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休·舍伟教授的新版作品《国际法的渊源》(第二版)介绍了国际法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国际法的渊源,什么不是国际法的渊源。传统上,国家间条约、源自国家实践的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都被视为国际法产生的主要手段。然而,这是否仍然是对国际法渊源的适当定义,以及这些渊源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如何运作,这两个问题进来饱受质疑。这本书对所有公认的国际法渊源进行了深入调查,包括伦理准则对国际法制定的影响;“软法”规范是否是通过与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相同的渊源产生的;以及强行法规范的地位,以及那些涉及对一切人义务与权力的规范在国际法规范制定中的地位。这本书研究了“国际法一般原则”的概念,以及条约法与国际习惯法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此外,这部作品还重新审视了传统模式,调查了国际法学的日益重要性,以及国际组织和非国家行为者作为潜在新渊源的活动。
目录
拉丁短语汇总表
案例表
国际法律文件表
第1章 国际法的性质和渊源
1.1 引言
1.2 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
1.3 公认形式渊源的列举
1.4 渊源的性质及运用
1.5 谁的法律?国家主体与非国家主体
1.6 是否存在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以外的形式渊源
1.6.1 国家的单边行为
1.6.2 国际组织的决议
1.6.3 国家和跨国公司间的协定
1.6.4 其他提议
1.7 作为对笃或附加渊源的宗教法
1.8 渊源理论是否充分
第 2章 作为法律渊源的条约和公约
2.1 有约必守
2.2 条约法的限制:强行法和条约的相对效力
2.3 对条约义务的承诺
2.4 单边行为能否作为条约雏形
第3章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习惯
3.1 引言
3.2 习惯的构成要素
3.2.1 双要素还是单要素
3.2.2 国家实践
3.2.3 法律确信
3.2.4 国际组织的作用
3.3 习惯法的变化
3.4 道德及类似原则和习惯法的相关性
3.5 习惯国际法规则的适用范围
3.5.1 一般习惯法和 “一贯反对者”
3.5.2 特别习惯法
第4章 作为法律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
4.1 什么是 “一般法律原则”
4.2 衡平法的作用
4.3 一般法律原则和法律不明
第5章 辅助渊源
5.1 引言
5.2 司法判例
5.2.1 国际法庭
5.2.2 国内法院
5.3 公法学家学说
第6章 渊源间的互动或位阶
6.1 条约和习惯法规定的同时和相同的义务
6.2 渊源的位阶
第7章 特殊法律渊源:强行法、对世义务与软法
7.1 优先适用的规范及其渊源:强行法和对世义务
7.1.1 对世义务的渊源
7.1.2 强行法规范的渊源
7.2 软法
第8章 国际法的次级体系
8.1 “自足制度”及其局限性
8.2 人权法
8.2.1 条约中的人权法和作为习惯的人权法
8.2.2 源于一般原则的人权
8.2.3 人权和伊斯兰教
8.3 人道主义法
8.3.1 条约和公约
8.3.2 习惯法抑或独立的法律渊源
8.4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贸易与投资争端解决
8.6 国际刑法
第9章 国际法渊源传统理论的替代方案
9.1 公认渊源的不足或非相关性
9.2 道德原则的作用
9.3 习惯国际法理论的不足
第10章 小结
索 引
后 记
前言/序言
本书作为新修订版,在原作出版五年后就得以问世,足以表明该主题仍在持续发展。本书并非旨在查明或发现新的法律渊源,而是认为国际法的渊源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些可能被认为是新的法律渊源的内容,经审查后,被发现是那些公认法律渊源的变体或衍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从那些渊源中衍生出的法律本身是停滞的;相反,它不断地被要求适用于新问题或符合新要求,而这些可能揭示了渊源理论的特定方面。
习惯国际法作为一个公认的渊源,尤其受到国际学者和法官们的注意。 它是国际法委员会首选的参考形式,过去被简称为 “习惯”。尽管国际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多边条约和其他文件材料非常清晰 (有些实际上是编纂的,如国际法委员会的报告和结论),但习惯仍然最受关注。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相较于条约法而言,习惯的概念和程序更为灵活,它在实践中,尤其是重要的司法判决中,被不断调整和反复审查;二是习惯是表明其自身如何运作或应该如何运作的新理论的最佳领域。如果对法律渊源的研究是完整的,那么对于上述原因或其中的部分原因,无论人们同意与否,即便不对其展开讨论,也都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