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如何评估、引入与考核供应商? 如何建立、维护与发展供应商的关系? 如何进行采购的财务预算与运营规划? 如何利用供采博弈力之下的品类管理进行综合成本优化? 如何搭建供应商绩效管理体系并将可持续性议题贯穿始终? 这些都是困扰采购从业人员的实际问题。想学习采购与供应管理, 应该从哪些知识入手? 对于采购业务一线从业者和管理人员而言, 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按照战略采购周期的顺序灵活掌握与运用相关工具或方法。本书以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五大核心工具为切入点, 围绕这些工具详细地介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从战略、运营与操作三个层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采购与供应的前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方法。
目录
再版前言
序
前言
第1 章成功基石:供应源搜寻与供应市场分析
1.1 评价你的供应商
1.1.1 如何更精准地表述
1.1.2 采购的“前” “后” 过程
1.1.3 供应基础与供应商评估
1.2 在组织中突出寻源职能
1.2.1 提升采购职能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
1.2.2 采购与其他职能的“制衡”
1.2.3 集权还是分权
1.2.4 寻源职能的独立
1.2.5 跨职能采购团队
1.3 供应链管理的“左手边”供应资源与供应市场分析
1.3.1 供应链“左手边” 要突出供应市场网络中的稀缺资源管控
1.3.2 供应源搜寻的宏观框架
1.3.3 科学定量地进行供应市场分析与研究
1.3.4 三大类不同行业领域的供应市场
1.3.5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供应市场分析的必要性
1.4 核心工具:八维度供应商评估法
1.4.1 供应商财务状况评估
1.4.2 供应商生产能力评估
1.4.3 供应商生产设备评估
1.4.4 供应商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评估
1.4.5 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估
1.4.6 供应商产品表现评估
1.4.7 供应商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和职业道德评估
1.4.8 供应商信息技术评估
1.5 供应商评估的其他知识点和实用技能
1.5.1 10 “C” 和“FACE 2 FACE”
1.5.2 有效建立潜在一级供应源梯队的寻源漏斗模型
1.5.3 让供应商更早地参与进来
1.5.4 如何制定一份更具有实战意义的供应商评估表
1.6 案例与思考
第2 章知己知彼:供应商是如何看待客户的
2.1 与供应商建立关系
2.1.1 管理复杂的供采关系
2.1.2 和你的通讯录一样———复杂的关系也需要组合与分类
2.2 充满风险的关系必须进行评估
2.2.1 供采风险要素
2.2.2 量化风险的概率与影响
2.2.3 易学易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2.3 核心工具:如何分析供应商对客户的“偏好”
2.3.1 供应商对客户的感受是什么
2.3.2 利用好供应商对客户的“偏好”
2.4 供应市场:复杂而多变的竞争环境
2.4.1 既要管理“关系” 也要管理“环境”
2.4.2 利用STEEPLE 更全面地分析外部环境
2.4.3 用好SWOT 分析工具
2.5 案例与思考
第3 章盈利之基:采购财务预算
3.1 快速上手制订一份采购前期计划
3.1.1 永恒的第一主题———自制还是外购决策
3.1.2 需求分析: 采购周期的真正起点
3.1.3 完美的采购计划层次
3.2 预算管理是采购职能的必修课
3.2.1 什么是采购预算
3.2.2 如何编制采购预算
3.3 核心工具:帕累托法则在采购预算中的应用
3.3.1 理解帕累托法则
3.3.2 采购预算的分解
3.3.3 采购物料的重中之重
3.4 案例与思考
第4 章运筹帷幄:供应与采购的博弈
4.1 核心工具:供应与采购定位模型
4.1.1 理解卡拉杰克矩阵
4.1.2 简洁而不简单的四大类别
4.1.3 四大类物料的分类与聚焦
4.2 采购定位与供应动力测评相结合
4.2.1 理解采购定位模型的缺陷
4.2.2 各个击破采购管理的难点
4.3 深度技能:采购战略与运营框架的构建
4.3.1 采购四大永恒战略议题从何而来
4.3.2 从四大战略议题分解出16 套采购策略
4.3.3 更好地融入组织战略
4.4 三层级分解完成采购战略落地
4.4.1 形成精准的采购运营计划与行动方案
4.4.2 供应采购博弈力矩阵应用实例
4.5 卡拉杰克矩阵的精准定量定位
4.5.1 由卡拉杰克四大象限的定性定位过渡到精准的定量定位
4.5.2 分类分级设定是采购品类管理的第一课
4.6 采购品类管理:方法论与实施项目过程
4.6.1 乔纳森?欧布莱恩的采购品类管理基础
4.6.2 利用综合优化机会排序的五大过程打好开展品类项目的基础
