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属“松下讲经营”专题系列。该系列图书在整理松下幸之助生前的演讲、讲话、对谈、采访等庞杂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记录了松下幸之助面对松下电器内部干部员工、中小企业主、其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等不同人群讲话的完整内容。
本书重点谈论销售和利润、市场竞争、招聘和用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发展海外市场等问题。
①谈到做生意,他说买卖不属于个人,无论规模大小,都应是“公共”行为;企业一定要保证一定的利润,绝对不能做赔本买卖;胜败关乎生死,既然选择经商就要做常胜将军,不能时胜时负毫无定数。
②谈到劳资关系,他说应当思考如何将劳动者的幸福与公司的稳定发展相结合。
③谈到经营者的素质,他说经营者应具有将困难化为转机的思维方式,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做正确的事。
④谈到销售,他说如果公司拥有牢固可靠的销售网,就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要形成这样的销售网,离不开优秀的产品。
⑤谈到中小企业的困境,他说正因为是中小企业才应该支付比大型企业更高的薪水;中小企业应主动变革,吸引优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⑥谈到进军海外市场,他说旺盛的开拓精神、适合对象国的产品和销售方法、独具特色的优质产品是成功开拓海外业务的三要素;企业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应具有支援该国的使命感,而不是只为谋求眼前利益。
目录
?第一章? 买卖不属于“个人” / 001
经营当顺应自然之理 / 004
你对于确保利润的信念足够强烈吗 / 007
买卖不属于“个人” / 010
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员看待经营 / 012
资本权力化 / 014
当大型制造商进军新领域 / 016
钻研行业惯例 / 018
坚决反对薄利多销 / 020
零售商也能赚取高额利润 / 023
牺牲性销售是一种恶行 / 026
立于道路中间的邮局 / 029
荷兰人对于德军的看法 / 031
今后的繁荣与政治密切相关 / 035
进口泥土,修建道路 / 038
欧洲经济共同体框架下的繁荣 / 041
只靠经济界的努力还不够 / 043
议员越少效率越高 / 046
配合拆迁是光荣的牺牲 / 049
因一家反对而中断工程 / 052
天下钱归天下人 / 054
劳动争议中的日美差异 / 056
不可逾越的红线 / 059
舍身探求正确道路的精神 / 062
荷兰只有 10 所大学 / 064
荷兰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 066
经营者面临着诸多问题 / 069
第二章? 中小企业与人才保障 / 071
人手不足 / 074
“中小企业薪资低”吗? / 076
中小企业能够充分用人 / 078
大刀阔斧,敢于变革 / 080
支付高薪也能经营得当 / 084
美国的高额薪水 / 086
提高待遇,吸引人才 / 089
经济性与合理性 / 091
促进中小企业的突破性发展 / 094
困境中谋发展 / 096
让他们看到你的干劲儿 / 099
社长的工资是操心费 / 101
长远责任 / 104
第三章? 我的经营观、销售观 / 107
启蒙恩师久保田先生 / 110
无条件托付一切 / 113
创造性思维 / 116
通往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 / 118
制造与销售两大支柱 / 120
销售部门需要优秀的负责人 / 123
经营者的责任 / 125
及时指出合作伙伴问题 / 128
令人叹服的美国企业宣传片 / 131
价值百万美元的《时代周刊》封面 / 135
公司广告的惊人效果 / 137
信念造就可能 / 141
萧条时期稍作休息 / 145
胜败关乎生死 / 147
经商原则经久不变 / 150
问答环节 / 153
第四章? 提升经营能力 / 165
我所仰慕的安田善次郎先生 / 168
在竞争中体悟人生的意义 / 170
升级设备反而适得其反 / 173
如今银行也没有钱 / 176
事与愿违 / 178
不可或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反省 / 181
外国援助带来的繁荣 / 185
美国的合理主义 / 189
提升经营能力才是先决条件 / 192
美国的经商环境 / 194
日本是美国的转包工厂 / 197
公司碰壁是社长的责任 / 200
掌握公司兴衰关键的最高负责人 / 202
第五章? 经营不可强求 / 205
人生百味之一 / 208
黄金出口禁令解除导致经济萧条 / 210
生产减半但不裁员 / 212
萧条孕育信念 / 216
以客户为鉴 / 218
经营必须认清企业的社会性 / 220
轻率的日本多元化经营 / 223
企业人员冗余 / 227
通过减税克服赤字的美国 / 230
构建无冗员的经营体制 / 232
税负颇高,所为甚少 / 235
做好贸易自由化的心理准备 / 238
民主主义的特点是极具经济性 / 240
提问环节 / 242
第六章? 我的经营哲学 / 249
科学发展与经营的存在方式 / 252
国家治理与杂货店经营 / 254
经营理念的出发点 / 256
国家间过度竞争引发战争 / 258
以睿智决断化解矛盾 / 260
当代经营者的决心 / 262
提问环节 / 264
第七章? 进军海外市场 / 269
开拓海外市场是日本最重要的课题 / 272
钱屋五兵卫的开拓精神 / 274
人才培养最为棘手 / 277
适合对象国的产品与销售方法 / 279
制造独一无二的产品 / 281
如何做好上述三方面 / 283
以援助为主,不求获利 / 285
开展慎重调查的外国企业 / 289
进军发展中国家市场要慎重 / 292
造船业世界第一 / 295
开始缺人了 / 298
