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夏加尔的传记。马克·夏加尔(1887—1985),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俄国的犹太家庭。他的画作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醉心梦幻意象”是委托他绘制巴黎歌剧院天顶画的马尔罗对他的评价。在这本书中,既可以了解夏加尔的生平,又可以欣赏到他众多的绘画作品。他至今仍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和永恒的诗篇,是建立在上帝与人类的典型形象基础之上的。全书主体共三个篇章,包括“离开维捷布斯克”“重返巴黎”“从流亡美国到定居普罗旺斯”,沿着他的足迹叙事,完整呈现了他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离开维捷布斯克
第二章? 重返巴黎
第三章? 从流亡美国到定居普罗旺斯
见证与文献
试读
“没有谁比夏加尔这位痴迷上帝的人更具卓越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了”(埃夫洛斯语)
战争初期,犹太人都被怀疑为间谍,于是俄国参谋部下令:凡靠近前线的居民须于二十四小时内撤离。1915年5月,有二十多万犹太人被赶出立陶宛。维捷布斯克接收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在如此险恶的局势下,原本不那么虔诚的夏加尔又找回了他哈西德教派的根。1914─1917年间,一组给人深刻印象、宁静肃穆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那些巡游布道的犹太老人们的尊敬和同情。他的家人在战时饥馑的岁月自愿地收容了这些老人。《手持柠檬的拉宾》《祈祷的犹太人》《估价》《穿红衣的犹太人》《公墓的大门》《胡巴》《犹太教堂》显示他对法律和犹太教法典的仰慕,其中《普林节》《住棚节》《结茅节》《童车》本来是一幅壁画的草图,原定于1917年作为装饰绘制在彼得格勒一座大犹太教堂内,但2月的最初几次骚乱妨碍了壁画的竣工。他采用一种类似希伯来文字母的锐利笔调,用水墨画创作小幅构图,作为配三本意第绪语文本的插图,一本是佩莱茨的小说(《魔术师》),两本是尼斯特的叙事诗(《与公鸡为伴》和《与小山羊为伍》)。同时,他还着手画一系列其出生城市的风景画。这些先在户外写生,后移至画室内完成的油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红色的栏栅大门》、《灰色的木屋》和《蓝色的木屋》都做了梦幻般的艺术处理,突出强调了立体派的手法,醒目地刻画了一些色彩亮丽的俄国式乡村木屋。
1916—1917年,夏加尔几次举办画展,那时他还不满三十岁。人们把他作为他那一代的主流画家之一来看待,无论在彼得格勒或在莫斯科,还是在多布契那沙龙,在“方块J”俱乐部,他都受到人们的尊敬。一些期望着建立犹太美术馆的大收藏家们,莫罗佐夫、维索茨基、卡甘–恰布柴,都收购了他的作品。
很幸运,战争的这一阶段恰值他对贝拉激情迸发之时。在阴霾灰暗的岁月里,正是贝拉使夏加尔创作出了一些柔情和欢乐的杰作——继四张小幅的《恋人》系列画,(以《献给我的妻子》这一总标题合并成组画)后又创作了大尺寸的油画,内容奇特,色彩明亮——《着白翻领的贝拉》《飞翔在城市上空》《高举酒杯的伉俪肖像》《生日》,都把他的感情永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