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对财税现状进行伦理省察和探索的随笔集。作者跳出了“财税、中国、当下”等要素的局限,触及财税体制改革的目的、高原则、根本原则等核心价值,诸如财税自由人道、公正平等、法治民主等等。本书语言通俗,趣谈古今,逻辑自洽,从伦理视域对当下财税体制改革得失进行独特评判,提出了“系统性重构”财税体制改革目标的构想及其实现策略。
精彩书评
税收风险不可消除,转型社会的税收风险更是如影相随,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大概率事件。因此,如何预防和化解转型社会的税收风险,把税收风险控制在小范围,考验的将不仅仅是执政者、税收治理者的胆识与智慧,同时包括每一个国民的智慧与勇气。
——姚轩鸽
国家岁入生产(revenue production)的历史即国家的演进史。
——〔美〕玛格丽特 ? 利瓦伊
随着我们观察我们祖先造反的历史,我们会认识到税收在文明的进程中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力量。
——〔美〕查尔斯 ? 亚当斯
财政是连接三个子系统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三个子系统以财政为媒介构成了“整个社会”。因此,“整个社会”危机必然归结为财政危机。
——〔日〕神野直彦
目录
序:探寻法治税收的理想与现实道路 1
自序:写在前面的话 7
第一辑 税改亟待公共理性
税制分合不是关键问题 3
新一轮财税改革的根本之路 7
有一种税痛叫“隐痛” 10
失信惩戒不能仅限于纳税者 14
财税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才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命门 17
中国经济经不起“预征”这副“泻药” 20
《环保税》立法应“内外”并重 25
遗产税为何嘘声一片 29
推进税改亟待公共理性 34
看紧政府钱袋子 40
成品油消费税率上调为何非议声四起 42
“降息”之后能否“降税”“减费” 45
深圳盘出“上千亿”的财税警示 49
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变成纳税人实惠 53
全面开征房产税?悠着点来 ! 56
第二辑 税鉴:税收与国运兴衰
税改借鉴莫戴“有色眼镜” 61
税收在国运兴衰中的权重 65
分税制的辨析 74
《乡约》的税收解读 80
石碑上的税魂 85
那些免税碑,那些衰朽的背影 92
税眼再读《过秦论》 98
晋灵公重税招祸别议 100
隋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103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106
西夏王朝兴衰的捐税根由 110
张居正的捐税焦虑 114
朱元璋的以民为“资本”赋税观 118
罗塞塔石碑的税收警示 122
大革命何以因为税收引起 126
美南北战争原是因“税”而起 130
苏格兰“闹独”税收成“分手”理由 134
拉瓦锡因“税”上断头台的历史教训 138
柳宗元的济世良知 143
第三辑 税理:减税不是税改的全部
叩问“拉弗曲线”的局限性 149
“向我加税”何如“向我问税” 153
马克思为何赞同直接税 155
纳税人失望之忧 159
“纳税者”等于“纳税人”吗 162
税改“应该且必须”改什么 165
税收不是万能的 168
税收法治的局限性 171
税收与“税支”岂能“分居”而论 175
优化财税权力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 178
征税要讲“真”理 181
税收怎样成为好东西 184
限制特权是《预算法》修改的根本诉求 189
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冲突与协调 191
征税的权力事关国家兴亡 195
税收“鹅叫论”到底荒谬在哪里? 198
第
试读
税收在国运兴衰中的权重
毋庸讳言,税收在国运兴衰中的重要性问题,一直以来,即被税收学界以外的研究者严重忽视。对此,美国税史专家查尔斯 ? 亚当斯早就指出:“我们今天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和伦理学领域的学者几乎不研究税收问题。但是在十八世纪,学者们将税收作为这些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问题予以研究。”或许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一个不容置疑的因素在于:人们对税收在国运兴衰中权重的认识显然不足。或者说,就是少数关注税收在国运兴衰中之重要影响问题的研究者,其思考与努力,也大多止于对“税率”高低、“税负”轻重与国家治乱兴衰之间关系的认识。事实上,最应该关注的应是税制优劣与国家治乱兴衰之间的关系问题。
“税负”轻重与治乱兴衰之有条件的正相关性