美国减税三成的背景 / 300
认真对待人手不足问题 / 303
问答环节 / 305
试读
经营当顺应自然之理
我从事经商活动至今已有四十二年了。这样一说大家或许已经猜到我的年纪了,但我仍觉得自己非常年轻。不知不觉间已然迈过了四十二个年头,虽然这样说有些自诩的成分在里面,但我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
1918 年,当时我的小作坊还不成规模,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我本身不是做学问出身,又长期在店里做学徒,所以几乎可以说是胸无点墨。但为了生活,我认为自己还是应该尝试一些其他工作,于是当时二十三岁的我便开始了电器制作。这就是我的出发点。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器需求越来越大,我生产的产品种类也随之逐渐增加,直至今日。
那段时间的经营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艰苦,不过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大体还是比较顺利的。所以我认为这一期间能够作为参考的经历其实少之又少。但仔细回想一下,其中也还有一些经历是值得一讲的。
最近常有人问我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今日的成功的。对此,我一般会依据当时的感受作
答。就在前段时间,几位报社记者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松下先生,您可谓是成功人士的典范,能否简单为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获得这种成功的呢?”对此,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的经营方针就是顺应自然之理。”于是对方便问道:“自然之理太难理解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呢?”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又答道:“具体来说就是下雨就要打伞。”这种回答听上去很像是在戏弄人,但事实上这就是我对于自然之理的理解。
在迄今为止的经营活动中,我见证了这一行业的人情百态,也同无数人打过交道。在这些人当
中,有极为成功的人,也有惨遭失败的人。如果将二者加以比较,就容易理解我刚才所讲的道理了。
下雨就要打伞,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同样,热了就穿少一些,冷了就多穿一些。人人都是这样做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应自然之理而生活。然而,在商业活动中,我却经常见到一些人经营企业时不顺应自然之理。
这种情况下想必大多会失败,而反之则会成功。换言之,就是顺应自然之理的经营才会成功。
如果再说具体一点可能会引人发笑,那就是卖出去商品收回来钱。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商品卖出去自然能收回钱。而如果我的进货价格是 1 日元,就要以 1 日元 10 分钱的价格卖出去。这就是我所说的自然之理。如果你将进货价格是 1 日元的东西以90 分钱的价格卖出,就不符合自然之理,自然就会导致失败。这些看上去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所遇到的此类事件,却不胜枚举。
你对于确保利润的信念足够强烈吗
有个人遇到了资金不足的状况,需要设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于是他就转而向别人借钱。被借钱的人没有表明不借给他,反而询问他为何资金不足,这个人便给出了一系列理由。结果对方说不能把钱借给他。为什么不能借呢?对此对方回答说:“因为你其实是有资金的。你不是有很多债权吗?你本身就是债权人,何故要像债务人那样向他人借钱呢?”虽说这件事只是我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但却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故事。
这种无厘头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大概不会发生,但是在经营活动中却极为常见。比如,不去回
笼应收资金而是不断向银行贷款,或是新项目总是处于贷款状态,等等。我想各位应该不会做这种事情,但就我四十二年的经验来看,在广泛的社会经营活动中,这种现象却极为明显。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做了很多思考。我认为人们对于利润的追求远远不够强烈。既然从事经营活动就一定要确保利润,这一常识几乎无人不知,也无人不是如此做的。但是虽然如此做了,但你对于利润究竟渴望到何种程度呢?我想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这也是日本经营者的一大弱点。
我也曾接手过两三家走投无路的公司。实地考察后我发现,这些公司技术优良,销路顺畅,员工也非常优秀,却陷入了经营困境。而其背后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在确保利润方面的信念十分薄弱,这一点往往会使公司陷入窘境。
这两三家公司在我接手之后运营得都很顺利,其实我并没有进行什么特别的改善。我只是对他们说:“想要从事好经营活动,就一定要保障一定的利润。这是我们极为重要的义务。当然,我们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让自己不逊色于任何一家公司。
这样的话,在低成本之上增添一定的利润,然后以最低的价格得到客户的认可。如果大家能够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公司就能够在社会上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