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林经济管理推进新文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项目批准号:2021140070)的研究成果。
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研究实施。
本书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文科探索与实践为例,采取演绎与归纳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特色鲜明的融价值链、知识链、实践链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通过“四节点一保障”来实现。即加强专业认知,强化通识教育,深化专业知识,挖掘前沿知识,在创新实践中形成中国新范式。同时构建起“三融三化”支持保障系统。
本书为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和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目录
第一章? 新文科建设背景 /1
第一节 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 /3
一、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趋势 /3
二、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文科力量 /8
三、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催生新文科 /10
第二节 学术大转型 /12
一、学术大转型的国际趋势 /12
二、学术大转型的国内需求 /14
三、学术大转型下的中国新文科 /17
第三节 农业农村变革 /21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 /22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 /23
三、农林经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24
第二章? 新文科建设理念与思路 /29
第一节 全人教育理念 /31
一、全人教育理念的源与流 /31
二、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 /34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 /38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 /38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应用 /41
第三节 新文科建设思路 /46
一、强调学科交叉 /47
二、注重课程复合 /48
三、倡导通才培养 /50
四、深化产教融合 /52
五、重视课程思政 /54
第三章? 农林经济管理“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 /57
第一节 全人教育理念视角下的“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思路 /59
一、“三链融合”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 /60
第二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价值链 /63
一、渊博雅正的塑造 /63
二、知农爱农的涵养 /65
三、“三农”情怀的锤炼 /65
四、大国“三农”的自信 /66
第三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链 /68
一、通识知识 /68
二、学科知识 /70
三、专业知识 /71
四、前沿知识 /72
第四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链 /74
一、多视角认知实践 /74
二、高阶性专业实践 /75
三、多维度跨学科实践 /76
四、项目式创新实践 /77
第四章?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行动 /79
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顶层设计 /81
一、目标与定位 /81
二、改革举措 /84
三、存在的问题 /88
第二节 价值塑造行动 /90
一、课程思政建设 /90
二、生态育人 /96
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实践育人品牌建设 /102
四、价值塑造行动建设成效 /106
第三节 知识重构行动 /109
一、背景与意义 /109
二、主要做法 /111
三、存在的不足 /119
第四节 实践提升行动 /121
一、以全产业链能力提升为导向,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学院 /121
二、以乡村工作能力提升为导向,创建“百村工程”
??实践教学基地群 /124
三、以跨界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实施“学科竞赛进课堂”工程 /126
第五章?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保障 /131
第一节 建立“学科—专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133
一、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科制 /133
二、“学科—专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134
三、农林经济管理“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取得成效 /137
第二节 组建多跨协同师资队伍 /138
一、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 /139
二、注重教学与科研融汇,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141
三、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师资国际化合作 /142
四、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143
第三节 搭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平台 /145
一、建立科研创新平台,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汇 /145
二、建立经管实验中心,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147
第四节 持续改进质量文化 /150
一、建立共识 /150
二、强调评估和反馈 /152
三、激励创新 /154
四、质量文化价值观 /156
第五节 激励约束政策机制 /158
一、激励约束政策的理念与目标 /159
二、激励约束政策的实施与运作 /161
第六章? 新文科建设展望 /165
第一节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发展的态势 /167
一、国内发展态势 /167
二、国外发展态势 /171
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的挑战与问题 /173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博弈 /173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173
三、师资队伍与能力建设不足 /174
四、教学评价体系尚不明确 /174
五、统筹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175
第三节 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175
一、新文科建设思路 /175
二、新文科建设举措 /179
参考文献 /183
后记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