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按企业业务流程梳理了成本核算体系,以飞行棋为道具,制作了多幅成本核算地图。书中从业务部门(涉及成本岗业务)视角,详细描绘了一整套成本核算体系,从如何准备各项成本的原始合同、单据依据开始,到业务信息化系统如何实现向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传输,包括如何审批(风险管理),财务部门收到原始数据后如何数据处理、记账,直到实现财务信息化、实现成本分析和反馈。
本书重点分析如何让业务数据无缝对接财务数据,并让数据有效传递。书中所列举的凭证附件依据,是实际企业真实的成本核算资料(已隐去商业机密),展现了一线实操的场景,有利于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
目录
目录
前言 为了直接上手
第1章
概念巧解
1.1 相关概念 2
1.1.1 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 2
1.1.2 成本核算对象 3
1.1.3 成本分摊依据 4
1.2 生产就是折腾存货 6
1.2.1 滚雪球是分步法的成本发生姿势 7
1.2.2 搭积木是分批法的成本发生姿势 14
1.2.3 用水龙头与色度卡破解存货成本 16
1.3 全景结果 19
1.3.1 用青蛙过河巧解存货成本的结转 20
1.3.2 惦记两张表 22
1.3.3 分析的数据源(弹药库) 24
1.3.4 成本体系与获取数据 26
1.4 实景问答 26
1.4.1 产品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的关系 26
1.4.2 存货所在位置和内容 28
第2章
材料成本核算的“飞行棋”攻略
2.1 实景企业1:从33.11吨原材料到32.8吨销售品 32
2.1.1 足迹1~足迹2:采购合同和采购计划 34
2.1.2 足迹3:材料入库并做暂估入库账 36
2.1.3 足迹4:催要发票、红冲暂估并按发票入账 40
2.1.4 足迹5:生产领用原材料并做生产领用账 43
2.1.5 足迹6:完工产成品入库并做入库账 48
2.1.6 足迹7:发货销售、开票并结转成本 50
2.1.7 终点的快照 57
2.1.8 动态变化与单点取值 57
2.1.9 足迹总结:以小见大 59
2.2 实景企业2:非标准化生产企业的核算 61
2.2.1 足迹1~足迹2:采购合同与采购计划 61
2.2.2 足迹3~足迹5:材料入库到生产领用 62
2.2.3 足迹6~终点:完工入库、发货销售至出报表 64
2.3 实景问答 64
2.3.1 采购材料的发票信息由业务部门还是财务部门录入 64
2.3.2 如何人为制造“缓冲期”确保材料准确入库 65
2.3.3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有何影响 66
2.3.4 如何做好工程余料的管理 67
2.3.5 暂估成本的原因及其注意点 68
第3章
电费核算的“飞行棋”攻略
3.1 实景企业1:从总电费115 286.62元到单个产品电费186.03元 73
3.1.1 落点1:抄表记录和电费明细单 74
3.1.2 落点2:电费账单 76
3.1.3 落点3:电费分摊依据 77
3.1.4 落点4:电费发票 80
3.1.5 落点5:工序先归集并记账 81
3.1.6 落点6:后分摊至产品并记账 83
3.1.7 终点的快照 90
3.1.8 电费核算的数据时点 90
3.2 实景企业2:以工时作为电费分摊依据 92
3.2.1 业务数据链 93
3.2.2 财务数据链 95
3.3 实景问答 99
第4章
人工成本实景核算地图
4.1 实景企业1:人工成本核算地图与飞经站点 105
4.1.1 第1站:确定分摊依据 105
4.1.2 第2站:确定“工序先归集”的底稿并记账 107
4.1.3 第3站:编制“后分摊至产品”的底稿并记账 125
4.1.4 第4站:确定实发、与计提进行比较并做增减调整 141
4.1.5 终点的快照 149
4.1.6 人工成本核算的数据时点 150
4.2 实景企业2:以工时作为人工成本分摊依据 152
4.2.1 第1站:确定分摊依据 153
4.2.2 第2站:确定“工序先归集”的底稿并记账 154
4.2.3 第3站:编制“后分摊至产品”的底稿并记账 157
4.2.4 第4站:确定实发、与计提进行比较并做增减调整 163
4.2.5 终点的快照 164
4.3 实景问答 165
4.3.1 如何确定人工工时数据 165
4.3.2 如何确定机器工时数据 165
第5章
折旧费核算的“飞行棋”攻略
5.1 实景企业1:从75 000元分析仪到100.53元折旧费 169
5.1.1 第1步:固定资产采购计划或采购请示 170
5.1.2 第2步:采购合同和采购发票 171
5.1.3 第3步:验收交接并维护固定资产卡片、做采购入库
分录 172
5.1.4 第4步:确定折旧费分摊依据 174
5.1.5 第5步:编制“工序先归集”和“后分摊至产品”的
底稿并记账 176
5.1.6 终点的快照 185
5.2 实景企业2:以工时作为折旧费分摊依据 186
5.2.1 第1步~第3步:采购至固定资产卡片 186
5.2.2 第4步:确定折旧费分摊依据 187
5.2.3 第5步:编制“工序先归集”和“后分摊至产品”的
底稿并记账 188
5.2.4 终点的快照 191
5.3 实景问答 192
第6章
维修费核算的“飞行棋”攻略
6.1 实景企业1:从55 000元维修用备件到228.30元维修费 195
6.1.1 飞越点1:维修费相关审批依据 196
6.1.2 飞越点2:维修费相关合同和发票依据 197
6.1.3 飞越点3:确定维修费分摊依据 198
6.1.4 飞越点4:编制“工序先归集”和“后分摊至产品”的
底稿 199
6.1.5 飞越点5:录入记账凭证并在报表中留下痕迹 201
6.1.6 终点的快照 206
6.2 实景问答 207
第7章
研发费用实景核算地图
7.1 满足加计扣除的成本核算地图 210
7.1.1 坐标1:留存备查研发项目立项决议 212
7.1.2 坐标2:留存备查研发项目计划书 213
