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丧失宠物症候群、恋物癖、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双重人格……这里有一群活在深渊里的“疯子”。
大提琴家折断琴弓,朝自己的胸口扎去,他说——他不是怕死,是怕遗体不美;
作曲家自愿瘫痪,他说——接受“不被喜欢也没关系”,比接受瘫痪还难;
17岁的男孩,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谦让着求生机会,他说——请帮帮我妈妈;
妈妈的猫去世后,她变成了猫,她说——父母是怎么养你的,等你长大了,就极有可能是这么养孩子的;
木偶师谋杀了最心爱的木偶,他说——他女朋友死了(没人相信,直到警察找到了一个残疾女人的死亡真相)。
……
他们是另类的天才,怀揣无法理解的神奇想法;是博学的骗子,将反社会和反人性隐藏得天衣无缝;更是孤苦的可怜人,身在社会,心却在孤岛。
医生穆戈和他们接触越深,越能看到这些“疯子”背后,破碎而炙热的灵魂。
这是一部精神病院题材从未有过的作品,以医者视角呈现普通人真实的心理困境,再现他们心理修复的过程。
打开这本书,勇敢凝视深渊,你会发现,最后深渊里飞出了一只蝴蝶。
走过至暗时刻,那些灵巧自在又脆弱的生命,不顺从,但永远值得被爱。
目录
1.大提琴家——双相情感障碍
2.躁狂症——家庭系统疗法
3.水鬼的眼睛——噩梦
4.请帮帮我妈妈——双重人格
5.微笑抑郁症
6.神经性厌食症
7.遗忘和被遗忘的——阿尔兹海默症
8.恋爱症——钟情妄想
9.无法量刑的罪恶——戏剧治疗
10.猫女——依恋遗传
11.红色恐怖症——习得性恐惧
12.压抑的性欲望——强迫症
13.纵火癖——躯体转换障碍症
14.一个叫虹的木偶——恋物癖
15.人类清除计划
16.快乐王子和痛苦王子
17.年轻时的齐志国
后记
试读
从门诊部到住院部有一条不长的通道,露天的,四周是修葺完好的花丛,头顶是铺开的廊桥,医生和患者都会走那条路。医生赶工,患者入住,患者家属前往探病,有一条专供行走的道儿,鲜少会有人停在那里。
我就是在那见到他的,高高瘦瘦的一个男孩子。他立在花丛边,仰头看住院部的 大楼,看了一会儿又低下头,看花丛里的一只野猫。
他穿着高中生的校服,身边没有人,我怀疑他是不是迷路了,便走过去问他。 他不太想搭理我,神色有些阴沉,自顾自地盯着那只猫,显得很没有礼貌。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是一只三花杂毛猫,自己在地上翻着肚皮玩,距离我们有些远。
“我要是过去,它会逃跑吗?”男孩忽然问。
我顿了片刻道:“会吧。”
男孩继续说:“那我要是走掉,它会来追我吗?”
我说:“不会吧,你们之间又没有联系。”
男孩沉默片刻说:“那要是有联系呢?”
我没有回答,感觉他心思有些重,便亲和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方宇可。” 男孩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个女人惊惶的叫声:“宇奇!”
男孩转头,我也跟着看过去,来的是一个约莫四十岁的女人,应该是男孩的母亲,旁边还跟着小栗子,他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跑近了就冲我唠叨:“我找了他半天,原来落在你手里了。”
我冲着小栗子蓬松的头发一拍,说:“好好说话,什么叫落我手里了,他是谁?”
那男孩迎着他母亲上前,动作挺快的,没让他妈妈多走。终于相聚时,母亲看起来是迫不及待想拥抱的,她的身体却突然停住,眼神里带点不确定和小心翼翼,道: “你现在……”
男孩露出温暖阳光的笑脸,体贴地抢话道:“我是宇奇,妈妈。” 我稍一愣,宇奇?他不是说他叫方宇可吗?
