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技能成才·匠心筑梦”为主线,通过19位师生真实鲜活的成长故事,生动展现了宁波技师学院师生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道路上的奋斗足迹。全书以千帆逐浪之“追梦”“追光”“追寻”为上篇,聚焦宁波技师学院青年学子的成才之路,记录青年学子从技术小白到国赛冠军的蜕变历程;以遇见最美的年华之“筑梦”“踏浪”“守望”为下篇,聚焦宁波技师学院教师团队初心育人、技创未来的耕耘之路,讲述一群前赴后继的工匠之师以匠心育匠心的育人故事。书中既有车间实训的火花四溅,也有世界技能大赛的巅峰对决,更有校企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立体呈现新时代技工院校师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
本书既可以作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学生的辅学读本,也可以作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备课的辅助材料。
目录
目录
自序
前言
千帆逐浪之追梦篇
蒋昕桦:野百合也有春天 // 2
【背景介绍】 为中国实现世赛金牌“零”的突破 // 2
【他的故事】 逆风少年 举重若轻 // 3
【后记述评】 “拧螺丝”金牌背后的思考 // 7
翁研:追风少年在这里成长 // 10
【背景介绍】 续写宁波在重型车辆项目的冠军之路 // 10
【他的故事】 翩翩少年 温润如玉 // 11
【后记述评】 新时代 新青年 新技能 // 14
高吉:满分热爱成就多一度的精彩 // 16
【背景介绍】 培养重型车辆维修冠军的教练 // 16
【他的故事】 冠军教练“土生土长” // 17
【后记述评】 当亚运会遇见全国技能大赛 // 20
汽车创业:让“后浪”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 22
【背景介绍】 宁技汽车人创立博派至诚汽车服务中心 // 22
【他的故事】 博派汽车修理店创业背后的宁技故事 // 23
【后记述评】 拥有选择的权利——Z 世代 // 26
千帆逐浪之追光篇
徐容平: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 // 28
【背景介绍】 一个技校生的人生逆袭 // 28
【他的故事】 精彩人生 始于技校 // 29
【后记述评】 当技校生遇见人大代表 // 33
许明明: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 36
【背景介绍】 第42 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备选选手 // 36
【他的故事】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 37
【后记述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39
张益:用技能点亮梦想之光 // 41
【背景介绍】 完美接过学长递交的接力棒 // 41
【他的故事】 始于“追星”,成于“明星” // 42
【后记述评】 一粒种子也有微光 // 43
韦顺水:靠技能走出大山的青年榜样 // 44
【背景介绍】 贵州省第一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选手 // 44
【他的故事】 用技能点亮更多人的人生 // 45
【后记述评】 精准脱贫,“技”往开来 // 47
千帆逐浪之追寻篇
夏琦男:用匠心焊出青春梦想 // 50
【背景介绍】 毕业于技工院校的“四有”好老师 // 50
【他的故事】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 51
【后记述评】 焊花飞舞的背后是脚踏实地 // 54
丁澄洋:爱上那道炫酷的弧光 // 55
【背景介绍】 焊接“世家”的传承 // 55
【他的故事】 丹霞夹月明,弧光出云间 // 56
【后记述评】 何谓热爱? // 59
徐志勤:沿着前辈的足迹勇往直前 // 61
【背景介绍】 宁波技师学院的第一位焊接“全国技术能手”// 61
【他的故事】 从“技术小白”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 62
【后记述评】 守得云开见月明 // 64
遇见最美的年华之筑梦篇
刘庆华:让“中国红”惊艳世界技能舞台 // 66
【背景介绍】 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专家组组长 // 66
【他的故事】 奋斗者 正青春“从0 到1”重装起步 // 67
【后记述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71
朱伟刚: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 73
【背景介绍】 宁波技师学院的制图达人 // 73
【他的故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74
【后记述评】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 75
王旭:用传统手艺雕塑时光故事 // 77
【背景介绍】 宁波技师学院精细木工项目的领航人 // 77
【他的故事】 造物之人的玲珑心 // 78
【后记述评】 让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时代光彩 // 81
遇见最美的年华之踏浪篇
赵鹤:用技能书写别样青春 // 84
【背景介绍】 以技能走进大学,再从大学走向技能 // 84
【他的故事】 以青春之我 圆梦青春 // 85
【后记述评】 予青春以技能 让梦想万丈光芒 // 87
陈弢:我的理想很简单 // 90
【背景介绍】 宁波技师学院电器维修达人 // 90
【他的故事】 平凡之路 // 91
【后记述评】 我们需要学历还是技能? // 93
贺陈挺:我就是你的起点 // 95
【背景介绍】 宁波技师学院数控达人 // 95
【他的故事】 唯有自变,人生才会发生改变 // 96
【后记述评】 点燃内心之火: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 98
遇见最美的年华之守望篇
韩杰:尽己所能带好这群孩子 // 102
【背景介绍】 学生口中的“韩爸爸” // 102
【他的故事】 三个“多一点”成就的大爱 // 103
【后记述评】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 105
郝灵梅:一个被称为“郝妈”的好老师 // 107
【背景介绍】 学生口中的“郝妈” // 107
【她的故事】 父辈的传承 // 108
【后记述评】 传承的力量 // 110
前言/序言
前言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善用“大资源”,实现启智润心,搭建“大平台”,汇聚育人合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于2024 年5 月11 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会议精神为我们做好思政课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书是通过对宁波技师学院师生多年来持续追踪编写而成的成长记录。从最初的典型人物事迹宣传,著者发现这些人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师徒传承的佳话、或为子承父业的世家,在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中,著者对人物成长脉络和成才故事进行重新梳理,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技工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以“人物背景介绍—成长事迹故事—相关后记述评”为挈领,将人物的成长成才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结合起来,让本书既有可读性,又具思考性。
本书主要面向全国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师生群体,特别适合作为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专业认知教育的辅助读物,也可为关注技工教育的家长、企业提供育人参考。书中特别设置“后记评述”栏目,针对每位师生的成长轨迹和技能人才培养逐篇撰写述评;配套“我们都是追梦人”系列微纪录片。全书以质朴的文字与纪实影像相融合的方式,为青年学子树立成长路标,为技工教育传播时代强音,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青春励志读本。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