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怎样过好生活的书,济群法师行文清新隽永,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源自四十多年的修证所得,蕴含般若深意,修心次第。
书中,济群法师从近年热门的“断舍离”开篇,说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生命回归本来;从煮茶观心、赏花听雨,说到培养觉知、体证本心。读着这些深入浅出的话语,如同行走山峦之中,得遇智者引路,从谷底缓缓攀登,沿路风景宛然,忽见明月朗照,心间袖底,一片清辉。
试读
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是: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的生机,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从广义上说,不仅自然界的一切机体都蕴含着生命力量,甚至星辰和整个星系,也有自身形成、发展及消亡的生命过程。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人生无疑是我们最切身也最关注的问题。人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过程,由生活、生死和生命三个部分组成。
通常,人们最关心的是生活。生活有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生存,一是生存质量。
人活着,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维持运转的能量。除了这根本的一条,家庭开支也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有些人福报大,出生在富有之家,财富与生俱来。尤其是中国人,做父母的喜欢为儿女积聚财产,好使孩子一辈子不必为生存奔波。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健全,基本生存似乎也不成问题。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天天上班,拼命打工,无非为稻粱谋,无非是为了保障家庭开支。他们活着的目的非常单纯,单纯到只剩下“生存”二字。
其实,自然界中的动物,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和地上的走兽,它们和人一样,也是为了生存,为了充饥而四处觅食。假如人类也仅仅为生存而生存,那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作为每一个生命体来说,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人类才会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人都着眼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事实上,物质改善所能给予的帮助,远非我们以为的那么见效。所以更为内省的人开始转向精神追求,讲究生活品位的提升,即艺术的生活、精神的生活。可以说,精神生活基于对自身的超越,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所特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