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罗伯特·S.哈特曼于1963年撰写的自传,叙述了他探索并创立价值科学的历程。全书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了他童年、少年及成年的经历;第二章重点描述了他关于“什么是善?”这个问题的学术探索;第三章介绍了价值科学在自我发展领域的应用。
作为对亚伯拉罕马斯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罗伯特·S.哈特曼曾被誉为“人文社科领域的伽利略”。伽利略把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解放出来,由此引发了自然科学革命。而罗伯特·S.哈特曼的价值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自勺地位,正如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一样,可以引发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
罗伯特·S.哈特曼在本书中阐明了认识自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奉献自己的“四己原则”,并指明了六条发展路径。相信每一位有志于发展自我的个体,都能从以下“大哉四问”中得到启发。
1.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2.我为什么为这个组织工作?
3.这个组织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4.我怎样才能帮助这个组织,使其更好地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1973年,罗伯特·S.哈特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目录
第一章 向死而生
第二章 “善”为何物?
1.探寻
在哲学中受挫
摩尔的线索
重启搜索
解开摩尔谜题
客观与否?
2.意义
何为好“主我”?
人格三部分
解释内在大我
内在大我的无限性
大我无限性的逻辑证据
活着的机遇
三种价值世界
价值的衡量
系统价值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3.应用
第三章 乔治及所有人的难题
1.发展内在大我的规则
2.内在信仰与内在恐惧
3.大我发展的六条路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我为什么为这个组织工作?
这个组织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我怎样才能帮助这个组织,使其更好地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最后的岁月
附录二:附图
译后记 在哈特曼的码头驻留
致谢
试读
1910年1月27日,我出生的那天,柏林街头彩旗招展,万家窗口飘扬着德意志帝国的黑白红三色旗,房屋正门上悬挂着花环。全副武装的德国阅兵队伍在首都主干道上列队游行,向头顶金色天使的“胜利之柱”迈进。
这天恰巧也是德皇的生日,为了庆祝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每年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典,纪念这一重大军事胜利。当天,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六个皇子,全身戎装,在德国人民面前亮相,以展示他们的权力——德意志权力。全世界都对德意志帝国唯命是从。从赫尔戈兰(Heligoland)到萨摩亚(Samoa),从温德和克(Windhuk)、洛美(Lome)、拉包尔(Rabaul)、布干维尔(Bougainville),到比基尼(Bikini)和埃尼威托克(Eniwetok),德军基地遍布全球。德皇发号施令时,全世界都屏息聆听。德皇拥有无上权力,统治世界的权力。“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这不是虚妄的吹嘘之辞。
我依稀记得我四岁生日那年的大游行,那些喜庆活动、激动场面和爱国歌曲的欢唱。在上帝的恩宠下,身为德皇与普鲁士国王的威廉二世陛下骑着马,雄赳赳气昂昂地穿城而过。这些美好日子就是威廉二世所承诺的:生为德国人,活在这世上,是无上的荣光。 就在那个春天的某个星期天,我才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见到德皇。由于拥有共同的生日,我曾把他想象成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黄金骑士,就像我和父母散步时看到的胜利之柱顶上的天使。天使与德皇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光辉形象。 那个星期天,我正和父母在蒂尔公园散步。突然,我听到父亲喊道:“皇帝!”人群一阵巨大骚动,只见几匹精致的骏马拉着一辆漂亮马车经过,里面端坐着德皇和他的皇后,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德皇的华丽外表本该留给我愉悦的印象,但由于某种视觉上的把戏,它变成了恐怖的一幕。当我仰望时,我只看到一个巨大骷髅对我龇牙咧嘴,它眼睛中空,鼻洞大开,下面还交叉着两块骨头。
