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示了克拉克从出生到去世的全部人生,重点描写了克拉克的童年、青年时期在伦敦的社团活动、二战时在皇家空军担任技术军官、与库布里克、刘易斯、阿姆斯特朗、汤姆·汉克斯等名人的交集、斯里兰卡的定居生活、《2001太空漫游》的创作秘辛等闪光时刻。从卷轶浩繁的文字中,还原出一个勤勉、睿智、幽默甚至辛辣的科幻大师形象。
精彩书评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三体》作者 刘慈欣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现代作家,他明白有些事情对人类提出了比“生存”更高的要求。 ——《纳尼亚传奇》作者 S.刘易斯
阿瑟`克拉克或许是全宇宙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 ——奥斯卡影帝 汤姆`汉克斯
阿瑟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赋予一片死海以深刻的含义。 ——美国著名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头 艾萨克`阿西莫夫
我想起了埃及的神话,说当一个人在临死前乞求进入冥府,守门人会问:“你此生可知道热忱?”阿瑟会怎样嘶吼着回答,需要我告诉各位吗?这轰鸣的号角声,定让冥界的殿门倒塌,天堂狼藉一片。我要是能亲耳听到就好了。 ——著名科幻作家 雷`布拉德伯里
克拉克依旧是无可置疑的科幻小说之王。 ——《卫报》
只有天才才能写出克拉克这部耀眼的作品,精彩的太空探险故事。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泰晤士报》评价克拉克小说《与罗摩相会》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 ——美国宇航局(NASA)
阿瑟·克拉克那令人敬畏的创造力、对科学原理的准确把握、可读性、开放性,并且(对人性)没有丝毫恶意揣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二战后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非美国科幻作家。 ——科克斯书评
目录
前言 Ⅰ
序一 / 沃尔特·克朗凯特 Ⅲ
序二 / 雷·布拉德伯里 Ⅵ
01 1917 年,地球 001
02 来自萨默塞特的月亮 012
03 陆地灵感 019
04 伦敦的自我 029
05 进入皇家空军
049
06 太空之约 065
07 新海岸 081
08 作家,已婚 094
09 驶向南半球星空 118
10 环游世界到锡兰 128
11 太空时代的梦想 139
12 太空巡回 150
13 回到现实 162
14 绝处逢生 169
15 瘫痪 180
16 回到大巴斯礁 185
17 《2001:太空漫游》的起源 194
18 宇宙经典 216
19 月球纪元开始了 240
20 人类登月 24721 奔向未来 258
22 扬帆 270
23 笑声散去后的太空电梯 280
24 从斯里兰卡到泰坦 287
25 时间上的扰动 308
26 凌日,日食 324
27 漫游归来 333
28 世界电信年 349
29 一九八四 362
30 近地和远地 378
31 时日无多 383
32 七十岁 395
33 重获新生 410
34 一部个人小说和零散片段 426
35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435
36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 444
37 阿瑟的不确定性 456
38 2000:前奏年 466
39 最长的一年:真实的 2001 年 474
40 进入二十一世纪 491
41 海啸见证者 506
42 《2001:太空漫游》:来自 2010 年的审视 513
43 最后的岁月 523
44 对两种媒体形式的最后贡献(以及 90 岁生日派对) 531
45 地球 2008:最后的日子 541
附录 独家专访:刘慈欣谈克拉克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