“税负”轻重与治乱兴衰之正相关性之所以是有条件的,原是因为,只有在既定政体基础前提下的税制,纳税人的“税负”越重,这种税制对纳税人财富的剥夺就越多,税制就相对恶劣,越会消减每个国民的福祉总量。相反,纳税人的“税负”越轻,这种税制对纳税人财富的剥夺就越少,税制就相对优良,就越会增进每个国民的福祉总量。而且,也只有在既定政体基础前提下的同类税制,才可能根据税率的高低、税负的轻重,判定一组税制的相对优劣。或者说,如果税制的政体基础不同,则无法通过税率的高低、税负的轻重去断定一组税制的相对优劣。同理,唯有在既定政体基础前提下的同类税制,纳税人的“税负”越重的社会,其国运就堪忧,发展动力将会萎缩,社会治理乱象就越多, 就越趋于衰弱。相反,纳税人的“税负”越轻,其国运便越昌盛, 发展动力便会越充足,其治理状况就相对较好,越有助于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
关于“税负”轻重与治乱兴衰这一有条件的相关性之规律性, 古今中外的税收发展史都可予以佐证。可以说,一部中外税收发展史,就其同类政体基础的税制而言,其实就是一部官民之间关于税负轻重、税率高低的博弈史。税率越高、税负越重,国运便越衰弱;税率越低、税负越轻,国运便越兴旺;以中国国运兴衰史而言,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以致历朝历代的周期性兴衰更迭,无不与税负的轻重、税率的高低呈现一种基本合拍的“规律性”之正相关性。
秦亡于重税无疑。据《汉书 ? 食货志》称:“(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又据《七国考 ? 秦食货》引《咸阳大事记》曰:“秦赋户口,百姓贺死而吊生。故秦谣曰:‘渭水不洗口赋起。’”再据《汉书 ? 刑法志》记载,在秦统一后的十几年间,就开始无限度地动用民力,横征暴敛,既建骊山墓,又修长城,还要百姓承担戍五岭等劳役,其结果,致使全国百姓“丁男披甲, 丁女转输”,“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而且,因其法格外严酷,一人犯法, 亲戚、邻居便会连坐;稍有不满,便会血腥镇压。据南朝梁时文学家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早在秦王政二十八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阿房阿房,亡始皇”这样的童谣。
隋二世而亡,与前朝一样,初时赋役较轻,但不久便开始横征暴敛。史载,隋初,“人庶殷繁,帑藏充实”,“计天下储积,得 供五六十年”。“隋炀帝即位,是时户口益多,府库盈溢,乃除妇 人及奴婢部曲之课,男子以二十二成丁”。但在隋炀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洛阳城,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的役丁,就有二百余万。由于“易使促迫,僵仆而死的十分之四,每月车 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同时开运河,“发河南 诸郡男女百余万”。第三年五月就“发河北十余万郡丁男凿太行山, 达于并州,一通驰道”。而且,随后一直横征暴敛不止。而隋 朝赋役之害,役制最甚。既超时延期,又课及妇女,再者徭役苛 重。长城之役,“死者太半”;修船之役,“官吏督役,船工昼夜 立于水中,不得休息,自腰以下全都生蛆,死者十之三四”。同时, “每急徭卒赋,有所征求,长吏必先赋买之,然后宣下,乃贵卖与人, 旦暮之日,价盈数倍,衰刻征敛,取办一时,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隋同样亡于重税!
再比如晋,还是亡于重税,因为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据左丘明在《左传》“晋灵公不君”一文记载,晋灵公暴虐不君,“厚敛以雕墙”。即是说,晋灵公不像君主,因为他没有遵从王道,爱民且轻徭薄赋,而是通过大量征收赋税,加重老百姓的赋税来满足他的奢侈生活,竟然用金子来装饰宫墙。
事实上,古往今来以税负轻重论兴亡的智者不少,其中以孙武最突出。甚至可以说,正是孙武开辟了以税负轻重,论国家存亡兴衰,判定敌方势力大小变化之先河。而且,他就是根据敌方境内征税税率的高低、老百姓税负的轻重,准确预言了六家世卿灭亡的先后顺序。在他看来,赋税轻则百姓高兴,百姓高兴则上下能同心,上下同心国家就能兴旺繁荣。反之,如果赋税重则百姓不高兴,百姓不
前言/序言
自序:写在前面的话
接续丁酉年的文运,戊戌年笔者的第一本税收伦理随笔、评论集,将由九州出版社推出。而且当这个自选集在“大国税事” 这一主题下结集整理的时候,最先闪现在笔者脑际的问题是何为国家?大国与小国治理有何异同?进而自问:大国与小国的税收治理有何异同,大国税收治理应该遵从怎样的道德价值原则,选择怎样的战略和策略等等。
我本“泱泱大国”,这原是我们自小从课本中接受的自豪与骄傲。而国外学者布朗也认为:“中国是天生的大国,数千年来,它一直是东方文明的核心,一直遥遥领先于周边国家,并且建立了庞大的附庸国体系。”a 问题是,作为大国有何特殊之处?它的治理与小国相比有何不同?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b,税收治理亦然。
一
何谓“国家”,或者说国家的定义是什么?