德皇穿着他最喜爱的“骷髅头”轻骑军团制服,而我碰巧先瞧见那顶巨大的帽子,帽子上面有浓密的羽毛和骷髅头骨徽章,但我没看到德皇的脸。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这张脸相当英俊,尽管那僵硬而上翘的胡须显得有些冷酷而傲慢。从那时起,骷髅头骨徽章总让我感到不寒而栗;在我眼中,它们成了死神之脸。
我的许多同胞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不仅德皇和他的军官们以佩戴骷髅头骨徽章为傲,这些徽章还在首饰店出售,女孩们把它们买来当装饰品佩戴,以弥补军装在美感上的不足。多年以后,我反思这枚徽章为什么流行,我认为它似乎同时象征着德国对死亡的颂扬和轻视。我开始意识到,颂扬死亡是对生命的亵渎,而轻视死亡,则是对死亡的亵渎。
我五岁时,有四段印象深刻的经历塑造了我的一生,在蒂尔公园看到德皇头顶的徽章是第一段。第二段记忆是,1914年8月的一天,我父亲和母亲在客厅共舞,庆祝我父亲获准成为皇家军队志愿者。德皇的荣耀照进了我们的家,到处都有人握手相庆和祝贺道喜。德国,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有文化底蕴的国家,竟然遭到了背信弃义的英国敌人、堕落退化的法国敌人和野蛮落后的俄国敌人的攻击!德国人民要团结如一人,予以回击。
正当我父母翩翩起舞时,整个德国有数百万人也在跳舞——在家里、街头、酒吧、公园、码头。陌生人与陌生人共舞,他们感觉彼此团结一心,陶醉在共同的伟大中。他们因为拥有同一个祖国的理想而群情振奋。他们抛开所有差异,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高贵还是低贱,德皇和他的子民合为一体。他们认为,战争会涤荡一切污秽之物,会把生命的光辉带到顶峰,战争将为和平消除麻烦。他们为了纯粹的探险乐趣而舞,为了他们认为是生命的东西而舞,然而结局却是死亡。
父亲奔赴前线不久(他直到战争结束才回来),母亲带着我和三岁的弟弟去了慕尼黑。在1914年我的第三段记忆里,我看见自己坐在慕尼黑的花园墙上,目睹士兵们开赴战场。络绎不绝的人流,如一条灰色制服之河,填满了宽阔的街道,大街小巷飘荡着女孩们和士兵们的歌曲旋律。士兵们看起来强壮而快乐,头盔上镶嵌着的鲜花绿叶在空中飞舞。女孩们两步并作一步,在士兵们的身边奔跑,一边歌唱,一边哭泣。
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奔赴前线打仗。这些小伙子去往火车站,等着被装进火车。我想,战争一定是个巨大的窟窿,就像大街上的下水孔。火车停在窟窿旁边,小伙子们从车上跳下来,跳进窟窿里。要是有人跳下车时跌跌撞撞,他就会掉进窟窿里,掉进战争里,被战争杀死。
P3-6
前言/序言
1993年,我为《活着的 自由:罗伯特·哈特曼自传 》的第一版撰写序言,这意 味着我长久以来的梦想得以 实现。我在罗伯特·S.哈特 曼(Robert S.Hartman)博 士1973年去世后不久读过 他的手稿,当时我就知道, 有必要将其出版。 哈特曼博士在1962— 1963年写下了这部自传体 作品,将其用于他主持引导 的管理研讨会。后来,他在 各种场合介绍自己及其观点 时,都会用到这部作品的复 印本。他曾多次“自行出版” 手稿,但这本书从未正式出 版印刷过。 雷姆·B.爱德华兹(Rem B.Edwards)博士是罗伯特 ·S.哈特曼形式与应用价值 学学院(Robert S. HartmanInstitute for Formal and Applied Axiology,以下简称哈特曼 学院)成员,也是哈特曼博 士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 分校的同事。从他成为哈特 曼学院“价值探索”丛书的《 价值学研究分册》的编辑, 到20年后的今天,本书才有 机会出版。因此,《活着的 自由:罗伯特·哈特曼自传 》是哈特曼学院出版的该丛 书的第一本。 这本书的出版是我梦想 的第一部分,这是我为保护 哈特曼的遗产所做的一点努 力。梦想的第二部分是,我 能目睹这本书在全世界传播 ,这样,哈特曼的价值科学 (形式价值学)就能在应用中 发挥作用,让我们的世界变 得更加美好。哈特曼用引人 入胜的故事讲述了他的背景 经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开 始寻求对“善”的理解,并将 这种深刻理解作为抵制他所 见证的“恶”的一种工具。第 一版出版至今已近30年,许 多国家的价值学专家学者和 实践者在工作中使用了这本 书。可要实现愿景,我们还 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书中文版译者黄健 (Jeffrey Huang)是哈特曼学 院的成员,对哈特曼博士思 想的热情促使他发起了这次 翻译,其工作意义重大。他 将《活着的自由:罗伯特· 哈特曼自传》翻译成中文, 这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 罗伯特·哈特曼的故事和他 的思想。哈特曼的价值科学 及其价值层级向我们展示了 如何赋能个体和集体,使其 做出更好的决定。这本译著 是保护哈特曼遗产和传播有 关“善”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步 骤,而有关“善”的知识可以 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 好。 阿瑟·埃利斯博士 哈特曼学院名誉主席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