7.1.3 坐标3:留存备查研发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 214
7.1.4 坐标4:留存备查各成本(费用)分配说明 215
7.1.5 坐标5:留存备查研发材料成本核算资料 216
7.1.6 坐标6:留存备查研发电费核算资料 218
7.1.7 坐标7:留存备查研发人工成本核算资料 219
7.1.8 坐标8:留存备查研发折旧费核算资料 221
7.1.9 终点:填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A107012) 222
7.2 实景问答 224
7.2.1 为什么要进行研发费用核算 224
7.2.2 研发的领料如何管理 225
附录
附录A 某企业取得发票的业务流程图参考 226
附录B 本书成本核算地图所匹配的国家发文 227
附录C ×公司成本核算及产成品核算管理办法范本参考 253
参考文献 263
前言/序言
前言 为了直接上手
在成功出版《500强企业成本核算实务》(第5次印刷)一书后,很多从事成本相关岗位的读者问:
“成本核算岗位太难进入角色了,前任草草交接,简单讲了一下,没听懂!一头雾水,不会操作。范老师,有没有易于上手的、可以直观地教会我成本核算的参考书啊?”
我发现,易于上手的成本核算类图书似乎很难找到。在吃惊于市面上鲜有此类图书之余,我回想起刚刚从事成本核算岗位时,“百问不厌”的前任很有耐心地指导了我,由此自己也萌生了一丝“使命感”。
在从事了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的成本核算岗位后,我深感“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最好阅企业无数”。为解决成本核算的入岗诉求,本着能帮衬一个算一个的原则,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自己“成本核算”的相关经历,整理成《成本核算地图》一书,助力制造业强国建设,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说起经历,除了参与开发500强企业“一体化成本系统”(即数据仓库系统)和布局“SAP财务信息化系统”(即SAP系统)的经历,我还有在中小企业利用金蝶系统搭建成本核算体系的经历。除了体会到“统一规则”的难度外,我还体会到: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使用何种信息化系统,无论自动核算还是手工核算,也无论用何种成本数据源展现方式,业务链和财务链的数据收集、传递路径、核算方法等成本核算的底层逻辑都是相似的。
“模拟”和“真账”都不足以指导实操,亦不直观;本书基于原始凭证附件,直接展现工作中的实景。为规避涉密事项,相关敏感数据均做“马赛克”处理,但不影响对主旨的理解。本书图表中的数据来自工作实务,因计算中存在小数位的取舍和四舍五入,计算结果存在偏差。
毋庸置疑,成本核算需要企业建立一定的体系支撑,企业各个部门无一例外都需要参与其中。由于业务触发财务,业务部门作为完整成本核算数据的源头,起着主要作用,而财务部门则多为数据的接收方。
描述业务部门如何进行成本核算的书较为鲜见。
本书首创以业务部门为出发点,实景展示从业务数据链到财务数据链的全过程,手把手教会读者完成企业全套成本核算,并画出直观的成本核算地图以方便读者快速理解。
成本核算地图的本质是顺藤摸瓜、抽丝剥茧、搜集证据的过程,是确保整个数据证据链完整性的过程。成本核算数据证据链的简化流程如图P-1所示。
它描述了“①业务部门如何准备成本核算所需的原始合同、发票、单据等业务证据→②业务信息化系统(如有)如何实现向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传递→③审核并判定业务数据、业务证据是否及时、准确→④财务部门得到相关原始数据、凭证后进行数据处理、记账→⑤如何准确生成成本明细报表,最终实现成本分析和反馈”这样一套流程。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流程,本书进行了创新尝试,即将成本核算的过程以“飞行棋”的图形(形似地图)直观地画出来,力争达到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的效果。逐项搜集证据链的成本核算地图(“飞行棋”轨迹路径地图)是本书的展现形式,如图P-2所示。
本书狠抓成本核算底层操作的关键,即借助成本体系的有效搭建,确保业务数据被完整、及时地收集并传递至财务部门。
无论金蝶、用友还是SAP,这些信息化系统从业务到财务的数据链操作流程和底层算法逻辑都是一样的。
本书所列举的成本核算附件证据,是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是实景企业真实的附件原件。当然,企业类型丰富多样,成本核算附件证据的形式、格式多种多样,并非定式,各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处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总要有类似的证据存在。
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模拟成本核算类的图书,本书具备“实景核算、原件展示、严谨推导、解码算法”的特点,更具实用性,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成本核算的来龙去脉,掌握成本核算的完整数据证据链,为后续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和指导经营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撑。
阅读本书,业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协同完成成本核算工作,这是一本明确指出业务部门应该干什么的书。
相信本书的便捷算法会惠及无数企业成本相关从业者,本书直观、简单、易懂,读完即可上手,也算是解决了企业一线的需求,达成了自己的一桩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