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成吉思汗的经典传记,共十一章,用条理清晰的行文介绍了成吉思汗一生。首先介绍了成吉思汗时代所存在的诸部;然后简要介绍成吉思汗先世源流;接着讲述了成吉思汗崛起、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详细论述了成吉思汗进攻西辽、金国,西征花剌子模,灭亡西夏,直至去世的经历。内文考证仔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论述平实,为读者还原了成吉思汗的征战史。
精彩书评
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元史》
教授译著等身,尤以贡献于文史学界者为zui大。一生译著不下百数十种,约五百万言。
——中国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民族研究专家王静如
我对于冯先生的学殖,愧未能发挥尽致……至于冯先生的为人,我始终认他是一个有勇的仁者,看他不顾痼疾和环境,为学术而努力,近三百万言的著述,并非偶然。
——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外关系史学者朱杰勤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当时之诸部族
第二章 成吉思汗先世之传说
第三章 依附王罕时代之帖木真
第四章 平克烈、乃蛮诸部
第五章 降西北诸部及取西辽
第六章 侵略金国
第七章 西征前之花剌子模
第八章 西征之役(上)
第九章 西征之役(中)
第十章 西征之役(下)
第十一章 西夏之亡及成吉思汗之死
附录
《多桑蒙古史》节选
元史;太祖本纪
蒙兀儿史记.成吉思汗本纪
成吉思汗年表
试读
第一章当时之诸部族
成吉思汗( ingiz-qan)本人的部族是孛儿只斤(Borjigin)。同孛儿只斤血统关系较亲密的蒙古部族统称尼伦(Nirun),其余的蒙古部族统称都儿鲁斤(Durlugin)。蒙古部族以外的部族,可大别为东胡(Tongus)种的部族,同突厥(Turk)种的部族。这些部族我们虽然将他们大别为蒙古、东胡、突厥三种,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区别,因为在历史里面言人种,就无纯粹的人种,多少皆有血统之混合,充其量不过在语言、风习方面区别去。就是这类的区别,现在还在研究中,尚无确定的根据;我们沿袭旧称,仍旧采用这三个名称,无非为叙述之便利而已。所以在本书中所言的部族,切莫作人种中的民族解释。当时的部族几尽是些游牧部落,因为“牧”“猎”“劫”“战”等事的变迁,分合不常,甲部落中常有乙丙丁等等部落的人。在一zui短期间,固然知道某部落中的某人是某氏,质言之,或是本部落的人,或是从别部落来降的、被俘的、被拾得的、被交换的,过了一定时间,因通婚的关系,便皆变作本部的人了。按照蒙古人的传说,固然说每部落的祖宗是某人,这也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同中国古代氏族起源的传说一样,并无历史根据,现在姑举一个例子来说:蒙古尼伦部落中有个很强的部落,名称主儿勤(Jurkin),相传是合不勒汗(Qabul-qan)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Okin-Barqaq)之后,严格说,应该都是巴儿合黑的子孙,其实不然,《元秘史》卷四曾说,巴儿合黑因是长子,在百姓内选择有胆量、有技能、有气力、能射箭的人,随从他,而名曰主儿勤部,成吉思汗将此部灭了,又将他的百姓收为自己的百姓;当时诸部落的分合生灭,我以为皆可以这个主儿勤的例子类推。
前题既明,我现在试将中西载籍可考的部落名称列举于后:
(一)蒙古尼伦部
乞颜(Kiyan),多数作乞牙惕(Kiyat),相传古代即有此称,后在合不勒汗时重以为部族之号;孛儿只斤同主儿勤两部,是从此部分出,所以此二部亦常冠以乞牙惕之号。
孛儿只斤,有说是孛端察儿(Bodan ar)之后,有说是也速该(Yisugai)时始有是称。
主儿勤,相传是斡勤巴儿合黑之后。
札答阑(Jadaran),多数作札答剌惕(Jadarat),一称札只剌惕(Jajirat),相传其始祖是孛端察儿妻前夫之子,一说是兀都儿伯颜(Udur-Boyan)之后。
合塔斤(Qatagin),相传是不忽合塔吉(BuquQatagi)之后。
撒勒只兀惕(Salji’ut),相传是不忽秃撒勒只(BuqutuSalji)
之后。
巴邻(Barin),相传是巴阿里歹(Ba,aridai)之后。
沼兀列亦惕(Ja’ur it),相传是沼兀列歹(Ja’ur idai)之后。
那牙勤(Noyagin),相传是那牙吉歹(Noyagidai)之后,一说为札黑速(Jaqsu)之后。
巴鲁剌思(Barulas),相传是巴鲁剌台(Barulatai)、合出剌(Qa ula)兄弟二人之后,一说谓合出里(Qa uli)之后。
不答安(Buda’an),多数作不答阿惕(Buda’at),相传是合阑歹(Qaraldai)之后。
阿答儿斤(Adargin),相传是阿答儿吉歹(Adargidai)之后,一说谓寻合赤温(SimQa?i’un)之后。
兀鲁兀惕(Uru’ut),相传是兀鲁兀歹(Uru’udai)之后,一说为札黑速之后。
忙忽惕(Mon ut),相传为忙忽台(Mon utai)之后,一说为札黑速之后。
失主兀惕(Siji’ut),相传为失主兀歹(Siji’udai)之后,一说抄真斡儿帖该(Ca’u inOrt gai)之后。
朵豁剌惕(Dogolat),相传为朵豁剌歹(Do oladai)之后,一说为孛端察儿朵豁阑(Bodan arDo?olan)之后。
泰亦赤兀惕(Tai i’ut),相传为俺巴孩(Amba ai)之后。
别速惕(B sut),一作亦速惕(Yisut),相传为别速台(B?sutai)之后,一说为赤纳台斡赤斤( inataiOt igin)之后。
赤那思( inos),相传为坚都赤那(K ndu ino)、斡罗黑真赤那(Oloq in ino)兄弟二人之后。
晃豁坛(Qon otan),相传为抄真斡儿帖该六子之后,下五部同。然西域书谓下五部非尼伦部族。
斡罗纳儿(Oronar)。
阿鲁剌惕(Arulat)。
雪你惕(Sünit)。
合卜秃儿合思(Qabturqas)。
格泥格思(G nig s)。
这些尼伦部落,同后面列举的若干都儿鲁斤部落,游牧之地大致在斡难(Onan)、怯绿连(Kerour n)两水流域,孛儿只斤部牧地似在斡难、怯绿连、秃剌(Tu la)三水发源的地方。
(二)蒙古都儿鲁斤部
朵儿边(Dorb n),多数作朵儿伯惕(Dorb t),剌失德丁(Ra idud-din)曾将此部列在尼伦部之内,是不对的;因为据他所说,阿阑豁阿(Alan o’a)寡居时所生三个儿子的后人皆是尼伦部,而朵儿边是阿阑豁阿丈夫的四个侄儿之后,不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