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由证券时报策划组织,该组报道历时9个月,其策划者与组织者足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面对面采访了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的高管。“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就是在这100家上市公司采访稿的基础之上,重新编辑整理而成的。本套丛书分为“价值中坚篇”“消费升级篇”“新兴成长篇”三篇。
本套丛书尤其突出“变革”的主题,强调上市公司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期让读者更为全面和清晰地把握上市公司未来的趋势,为读者拓展财经视野和丰富知识储备助一臂之力。
“价值中坚篇”主要选取了金融、地产、煤炭、钢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它们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A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居于绝对“龙头老大”地位,被誉为A股市场的“定海神针”。
目录
序言高质量发展的媒体力量
中国平安:改革开放的模范生//1
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龙头//10
中集集团:孵化先进制造独角兽//19
国泰君安:20年大而不倒的秘密//27
特变电工:掌控特高压核心技术//35
新疆天业:PVC行业敢为天下先//44
顺丰控股:登顶中国快递界“一哥”//53
荣盛石化:纵横双向发展成就龙头地位//60
海通证券:“行稳致远”30年//69
锡业股份:百年历史的全球锡业老大哥//77
嘉泽新能:创新型新能源发电企业御风而行//86
上港集团:做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95
西藏珠峰:争夺全球有色金属话语权//103
陆家嘴:做商业地产投资开发领头羊//111
兖州煤业:践行全球战略大步走出国门//119
江苏国信:迎来“脱胎换骨”式改变//127
光大控股:“中国版黑石”是这样炼成的//135
中国西电:打造特高压输变电完整产业链//144
西部矿业:专注矿山开采//152
三钢闽光:六十年钢企市占率高达70%//161
紫金矿业: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创新//169
中国中冶:二次创业如何再创辉煌//177
试读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价值中坚篇/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
中国平安:改革开放的模范生
证券时报记者潘玉蓉
董事长马明哲经常讲一句话,他说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伟大复兴,要走到世界前列,这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伟大企业出现,和这个国家一起实现中国梦。他希望中国平安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平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过去15年总资产从1863亿增长到近6.5万亿;过去30年,中国平安几乎抓住了每一次重大的发展机会;在金融领域,平安很少失手。近年,中国平安又在金融科技领域孵化出4个“独角兽”。
中国平安还发生着新的变化,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前沿的科技领域,越来越不像一家金融集团,而更像科技公司。
中国平安是怎样实现从金融集团到科技公司的转型的?站在第四个十年的开局,中国平安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勾画怎样的未来?
2018年3月,证券时报旗下全媒体矩阵“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队首站走进中国平安,对话公司高管,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
多面平安
2018年3月21日,在证券时报全媒体团队走进中国平安之际,中国平安刚交出一份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报告:2017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42.8%。
其实,在过去的15年,中国平安总资产、净利润均实现近30%的年复合增长率。
以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有人表示,“中国平安不是白马,而是汗血宝马”。也有人担忧,中国平安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市值创下新高后,中国平安未来十年的增长点在哪里?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探究一下中国平安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提起中国平安,有一组标签让人无法忽略:A股+H股上市、白马股、《财富》500强第39位、中国金融业黄埔军校、全牌照金融公司、狼性文化、绩效为王、互联网“独角兽孵化器”。
还有一组数据最能从体量上描述中国平安:成立30年,拥有170万员工和代理人、1.66亿个人客户、4.36亿互联网用户、总资产6.5万亿、市值1.2万亿左右、旗下4家独角兽估值超400亿美元。
换句话说,每
前言/序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单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企业来实现。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应该怎样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儿、资本市场守望者的证券时报,又该做些什么?2018年春节一过,本报编委会就开始对此进行谋划。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从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选取100家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进行深度报道,以期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来驱散市场迷茫,用案例鼓起大众信心。此次系列报道最终确定的主题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总体要求是“不唱高调但立意要高,不回避问题但主旋律要鲜明,少说空话多用数据说话”。
从2018年4月9日推出中国平安的报道开始,证券时报发挥全媒体优势,通过报纸、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终端,以每周报道2~3家公司的频率,连续报道了100家优秀上市公司,前后历时9个月。该组报道发布后,获得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网站,新浪网、凤凰网等综合门户网站以及今日头条等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各大平台的大量转载。此次证券时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媒体传播、全方位展示、全集团作战的深度报道,在业内也引起了高度瞩目,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刚开始时不少同事还为此项活动捏把汗,认为想法虽好,落地却很难,一年之内不可能采访完这100家公司。但2018年12月30日那天,最后派出的一支采访团队自豪地宣告:第100家公司——苏宁易购的采访胜利结束。这次高难度的系列“自选动作”如期完成。
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可资借鉴。
一是报道站位要高、立意要深。居高声自远。证券时报作为专业的财经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报道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一方面抓住了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优秀上市公司群体,另一方面又高举“高质量发展”这面新的旗帜,不仅使该组报道主题鲜明突出、政治站位较高,而且也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这是该组报道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家专业的财经媒体,要想准确报道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正确理解各种方针、政策,就必须做到自己对真实的经济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走出去是不行的。“四力”宣传教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