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仲威平为采写对象,主要讲述其成长经历和追梦、筑梦故事。着重讲述她不畏艰难险阻,在偏远的兰河小学担任教师,守护孩子成长的故事。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读者对象以广大职工和学生为主,目的是让普通劳动者和全国青少年能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劳动的价值和职业分类,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劳动的向往、对劳动者的尊重,以及对劳模精神的崇尚。
目录
第一章 父辈的荣耀
童年的多巴胺
永远的追光者
一个甜瓜的“威力”
犟牛拉重铧口
第二章 童年的理想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谁的青春不迷茫
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三章 不变的初心
“六个”仲老师
今日宜骑行
八颗心的约定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儿童节拍了拍你
第四章 漫长的季节
雪落下的声音
一个都不能少
是妈妈,是女儿
坚持走,有花路
第五章 时光的影集
春风吹又生
苍海一声笑
我不是笨小孩
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六章 暖心的回馈
大馒头有小故事
岁月深处嗅花香
儿子,对不起
梦中的那片海
第七章 荣耀的时刻
圆梦人民大会堂
最美教师节
是金子总会发光
人生最美是初心
爱的奉献
白山黑水间播种希望
试读
童年的多巴胺
在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的黑龙江省,有一块面积2320平方千米的宝地,名为“望奎”。望奎的得名,有说法是“因山地居高,遥望西北,卜奎隐约可见”。古时人烟稀少,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在月朗星稀的夜晚,站在望奎的高处,能隐约看到黑龙江省的大城市卜奎(现齐齐哈尔市)。
望奎县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呼兰河北岸,这里是“皮影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亦是仲威平的家乡。
1966年10月,北方大地一片金黄与火红,黑土地上硕果累累,稻谷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仲德清和孟凡芹迎来了夫妻俩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女儿仲威平。
仲威平是仲家第三个孩子,上有大她九岁的哥哥仲威君和年长她两岁的姐姐仲威艳,下有小她两岁的妹妹仲威荣。哥哥朴实憨厚,小小年纪就特别有担当;姐姐活泼开朗,是个细心的乐天派。成长于四季分明的小兴安岭脚下,仲威平的童年是无忧无虑且多姿多彩的。
春天,山上的积雪刚刚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溪缓缓流淌。仲威平就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在哥哥姐姐后面,逆着溪流的方向上山玩耍。走着走着,姐姐发现小家伙没了影儿,回头定睛一看,仲威平正蹲在不远处的大树下,和含苞待放的冰凌花“说话”呢。
夏天,炽热的阳光阻挡不了孩童们玩耍。跳皮筋、踢毽子、扔沙袋……仲威平最喜欢的还是和哥哥、姐姐一起捕蝴蝶。棍儿上绑个铁丝圈,再找蜘蛛网密集的地方粘一圈,一个纯天然的“捕蝶网”就做好了。趁蝴蝶停在花瓣上,孩子们屏息凝神,拿着“捕蝶网”慢慢靠近,等蝴蝶微微张开翅膀,一下子就被粘在了“捕蝶网”上。捕捉,放飞,再捕捉,再放飞……如此循环往复让仲家兄妹们乐此不疲。
秋天,父母常常会带着兄妹三人上山采蘑菇和木耳等山货,并借此机会告诉他们哪些山货是能吃的,哪些是有毒的。仲威平虽然听得认真,但因为年纪小,还是分不清各种山货。哥哥干脆摘一串野葡萄递给她,再给她屁股底下铺上厚厚的叶子,任凭她“偷懒”。仲威平顺势躺在暖黄的叶子上,望着秋高气爽的天空,学着姐姐的样子挑选着好看的树叶,要把秋天的故事藏进书本里。
冬天,纷纷飘落的雪花打造着冰雪世界。即便小脸被冻得通红,仲威平还是愿意和哥哥、姐姐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直到母亲喊吃饭的声音传来,她才恋恋不舍地和雪人说再见。数九寒天,河流结了厚厚的冰,哥哥会拉着爬犁,带着姐姐和仲威平一起去打出溜滑,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天气再冷也不怕。
当然,童年的故事也不只是玩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仲家兄妹在父亲仲德清和母亲孟凡芹的教导下,不仅相亲相爱,还明理懂事。
20世纪60年代,粮食供给并不充足,赶上国家返销粮不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得自己想办法填饱肚子。仲威平两岁时,妹妹仲威荣出生,一家六口实在难以顿顿吃饱。哥哥仲威君经常带着仲威艳和仲威平一起去田里挖老鼠洞,期盼着能在老鼠洞里找到一些“玉米存粮”。“我来挖洞,捡玉米粒,你们两个负责装袋就行。”哥哥边说边拿起了小铲子,吭哧吭哧挖了起来。都说长兄如父,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哥哥在,脏活儿、累活儿永远轮不到妹妹们干。
有一年,姐姐仲威艳过生日,母亲孟凡芹给她做了一件新衣裳。仲威艳高兴地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却无意间从镜子中瞥见了角落里站着的仲威平,她正在用手搓着衣服上的补丁,眼里满是失落。“妈,这件衣服给妹妹吧!”当天晚上,仲威艳犹豫再三,还是拿着衣服找到了母亲。“怎么了,是不是不喜欢?”“不是,只是……妹妹穿旧衣服,我也不想穿新衣服。”看着仲威艳手里被捏皱的衣服,孟凡芹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她不是不喜欢,只是因为心疼妹妹。
有人说,亲情是一条绳索,一环扣着一环。如今,仲家兄妹四人都成立了各自的小家庭。但每逢相聚,大家还是会忍不住说起小时候的故事,一起长大、一起玩闹,有糗事,亦有趣事。
P3-5
前言/序言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 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习 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 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 ,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 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 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 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和高 素质劳动者的竞争。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强大的工人队 伍用辛勤的劳动和拼搏奉献 的精神推动中国制造、中国 智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 前列,新时代的中国面貌日 新月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 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 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 史责任。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 、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 功臣。自改革开放以来,广 大职工勇立改革潮头,独立 自主,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其中涌现出一批批全国劳 模和大国工匠。他们参与建 设了代表中国高度、中国速 度、中国深度的一系列重大 工程,提升了国家实力,打 造了“中国名片”,树立了“ 中国品牌”,增添了“中国力 量”,充分释放出工人阶级 的创新活力,展示出大国工 匠的强大创造力。他们以工 人阶级的满腔热忱在各自平 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辉煌 的成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壮 丽篇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 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 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 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 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社 会生产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弥 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工人 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 动诠释。民族复兴需要劳动 模范,祖国强盛需要大国工 匠,中国制造、中国智造、 中国创造更需要大国工匠的 强有力支撑。劳模、工匠等 的成长故事、先进事迹中承 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 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 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劳模”系列丛书,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和先进 工作者们的成长经历及他们 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 用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 平凡业绩的真实故事感染读 者,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引 导广大技术工人和青少年形 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 造伟大的观念。 “匠心筑梦,强国有我。 ”新时代是一个万象更新、 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 继往开来、创新创业和建功 立业的大时代。希望广大读 者能以劳动模范为榜样,以 大国工匠为楷模,立志技能 报国、技术强国,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锤炼思想品格 ,汲取劳动智慧,勇于担当 、勤于钻研、甘于奉献,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 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 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