那母亲听完,松了口气,搂过他,说起了悄悄话,我听不太见了。那男孩脸上有着与先前看猫时截然不同的神采,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阴郁多思的男孩变得亮堂起来。
我看着他侧脸上笑出的苹果肌和含蓄露出的笑齿,疑惑那个郁郁沉沉问着“那我要是走掉,它会来追我吗”的男孩,还能有这样的表情啊。
小栗子在我耳边絮叨:“刚刚门诊,母亲和孩子要分开谈话,母亲进去没一会儿,这男孩就不见了,可急死了,他妈都快哭了。主要他这病啊 ……”
我问:“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吗?”
小栗子一顿,问:“嚯,你怎么就知道了?”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俗称多重人格。猜出来并不难,这个男孩口中不同的名字,先后截然不同的性格,母亲对他的反应。多数人因为影视作品对多重人格有误解,觉得那是从一个人格转变为另一个人格,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反应夸张,因为影视作品总需要让这个时刻拖长来达到戏剧性的效果。其实没有,人格的转换,只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比如,这个男孩方才在转向他母亲的一瞬间。
方宇奇和方宇可像是一对兄弟,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的兄弟,方宇奇是弟弟,方宇可是哥哥,两人今年都十七岁。
母亲第一次发现异常是在他十二岁那年,正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本就人格不稳定,有变化也正常,直到症状太多,她才开始重视。
来看诊的原因是,方宇奇差点溺死在游泳池里。他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却跑去 游泳,这让他母亲惊怕得再也忍不下去。
方宇奇的母亲名叫谢宋美,她利落地回答着主任的问题,像是事先就考虑过许多遍,直到她渐渐发现,主任在怀疑她虐待孩子。
谢宋美大惊道:“我没有,你怎么会这么认为?我们母子关系一直很好的。” 主任安抚她说:“您不用激动,我只是照例询问,因为多重人格出现通常是因为童年遭受虐待,而分裂出一个人格保护自己,逃避痛苦,我只是跟您确认一下。”
谢宋美面有不豫之色:“没有的,不信你自己问孩子,我要是撒半个谎,天打五雷轰。”
主任点头。
谢宋美显得很焦虑地说:“这个可以治的吧,什么时候能治好啊?宇奇明年就要高考了,他成绩一直很好的,不能被这个影响。”
主任安抚了她一阵,说先要带他去做个检查。
谢宋美一愣,问:“是什么检查呢?检查脑子吗?”
主任说:“检查他是真的多重人格,还是装的。”
检查是我带着去做的,小栗子陪同,一路上方宇奇都很乖巧,几乎是有问必答,反应极快,小栗子本想缓解他的紧张,逗他乐,反被方宇奇逗得合不拢嘴,走在长廊上笑得跟个爆竹似的,被经过的护士长瞪了好几眼才消停。
我观察着这个像小太阳一般的男孩,他很有亲和力,哪怕是在去诊断他病症的路上,也心态敞亮,十分讨喜,他像是那种生活里没有阴暗面的孩子,看着他我会相信他母亲说的,他没有受过虐待。
那么另一个阴沉的人格,是怎么出来的呢?我看着他,却想着那个看着猫说自己叫方宇可的男孩。
前言/序言
当我和穆戈成为密友、见识过她许多作品后,再看到《疯人说》—— 一个我完全没料到的,力发千钧的叙事系统,我会想:她 这就敢处理这么深刻的命题了吗?她已经能操作如此复杂的剧情了吗?
如果你也试图做讲故事的人,就会明白这背后的考量。人人都有讲故事的愿望,但大多数人都止于零碎的片段,或模模糊糊地描述出自己脑中的印象。不是因为大家缺乏什么,恐怕这就是“故事”的原生形态。所谓的天赋之能,不是上天将丰沛曲折的情节化作一张精妙的地图展开在谁的眼前一样,没有那种“老天爷赏饭”,讲故事的天赋与才能是倾尽努力积攒、搭建素材,完成持久高效作业的功率和动能。
一个能把故事讲得复杂精细的人,是无论如何都能穷思竭虑找到出路,却并不满足于此,进而再将路绕成迷宫继续给自己走的人。一个能把故事讲得庞杂宏大的人,是一个有起重爱好的人,他操控着的巨型铲斗就是要一箩筐一箩筐地吃泥沙,挖得深、装得满 才能让他产生安全感。
在此意义上,我知晓她的天才,既不玄乎,又不可多得。我脑中的穆戈只长了张大嘴。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没见过真人 —— 她虽属于“蛙系”的长相,但嘴并不大。我脑中的她是个无 需眼睛鼻子的卡通人,有一张嘴巴用来大笑,再把尘世间的喜怒哀惧吸进去大口咀嚼,足够了。
她是个能量极强的人。初识她时,她早年身处一片混沌中的经 历已让我足够吃惊。那种感觉,就好像眼看着一个矮矮的小女孩安 静又狂热地暴食。我会想:这也是你能吃下的吗?这也是你能消化 的吗?