早在 1931 年的时候,据 C.H. 泰特斯统计,可列举的国家定义有 145 种。因此,克烈逊和斯卡尔尼克说:“几乎每位学者都会提出自己的国家定义,这些定义不可避免地会同已有定义有细微差别,虽然其中有些由于有相似的方法而可以被认为是组成了一些‘学派’。因此,要达到一种综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为整个学术界所公认的国家定义。”
但即便如此,关于“国家”的界定,学界毕竟有一个大致的共识——“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的社会,因 而也就是拥有主权的社会,也就是最大且最高的社会,也就是独立自主的社会。” 而所谓“大国”,不过是指相对“比较大”的 “拥有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的社会”,或是相对“比较大”的“拥有主权的社会”,也是相对“比较大”的“最大且最高的社 会”,更是相对“比较大”的“独立自主的社会”。
就社会的动态结构而言,因为社会“无非由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政治、德治、法和道德 7 类活动构成”。或者说,社会由“创造财富、完全不创造财富与间接创造财富”三类活动构成。c 因此,所谓“大国”,不过是指相对“比较大”的“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政治、德治、法和道德 7 类活动”的国家,也即相对“比较大”的“创造财富、完全不创造财富与间接创造财富” 活动的国家。
合而言之,所谓“大国”,一方面是指拥有最大最高权力的社会。就“权力”是“迫使被管理者不得不服从的一种力量”而言,“大国”是指拥有相对较大“强力”的国家,诸如“战争能力”等。因此,19 世纪英国的外交史学家 A?J?P? 泰勒认为:“大国的标志就是战争能力,它们或许还有其他目的——其居民的福利或者统治者的荣耀,但是对它们作为强国最基本的考验是看其是否有能力进行战争。”古典现实主义的开山者卡尔在其著作《二十年危机》中也认为:“一个大国之所以能够被承认为是大国,往往是因为它是大规模战争的战胜国。”
另一方面,所谓“大国”,也是指拥有相对较大“社会”的国家,诸如“经济影响力论”者等,比如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目标和国家意志“五个要素论”。在国内一些学者看来,所谓“大国”,则是指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资源力、政治力、外交力、文教力等影响力比较大的国家,可具体化为 29 综合国力评价体系。 同时也有从资源含量、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外交能力八个层面,以 85 项指标作为综合国力大小的评价体系 等等。
国家的“三要素”构成而言,传统“大国”一般是指那些领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自然性国家。因为“人口、土地和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机关)显然是构成社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f 必须指出的是,“大国”未必就等于强国。大国固然可以借助本国的自然和资源优势而崛起,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和影响力的强盛国家。逻辑上,“小国”也可通过扬长避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成为具备
一定优势和影响力的强国或“大国”。即一个国家既可能因为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优劣差异,或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或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句话,国家的大和小、强和弱等也都处于动态变化、转化之中。但其决定性、根本性的因素却在于各自社会治理基本制度规则的优劣。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规则,有母系统,也有子系统,还有孙系统,等等;既有终极规则系统,也有根本规则系统,还有最高规则系统以及主要规则系统。或者说,既有经济、文化运行规则,也有人际规则系统,还有政治、法治、法律运行系统,以及德治、道德和环境保护规则运行系统。或者说,由“创造财富、完全不创造财富与间接创造财富”三类系统构成。
毋庸置疑,财税规则系统居于社会治理系统的核心地位,是连接国民与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交换的枢纽和关键。这是因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或如卡尔 ? 迪策尔 (KarlDietza1) 所言:“国家财政与国民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