
2.2.1 搭建有效的识人框架 031
2.2.2 提升人才审美 034
2.2.3 统一管理层的识人标准 035
2.3 HR一号位的寻找与合作 036
2.3.1 角色定位:HR一号位必须是“多面手” 037
2.3.2 躬身入局:创始人拒绝成为背景板 039
第3章 To HR:提升自我,与创始人共舞 041
3.1 打地基:规划人才吸引战略 042
3.1.1 提炼公司的原生优势 042
3.1.2 培育良好的公司文化 045
3.1.3 打造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 048
3.2 大厂出身HR:学会与创始人共舞 051
3.2.1 与学生转型创始人合作 051
3.2.2 与大厂出身的创始人合作 053
3.3 小公司出身HR:提升自我是重点 055
3.3.1 层级定位:认清自己的起点 055
3.3.2 自我修炼:拒绝“原地打转” 057
第2篇 创新创业公司的“团队” 061
第4章 找准联合创始人 063
4.1 联合创始人是怎样的存在 064
4.1.1 联合创始人的重要性 064
4.1.2 联合创始人的定位与画像 067
4.1.3 找联合创始人的三种方法 073
4.2 找联合创始人,一定要用大厂人吗 075
4.2.1 成功大厂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076
4.2.2 失败/“草根”:白萝卜胜过帝王蟹 078
第5章 招募其他团队成员 081
5.1 清晰的BP:展现创始人诚意 082
5.1.1 BP书写:原则+细节+常见误区 082
5.1.2 给候选人看的BP书写指南 083
5.2 选对渠道,切忌广撒网 087
5.2.1 利用好职场弱关系 087
5.2.2 与专业咨询公司携手 090
5.3 四次沟通,再做决定 094
5.3.1 书面沟通 094
5.3.2 正式沟通 096
5.3.3 轻商务沟通 099
5.3.4 “极端”场景沟通 101
第6章 招募谈判:实现共赢是终极目标 103
6.1 谈判前:知己知彼,调整心理预期 104
6.1.1 分析简历,预判换职痛点 104
6.1.2 换位思考:谈判成功有章可循 107
6.2 谈判中:把控节奏,切忌喋喋不休 109
6.2.1 明确换职痛点再开口 109
6.2.2 精准切入,打消候选人顾虑 110
6.2.3 现金分配+退出机制 114
6.3 谈判后:有头有尾,确保候选人顺利入职 116
6.3.1 果决+真诚:帮候选人终止纠结 117
6.3.2 口说无凭:关键信息要成文字 118
第3篇 创新创业公司的“人才战略” 121
第7章 品牌建设:明确品牌推广要求 123
7.1 看时代:与时俱进的组织与人才 124
7.1.1 轻薄型组织:小团队,大成就 124
7.1.2 超级个体:乐高型人才崛起 128
7.1.3 AI领导力: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130
7.2 壮门面:面试官是公司代言人 132
7.2.1 面试官的原则与职责 133
7.2.2 面试官的培养思路 135
7.3 观长远:创始人需掌握的经典思路 137
7.3.1 差异化是永恒的切口 137
7.3.2 梳理和提炼EVP 139
第8章 合作型人才经营:打造人才供应渠道 142
8.1 认定标准:一专多能是关键 143
8.1.1 核心思路:以任务定义能力,强调责任感 144
8.1.2 人才画像:没有谁是教不会的 146
8.2 “鱼塘”经营法则:吸引与筛选 147
8.2.1 进校园:创始人变成赞助商 148
8.2.2 出社会:创始人要能“薅”人才 150
8.2.3 壮声势:活用新媒体手段 151
8.2.4 定目标:梳理组织架构,锁定人才 155
8.3 “鱼缸”经营法则:培养与更换 157
8.3.1 盘点员工:你的公司里有这样的人吗 157
8.3.2 识别关键人才,做好知识管
前言/序言
2023年初,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深耕二十年的HR岗位,在年届不惑之时踏上了创业征途。这份勇气源自一个朴素的初心——为科技创业者提供最为专业、细致且高效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旨在减轻创业者们在“人事”管理上的负担,加快企业成长步伐。
作为拥有二十年职场经验的资深HR,我曾在百度、腾讯等巨头企业亲历从无到有的业务拓展过程,也为普渡、云鲸、炬星等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新企业成功猎聘核心人才,见证了这些企业如何在短短数年间,从初创的几十人团队迅速成长为拥有成百上千名员工的行业新星。然而,直到自己投身创业洪流,我才深刻体会到企业成长的艰辛与挑战,也更加坚信,一定存在一种更为智慧且高效的方法来优化管理者、员工与HR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此,我撰写了这本《创新创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旨在为创新创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实战指南。全书划分为4篇,全面覆盖了创新创业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1篇:创新创业公司的“人”。本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公司在生存期、发展期和突破期可能遇到的各种人才问题,如人手不足、团队配置失衡、人才流失以及专精人才引进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向创始人和HR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创始人需具备敏锐的识人眼光和战略眼光,能够精准选择并培养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而HR则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和留任策略,为公司构建稳定且高效的人才队伍。
第2篇:创新创业公司的“团队”。本篇聚焦于创新创业公司的团队组建工作,重点探讨了联合创始人的选择以及团队成员的招募与配置。本篇强调了联合创始人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寻找和评估联合创始人的实用方法。同时,针对团队成员的招募,我分享了如何制定清晰的BP(商业计划书)、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以及进行有效的沟通谈判等技巧,帮助创始人构建一支优势互补、战斗力强的核心团队。
第3篇:创新创业公司的“人才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公司必须树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本篇首先分析了当前人才市场的趋势和变化,提出了轻薄型组织、乐高型人才等新型人才管理模式的概念。随后,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品牌建设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包括提升公司文化、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此外,还强调了创新创业公司在初期就应树立品牌意识,以便在未来更好地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第4篇:创新创业公司的“HR能力修炼”。作为创新创业公司的重要支持力量,HR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篇主要探讨了创新创业公司的HR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业务认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等。同时,我还为HR提供了自我提升的路径和方法,如参加专业培训、积累实战经验、拓展人脉资源等,鼓励HR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并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书内容翔实,语言通俗易懂,辅以大量真实的创新创业公司的案例,帮助读者明确创新创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以及如何在各项工作中不断提升人才审美能力,助力公司稳步发展。
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