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伦勃朗是西方油画史乃至人类绘画史上被公认的荷兰17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本书从伦勃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入手,呈现了当时阿姆斯特丹城区和新荷兰共和国的文化发展。
本书通过讲述伦勃朗与荷兰海牙宫廷之间复杂的关系,让读者得以重新审视他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作者对伦勃朗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从大量细致的宗教意象创作转变为更为个人化的绘画、雕刻、感人的自画像和富有感染力的神像特写等)的**研究。与其他专著不同的是,本书还展示了作者对伦勃朗的代表作和其中丰富的色彩意象的**研究成果和深入分析。
目录
(部分)
引言前言 荷兰:冉冉升起的新星
1、 伦勃朗:阿姆斯特丹市民的代表
2、 阿姆斯特丹的信众
3、 伦勃朗和橙色法院
4、 伦勃朗的艺术世界
伦勃朗年表
参考书目
致谢
照片致谢
索引
前言/序言
前言
图书馆里几乎可以随处找到关于伦勃朗的书。有能让人全面了解到他整个职业生涯中关于他个人生活和作品研究的书籍,也有关于他个人作品的详细研究,还有对这个艺术家作为画家、绘图家或版画家的技术研究。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位艺术家的畅销书出版了,书写得很好,研究得也很透彻。那么为什么还要写一本呢?这本书和早期的入门研究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关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同这位艺术家有着五十年的不解之缘,我的奖学金和我的教学生涯都同他息息相关。我的毕业指导教授,已故的西摩·斯利韦(Seymour Slive)院长是他那一代公认的伦勃朗研究专家,所以早期,我就能获取到很多关于伦勃朗和他所处的年代的权威信息。 关于我对伦勃朗研究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当时我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8 年版)撰写了一小段;随后在1992年,我在里佐利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热门从书里撰写了一篇引言;之后我又同另外一位同事,也是一位伦勃朗研究专家、名誉教授谢莉·佩尔罗夫(Shelly Perlove)花费多年时间共同撰写了一本书?《伦勃朗的信仰》:荷兰黄金时代的教会和圣殿》(2009)。阿姆斯特丹当时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和文化环境不断变换, 在这本书中,我们分析了伦勃朗职业生涯中所有绘画和版画作品中的宗教内容。
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且更易读懂,但也都是来自那些庞大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也旨在将伦勃朗置于他所在的城市和他所处的年代来研究。可以说,大部分关于伦勃朗的传记都和他的职业有关,按照时间进行描述,其实是把他给孤立起来了。当Reaktion出版社找到我要我为其文艺复兴时期之巨匠系列撰写一本关于伦勃朗的小传时,我选择把伦勃朗和他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像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和市民(包括那些对他不感冒的人),像这座城市里错综复杂的宗教还有更多民族(包括他的出生地莱顿地区的大学神学家),甚至还会把他和当时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涉及海牙总督的王室,他曾热切寻求王室的支持,但最终却徒劳无功。在撰写过程中,我还尝试着介绍了几位伦勃朗的艺术模特,特别是彼得·保 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此外,我还列了一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名单,还有伦勃朗年轻时,从附近的乌得勒支画家那知晓的卡拉瓦格主义。
虽然这本书也是从伦勃朗的传记、职业和自画像(伦勃朗是有史以来*多产的自画像艺术家之一)这些必要的因素中来找思路,但书的后几章也概述了荷兰共和国的历史。荷兰曾经历过长期的叛乱,在伦勃朗在世期间,这个共和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这位艺术家的宗教和政治信仰仍然难以确定,但他也认真参与到了这类大问题的解决 中,也是后续章节的大纲。他在世期间,恰逢荷兰共和国的正式成立和早期国家历史的形成期。就现如今的尼德兰来说,荷兰是其最大、最繁荣的省份。所以这本小传的名字有双重含义,《伦勃朗画笔下的荷兰》,既指他的作品,也指他所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