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成果。本书突破“就转型论升级”的研究视角,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适应性循环理论引入旅游业转型升级分析,重新审视和探讨是“转型”还是“升级”问题,以云南的实践为例,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所需的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书重点围绕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理论解析、现实问题分析、发展系统测度、突破路径探索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提出“是什么”的问题。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旅游业转型升级分析,明确云南旅游业发展阶段特征,为旅游业升级找到依据。其次,解析“怎么了”的问题。对云南旅游业旅游强省阶段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旅游负面事件、旅游市场整治、旅游资源分布、景区管理困境等问题切入,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第三,探讨“为什么”的问题。一是结合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系统进行评估,分析云南旅游业升级组态的驱动机制和限制机制;二是通过IPA分析构建云南旅游目的地评价的“关注度—满意度”分析模型,对云南旅游信息感知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从战略布局、资源配置、市场需求、政策体系4个维度构建云南旅游业系统升级。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方面,一是在理论上丰富了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A转B”与“A到A+”的质疑和探讨,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旅游业转型升级分析,同时结合适应性循环理论,提出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路径选择应以“升级”为主导战略,而处于衰退期阶段的产业路径选择应以“转型”为主导战略。二是对阻变效应的理论进行拓展,提出旅游业升级“阻变陷阱”假说,以实证研究方法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系统、阻变效应、组态机制进行检验,验证了云南旅游业在重组阶段陷入了“阻变陷阱”。实践意义方面,一方面,研究“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从“旅游地”视角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增强我国经济质量、效率和效益优势,推动经济从量到质的全面进步”等重要指示的探索,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效率提升及动力转变等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云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驱动机制和限制机制问题,不仅能科学地揭示旅游业升级的困境及原因,也为云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云南旅游已经成为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施“旅游外交”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边境稳定与发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