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1987年至今,这30多年,华为公司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竞争力。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当把15万知识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深切地感到,尽管技术很重要,资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由华为管理层联合编著,取材于任正非及其高管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精髓,是对《华为公司基本法》的继承与创新。
内部读物,公开出版,以期吸收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也为提供可参考之经验!
精彩书评
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这家高技术企业成长中对人力管理的高度重视与实践,相信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著名企业家 柳传志
华为是中国领先的非国有企业;它的全球性成功是中国商业和经济奇迹的一部分。那奇迹根植于华为引人注目又令人难忘的先进管理创新 — 它能在员工之中发展形成一种强大积极的企业文化— “以奋斗者为本”。这是一本必读书,它不仅让我们领会华为公司的内在价值,也让我们深入认识那驱动华为在全球取得成功的领导力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 杨贤
众所周知: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众所未必知:人的潜能如何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华为的实践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吴晓波
企业竞争从长期角度看,是文化、价值观、机制和人的竞争。华为公司的经营成功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休戚相关,个中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财经总编辑 秦朔
华为公司之受人尊重,因为它不断颠覆和超越自我的理性勇气。它形成了一套兼具西方理念、东方精神的企业文化,而这无疑是华为公司贡献给中国企业界*为有价值的经验所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其独特的价值分配系统,丰富了中国式企业管理的内涵。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目录
序 言
上篇: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
第一章 全力创造价值
1.1 围绕价值创造展开人力资源管理
1.1.1 什么是价值
1.1.2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1.1.3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导向商业成功
1.2 价值创造的来源
1.2.1 只有客户成功,才有华为的成功
1.2.2 价值创造的辩证关系
1.3 价值创造的要素
1.3.1
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华为公司的全部价值
1.3.2 劳动
1.3.3 知识
1.3.4 企业家
1.3.5 资本
1.4 价值创造的文化支撑
1.4.1 以奋斗者为本
1.4.2 胜则举± 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1.4.3 "狼性"
1.5 价值创造的两个轮子
1.5.1 管理第一,技术第二
1.5.2 以客户为中心和以技术为中心要"拧麻花"
1.6 摆脱三个依赖
1.6.1 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资本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
1.6.2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第二章 正确评价价值
2.1 价值评价的导向与 则
2.1.1 责任结果导向
2.1.2 贡献导向
2.1.3 商业价值导向
2.1.4 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则
2.1.5 分级、分类 则
2.1.6 向目标倾斜 则
2.2 价值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2.2.1 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三足鼎立
2.2.2 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解码,不能各部门孤立地建立KPI指标
2.2.3 贡献大于成本
2.2.4 人均效益提升的基础是有效增长
2.3 价值评价的误区
2.3.1 不为学历、认知能力、工龄、工作中的假动作和内部公关付酬
2.3.2 辛苦的无效劳动
2.3.3 产品开发的技术导向
2.3.4 长官导向
2.3.5 以考试定级
第三章 合理分配价值
3.1 价值分配的指导方针
3.1.1 向奋斗者、贡献者倾斜
3.1.2 导向冲锋
3.1.3 不让雷锋吃亏
3.1.4 利出一孔
3.1.5 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6 促进组织的均衡发展
3.1.7 防止高工资、高福利对企业的威胁
3.2 正确处理价值分配中的矛盾
3.2.1 凝聚与耗散
3.2.2 企业与利益攸关者
3.2.3 个人与集体
3.2.4 短期与长期
3.2.5 刚性与弹性
3.2.6 平衡与打破平衡
3.2.7 劳动与资本
3.2.8 劳动者与奋斗者
3.2.9 历史贡献者与当前贡献者
3.2.10 公平与效率
3.2.11 公平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3.2.12 期望与现实
3.3 价值分配政策
3.3.1 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
3.3.2 发展机会的分配向奋斗者和成功团队倾斜
3.3.3 各种 济利益的分配要体现各自的报酬定位
3.3.4 工资分配实行"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
3.3.5 奖金分配要打破平衡,向高绩效者倾斜
3.3.6 福利改善要防止高福利对企业将来的威胁
3.3.7 对非物质激励要有系统性的规划
下篇:干部政策
第四章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4.1 干部要担负起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4.1.1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评
4.1.2 接班人必须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4.1.3 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
4.2 洞察客户需求,捕捉商业机会,抓业务增长
4.2.1 干部要贴近客户,倾听并紧紧抓住客户需求
4.2.2 效益提升的基础是有效增长
4.2.3 只有敢于胜利,才能善于胜利
4.3 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
4.3.1 职业管理者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
4.3.2 在担负扩张任务的部门,形成"狼狈组织"
4.3.3 创造能有效激发团队战斗力的环境,让大家奋斗
4.3.4 带领团队奋斗过程中,做到用兵狠、爱兵切
4.3.5 用内心之火和精神之光点燃全体员工的信心
4.4 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主要矛盾
4.4.1 干部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工作方向
4.4.2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4.4.3 在不断改良中前进