因为,就在她书中所写的这段时期,我眼看着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千头万绪、一团乱麻。她,每天都像开着破冰船在航行。当时,我是那个在她耳边吹风,提醒她“你明明知道怎么更容易”的人。我甚至还煽情地说:我知道你或许习惯了承受重压、力挽狂澜,但过去你是不得已的,现在你已经有给自己规划出更轻松的生活的选择权,为什么要麻木于简单模式,而去走一条更难的路呢?
这种话一出,我的心头忽然盈满了怜爱和感动。但如果让我再说一遍,我必不会操着同情的口吻。我应当说:她,就是很强。就 算让她平稳地过日子,她也会拿这股跌宕劲儿写小说。
我在此与大家沟通,是万万不想读者朋友们沉浸在精彩的故事 中便忘记写作者的才能,一方面,本就该重视她个人的技艺:故事好看是因为她写得好,她还将写得更好;另一方面,虽然这些故事 都有严肃的真实背景,但它们并不是照搬生活。
描述精神病症的作品会更令人处在焦灼的境地。看到这样的作品,我们比往常更想知道,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如果这个诡异而深刻的故事是真的,那么,我是不是又往世界的未知黑暗里前进了一步 —— 我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下次若是迎面撞上是不是就不至于那么慌张?我能不能 拿这些故事来衡量身边的人和我自己?
也许你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值得明确的是,这本书是穆戈以现实案例为基础,辅以心理学知识和艺术加工的手法写作的。她塑造了如男护士小栗子、催眠大师韩依依、心理学大拿齐 素这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大胆触摸原生家庭、校园暴力等社会问题,重新审视精神疾病和社会的联系。我想,这些故事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不是治愈疾病的过程,而是揭露病因。穆戈是一名心理学硕士,也确实曾是精神卫生中心的从业者,但当得知她的这些故 事会被一些读者赋予心理学科普意义,我最初还有些担心。但当我仔细看过全文后,我的判断是,她已尽力负责。书中素材没有胡编乱造,征引的学说毫不含糊,每一则故事的心理学脉络都是真实可信的,为了情节完备而补充的部分也尽力遵照科学。另外还有一些 明显是制造戏剧冲突的手法,我想没有谁要以此来质疑全书的可信程度。我们自然不希望书里的内容被当作学习或私自诊断的材料, 尽管所有的科普性表述她都负责任地传达,为帮助理解,还根据故 事和病症制作了通俗易懂的病历,但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的研究成 果几乎无一不是片面的、没有定论的;我们也不希望故事里的戏剧 冲突让过于在意真实性的您变得不信任这些故事,真的有渴望死在 美里、又担心自己死状不美的艺术家,真的有可以为了母亲的哀伤 而扮演一只小动物的小女孩,真的有钻研了一辈子精神病学却恨不 得取消这个残酷学科的大教授。援引我曾亲耳听过的一句话 —— 来 自一位钻研了一辈子精神病学的大教授 ——“现在,全世界都触到 了精神病学的瓶颈”。
当 DSM(《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从第一版到第五版纳入越来越多疾病,有些疾病之间的区分度越来越低;当诸如抑郁症的一些常见病症的诊断范围在默默扩大;当正念疗法、积 极心理学等占据了显要位置,比起传统的治疗来说更能得到大众信任 …… 凡此种种,都像在对高傲苛刻的精神病学施以反叛和嘲笑:你真的以为自己很懂吗?你以为我们一定要接受你的挑剔才能解决 自身的问题吗?
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精神病诊断标准只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