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石磊、刘志高、曾灿、董颖编著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北仑案例》首先界定了区域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宁波北仑区发展的科学判断和系统分析,识别了宁波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机遇、优势与劣势,明确了宁波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针对指标体系、发展格局、生态产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题研究。
目录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1 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内涵
1.1.1 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1.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2.1 可持续发展
1.2.2 循环经济
1.2.3 低碳经济
1.3 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1.3.1 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情况
1.3.2 地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1.4 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1 张家港市:现代化滨江港口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2 苏州市:长三角腹地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3 贵阳市:西部内陆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4 深圳市:提升城市品位,重点空间规划
2.1.5 安吉、临安、恩施: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6 长兴县:城镇村三元文明建设模式
2.1.7 无锡市:侧重于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8 杭州市:生态型人居建设模式
2.1.9 中山市:现代化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10 云南省:休闲旅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1.11 海南省:生态省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2.2 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2.2.1 指导思想
2.2.2 战略目标
3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3.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城市尺度国家部委相关指标体系
3.1.2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3.1.3 北仑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北仑生态文明规划指标
3.2.1 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评估
3.2.2 北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预测
4 重塑发展格局。拓展生态文明发展空间
4.1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功能区划
4.1.1 临港工业区
4.1.2 都市产业区
4.1.3 生态居住区
4.1.4 生态涵养区
4.2 北仑生态文明规划发展格局
4.2.1 生态发展空间
4.2.2 城镇发展空间
4.2.3 产业发展空间
4.3 八大产业基地
4.3.1 梅山保税港区
4.3.2 滨海新城新型工业基地
4.3.3 霞浦现代国际物流产业基地
4.3.4 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3.5 大碘高档模具和汽配产业基地
4.3.6 小港装备产业基地
4.3.7 汽车工业基地
4.3.8 城区高端商务基地
5 构建现代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5.1 产业发展定位
5.2 发展目标及路线图
5.2.1 扩大总量
5.2.2 优化结构
5.2.3 强化创新
5.2.4 生态发展
5.2.5 完善布局
5.3 重点发展石化、汽车和海洋装备三大产业
5.3.1 石化及化学产业
5.3.2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