4.5 站在全局立场,不断改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4.5.1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
4.5.2 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就是管理竞争
4.5.3 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4.5.4 加强职业化管理,降低内部运作成本
4.6 开展组织建设,帮助下属成长
4.6.1 领袖就是服务
4.6.2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4.6.3 均衡开展组织建设,抓短木板
4.6.4 不下情面进行管理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4.6.5 要改变简单粗暴对待下级的作风
第五章 对干部的要求
5.1 干部要长期艰苦奋斗
5.1.1 人力资源体系要导向冲锋,要让队伍持续去奋斗
5.1.2 干部要聚焦在工作上
5.1.3 我们腐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惰怠
5.2 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
5.2.1 考核干部,要看奋斗意志,要看干劲,不能光看技能
5.2.2 干部要敢于负责
5.2.3 干部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做实
5
试读
上篇: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
一个企业的¬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企业的价值分配系统必须合理,价值分配系统要合理的必要条件是价值评价系统必须合理,而价值评价系统要合理,价值评价的原¬则以及企业的价值观系统、文化系统必须是积极的、蓬勃向上的。
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
——任正非
第一章?全力创造价值
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显然,是活下去,长期活下去,能够活到最后的企业一定是最好的企业。这个简单的道理又被称为企业的硬道理。企业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企业长期生存的理由首先是客户需要你,为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用¾¬济学的术语来表述,价值表现为企业现实的获利能力和未来潜在获利能力的贴现。如果用更朴素易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价值,那就是看这个企业能不能长期有效增长。这就是华为对企业价值的理解。
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华为公司任正非显然深谙此道,所以他说得更彻底: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企业价值是靠什么创造出来的?在任正非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企业真正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这个道理是如此朴素,不免使人们对其熟视无睹、浅尝辄止。殊不知,恰恰是朴素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企业。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围绕创造价值展开,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员工全力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价值,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如何评价员工的价值贡献和如何分配企业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和合理分配价值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价值评价解决的是公正问题,价值分配解决的是公平问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是解决两个普遍的组织问题:公正和公平。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就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一致,全力创造价值的动力也就有了不竭的来源。
本章先阐述华为公司全力创造价值的观点,在接下来的两章中,再进一步阐述华为公司在正确评价价值以及合理分配价值方面所遵循¬的政策和原¬则。
1.1?围绕价值创造展开人力资源管理
1.1.1?什么是价值
我们通过保持增长速度,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公司利润的增长,给员工提供了合理的报酬,这就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到我们公司来,然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永葆活力。(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企业的发展要强调客户、资本、劳动者多赢。因此,我们要强调要真正努力实现客户的需求,要培养对客户需求有激情、有干劲,并孜孜不倦去实现的员工。以长期奉献能力与实现贡献定薪酬,以短期贡献定奖励。我们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对资本的贡献价值,在这个价值下,每增加一个人,就要增加一部分增值价值。办企业一定要使客户满意,这是生存基础;也要使股东满意,这是投资的目的;同时,也要使贡献者满意,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这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来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指导意见》,2005)
我们十几万人聚在一起是为了把华为做成一个更有价值的公司。公司价值是公司各种要素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销售额的大小不能代表一切,当期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反映公司价值。在公司持续¾¬营的条件下,这个价值应表现为公司现实的获利能力和未来潜在获利机会的货币化表现。因此,华为对公司价值的追求,只能是持续有效增长。(来源:电邮文号[2012]05号,《做好公司价值管理,追求公司有效增长》)
1.1.2?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我们首先得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拥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低成本。没有低成本、没有高质量,难以参与竞争,必然衰落。(来源:《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1996)
整改干部队伍的目的,是要公司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只有让那些阻°¬公司发展的人下去,或者说把那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作风彻底消灭,公司才能得以生存。这也是我们整改的宗旨。(来源:《能工巧匠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1999)
华为公司的最低纲领是要活下去。(来源:任正非在IPD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99)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
前言/序言
序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华为)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切:华为为什么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后来居上?华为是靠什么成长起来的?
