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企业经营本质“业务”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业务落地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将人力资源工作与企业业务现实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进行萃取及提炼,高屋建瓴地解析人力资源从战略、文化、体系与业务单位如何有机结合的内在逻辑关系。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必需要关注战略、理解战略,贯穿在企业的每一个业务单元中。在构建企业软实力的同时针对企业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明确提出“成长企业关注结果、优秀企业关注文化、卓越企业关注人才机制”的业务观点。
目录
前言/序言
序 一
差旅归来,在宁静的深夜,拜读好友的最新作品《高薪HR 应备的业务思维》一书,感慨万千!我深深感受到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与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不谋而合。我有十多年企业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实践经历,并有幸在五年前兼任了区域地产企业总经理职务,从此踏上从集团企业职能模块负责人到企业业务模块实操者的转变之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更像是我的成长心路。
人力资源是一个入门容易但精通极难的专业领域,HR(人力资源管理者)常常努力提升专业度,以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人力资源专业本身恰恰是HR 价值创造的最大障碍,因为HR 从业者选择用专业思维还是业务思维来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果会截然不同。专业思维关注的是人力资源工具与各大模块的专业性与先进性;而业务思维却是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来解读企业战略,构建以业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与系统设计,完善以结果与核心业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工作。
在一家企业中,管理者的视角一定是经营视角、全局视角,HR 要想让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就必须学会与管理者同频,学会用经营业务的思维去开展工作。由于许多HR 不懂业务,与管理者的沟通存在许多障碍,无法引起管理者及业务部门的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HR 惯有的管理思维,其实更关注管理过程和举措;而业务思维则更关注客户需求和企业经营成果,属于结果导向。基于我在HR 领域多年经验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更得益于这十几年来在专业领域和经营活动中犯过的种种错误,我坚信HR 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从事专业工作而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HR 要塑造业务思维的关键是:超越专业、用心经营。HR 要能跳出专业深井,在组织中找到正确的定位,在为组织设计各种解决方案时,从客户需求而并非职能专业出发,从成果而非活动出发。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竞争是核心。HR 作为企业人才战的指挥官,一定要具备打胜仗、打大仗的能力。《孙子兵法》又云:“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因此,作为HR 应当具备“全胜观”,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把人力资源专业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摆脱专业的职能型管理思维,树立综合型的以经营业务为导向的经营思维,帮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同时,HR 除了超越专业、具备经营思维外,还必须用心深耕与深爱这个行业。《礼记》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其实我们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在状态的投影。当你在HR 的道路上用心深耕并深爱这个行业时,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从容与自信,从而形成HR 独有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专业之外的一种影响力。
这本新作紧紧围绕“用经营与业务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主题,从十个方面详细展开阐述:人力资源如何解读企业战略,如何做以经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如何做基于组织效能的人力资源设计,如何构建人力资源运行系统,如何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如何从经营的角度做好招聘工作,如何构建以经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以业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激发人才内驱力的激励体系、基于价值贡献的薪酬体系。本书逻辑严谨、内容由浅入深,理论与案例结合,让我深受启发,值得广大读者尤其是HR 从业者深入研读。
期待本书能给企业经营者和HR 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启迪,在这场有关人才争夺的竞技中,以更加优势的人才战略与更加精准的人才策略,实现有效突破,弯道超车,迎来企业持续的快速增长!
王琪 丝宝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兼丝宝地产(广州)公司总经理
序 二
大部分企业都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却又经常流于形式,最终只能为企业创造零碎式的价值,并无法真正形成一个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管理体系。究其根源,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及业务方向的契合度不足。
在人力资源研究方面,我发现一个“铁打的企业,流水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现象。企业每换一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人力资源制度就不断调整、表格不断更换,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没有大幅度改善。因为部门主管甚至总经理对员工有着特定的管理偏好,他们内心总有一个不愿随意变动的禁区。所以,无论更换了多少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者总是会以内心主观不变的人力管理想法,去应对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拜读本书后,心有戚戚焉地看到作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殷殷叮咛,每天要做的三件重要的事:走近管理者、走进业务部门、走向商业环境。不断汲取企业环境变化的信息,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战略及经营的需求,尤其是和企业家及经营者进行持续性的沟通,以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定位的不断校准。同时,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具备经营业务思维是HR 做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