4.6.3 乔纳森?欧布莱恩5i 采购品类项目管理模型
4.7 案例与思考
4.7.1 伟达集团采购物资定位的困境
4.7.2 盛华公司七大采购品类的综合成本优化机会
第5 章决胜千里:供应商绩效考核与激励
5.1 采购与供应绩效管理
5.1.1 从组织绩效的四个层面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5.1.2 绩效管理为企业增加价值
5.1.3 作为重要绩效的一部分如何确定成本与定价
5.1.4 优良的库存管理绩效在商业运营中具有黄金般的价值
5
前言/序言
再版前言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有效执行五步法》第1 版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7 年,在采购与供应链领域,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在垂直产业链的供应市场分析与供应源搜寻, 采购品类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都有了新的理论诠释与企业实践。只有追求与时俱进, 才能日臻完善。因此, 本书也到了重新修订并再版的时候了。我并不是一名采购与供应链理论方面的专家, 这个领域在过往的几十年
当中涌现出很多理论研究大师和先行者, 他们的名望和教科书级别的专著, 都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谢过往所经历的企业给予了宽松的管理空间, 让我在近30 年当中得以坚持在企业管理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展开实践,让我有机会汲取系统理论知识并运用于企业实践, 再从实践中梳理、验证与归纳。采购管理与通用的管理学一样, 管理者除了要考虑“组团队、布人力、建系统”, 还要向上延伸帮助经营决策层解决供应链当中的资源化战略问题;向下落实到作业层面, 必须强调它的精准量化管理的属性。同时管理又是一种艺术, 掌握正确的理论和技巧是必要的基础, 但是它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完成优秀的艺术作品, 而丰富多彩的企业实践活动才是根本。
在这次动笔修订之前, 我就和编辑做好了沟通, 这本书绝不仅仅讲解理论或者单纯的技术, 它还会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范畴。虽然有些读者和我的学员朋友或很看重理论与技巧问题, 或很关心企业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但是穿插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容, 那些讲述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本质的东西, 才是我把它们转化成文字的出发点。
本次再版除了删除了一些过时的以及与采购管理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之外,还修订和增补了以下几个方面:
(2) 前瞻性与创新性地早期进入供应市场。
(3) 垂直领域产业链的供应市场定量分析与研究。
(4) 采购物资或服务的定量定位与层层穿透。
(5) 采购品类管理工具与综合成本优化。
(6) 可持续性的采购与炭绩效管理。
这次再版的写作过程历时十个月, 恰逢生成式AI (人工智能) 大模型技术风起云涌, 未来很多管理工作也许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但是以人为本的主观能动性、创意与想象力是不会被轻易替代的。人工智能终究是一项技术,企业的管理者要拥抱它的到来并用好这项技能, 而不是恐惧或将其拒之门外。因此, 面对新的时代, 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快速更新,还要不断地进行企业实践。同时, 采购与供应领域的职业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更宽广的视野与发散性思维。全面融入供应链的采购管理也表明了熟练掌握与应用各种相关的综合学科的知识是采购专业从业者的必选项, 只有这样才能致力于帮助企业在供应链上提升核心价值, 同时也能助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此外, 本次再版还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们常说“考虑管理的理论与技巧越多, 考虑管理的本质就越少”。希望大家合上这本书之后, 能够走上广阔的采购实践大舞台, 汇入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洪流之中。
在此要感谢本书再版过程中给予大力协助的CIPS 中国区总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还有一如既往支持我的广大学员朋友们。
曲沛力
2024 年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