这部《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回答了这一问题。追根溯源,华为的成长来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当把十五万知识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深切地感到,尽管技术很重要,资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
华为公司是一个重视继承的公司。从1996年开始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到今天起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其目的一是要对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政策进行系统的整理,温故而知新;二是要摆脱对人的依赖,提高管理体系的继承性。继承是为了更有效的创新。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价值卷》,下篇为《干部卷》。《价值卷》的结构分为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与合理分配价值三章,正确评价价值是合理分配价值的基础,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全力创造价值。《干部卷》的结构体现了华为公司干部管理的体系和优先次序,其中的重点是对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对干部的行为与作风的要求。干部队伍建设是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最具特色的领域,也是高层倾注精力最多的领域,尽管如此,干部队伍仍然是华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与《华为公司基本法》提炼式的阐述风格不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的内容均摘自华为公司高管的讲话和公司EMT(¬营管理团队)的文件,并一一注明了出处,这样更忠实于原¬作,原汁原¬味,使之更具有研究价值。编写者只是设计了章节的逻¼¬结构和各节的主题,以使相关内容更清楚、更集中地呈现。
各章内容的编排在每一个主题下遵循¬历史的顺序,跨度从公司成立一直到2013年12月。这种内容编排方式,一方面可以从中看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政策的演进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指导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与方针的前后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之于企业,正如基因之于生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本书是在华为公司轮值首席执行官(CEO)胡厚崑先生领导编写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础上补充成书的。其中《价值卷》和《干部卷》的Ô¬编写班子成员分别是:主任:胡厚崑;副主任:李杰、吕克;《价值卷》的编委:黄卫伟、殷志峰、童国栋、胡赛雄、龚宏斌、吴春波;责任编¼¬:殷志峰、申胜利;《干部卷》的编委:黄卫伟、胡赛雄、殷志峰、童国栋、龚宏斌、吴春波;责任编¬:胡赛雄,马岳勇。两卷后期补充文案的工作是由畅敏女士和李世雯女士完成的。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两卷本自2011年1月通过后,作为华为高级管理研讨班的教材已¾¬使用了三年。高级管理研讨班迄今已¾¬举办了64期,参加培训的中高级管理者超过了4 000人。学员们对书中的各个主题和许多重要观点,结合自身历的案例和体会进行了深入研讨和激烈辩论,在深化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认识的同时,也使《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的结构更加完善。这里要特别对他们表示感谢。
当年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时,起草小组曾提出基本法要回答的三个问题:即华为为什么成功?华为过去的成功能否使华为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华为要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什么?今天来看,这三个问题仍然是《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要回答的问题,《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是与时俱进的。
怎么管理一个世界级的、商业性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中国至今尚无成熟的¾¬验和管理体系,我们只有虚心向西方公司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有所认识,有所发现。这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它主要是用于华为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培训,正式出版有利于吸收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批评和真知灼见,使之进一步完善。
编写组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