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现代世界,正当法律程序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司法原则。本书尝试呈现一幅有关其早期发展的复杂图景,指出它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及思想的重大变动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宗教方面的根源。本书试图说明,除了从权利角度理解这项原则及相关操作,我们还有理由把它理解为一种试图控制或隐藏不可克服的敌意的机制,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的某些困境。
目录
导论
一、李尔本的英雄故事
二、沮丧的法官
三、断裂的“正当程序”历史
第一章 错位的观念
一、“正当程序”在制定法中的渊源
二、历史语境
三、小结
第二章 激进观念的来源:关于教会审判的论辩
一、莫尔与圣杰曼
二、圣杰曼对教会司法的批评
三、莫尔的辩解
四、圣杰曼提出的“正当程序”问题
五、莫尔关于程序问题的考量
六、小结
第三章 良心问题的宗教渊源
一、异端
二、克吕尼与民间宗教情感
三、纠问制
四、补赎
五、十字军
六、新教:失控的良心
七、“迫害性社会”
第四章 控制良心的国家政治与审判形式
一、莫尔受审
二、国王的良心
三、国王控制良心的措施:立法与宣誓
四、臣民的抵抗
五、清教徒的良心
六、审判查理一世
七、共和国的难题
第五章 正当程序的现代基础:权利观
一、新教法学家对权利的论证
二、爱德华·柯克爵士
三、柯克的方法与目的
四、普通法权利观
五、一种史学
六、小结
第六章 正当程序的现代基础:主权与宽容
一、霍布斯对柯克的批评
二、霍布斯论异端
三、异端问题与霍布斯的主权
四、宗教宽容
第七章 正当程序的现代基础:作为体制的科学
一、霍布斯与波义耳
二、法律与科学文化的关系
三、英格兰科学文化的发展
四、科学体制与正当程序
尾 论 “正当法律程序”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一、新资源解决老问题
二、对“正当程序”性质的一种解释
三、“体”“用”问题
参考文献
后 记
试读
1649年10月26日,星期五,下午。伦敦市政厅(Guild-Hall)的法庭里挤满了人,前来旁听的市民一直挤到了门外的大街上。针对平等派领袖约翰·李尔本(John Lilburne)中校的叛国罪审判已经持续了两天。
被告席上的李尔本先生绝非无名之辈,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审判。他生于1614年,出身乡绅阶层,后来到伦敦做学徒,接受了清教徒的信仰和思想,进而成为清教徒政治活动中的积极分子。
当时正是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位君主查理一世统治时期,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每况愈下,其中夹杂着复杂的宗教冲突和政治分歧,和解之道日益狭窄幽暗。清教徒是一些对英国国教的宗教形态不满的少数派群体,他们认为英国宗教改革之后国教的各种礼仪仍然保持了与天主教类似的错误方式,因而不愿服从以国王为“元首”的国教,要求在教义和礼仪方面作更彻底的改革,彻底清除天主教残留。清教徒属于宗教上的激进派,但由于英国国教与国王密切相连,宗教与政治也就密不可分,当国王试图控制宗教激进主义时,清教徒必然演变为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