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媒体营销/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立项教材》全面介绍了新媒体营销的相关内容,包括新媒体营销概述、网络新媒体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机新媒体营销、数字电视新媒体营销和户外新媒体营销,适合作为职业院校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教材和社会人员的培训用书。
目录
项目一 新媒体营销概述
任务一 认识现代新媒体的发展
任务二 树立新媒体营销意识
项目二 网络新媒体营销
任务一 网站营销
任务二 电子邮件营销
任务三 搜索引擎营销
任务四 网络视频营销
项目三 社会化媒体营销
任务一 论坛营销
任务二 微博营销
任务三 微信营销
任务四 SNS营销
任务五 IM营销
项目四 手机新媒体营销
任务一 App营销
任务二 手机二维码营销
项目五 数字电视新媒体营销
任务一 数字电视新媒体概述
任务二 数字电视广告
项目六 户外新媒体营销
任务一 户外LED媒体营销
任务二 楼宇新媒体营销
任务三 移动车载新媒体营销
参考文献
试读
一、新媒体的内涵
“媒体”一词是拉丁语medius的音译,也常被翻译为媒介。广义的媒体泛指人们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所借助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狭义的媒体,则指的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它们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媒体形式。
新媒体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式,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是动态的、相对的:相对于图书,报纸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网络是新媒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被称为“新媒体”的则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媒体渠道。如:
社交类手机应用,如QQ、微信、微博等。
新闻资讯类应用,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
视频娱乐类应用,如优酷、bilibili、爱奇艺等。
围绕着“吃、喝、住、行、玩”等垂直类App,如团购、美食、旅行、天气、导航、电影娱乐等APP。
二、新媒体的特征
(一)原创性
新媒体之所以新,在于它具备基本的原创性。新媒体的内容,很多都是个体及时分享的所见、所闻、所想,有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具有极强的原创性。当今社会各种山寨大行其道,对于原创的渴望和诉求也是新媒体广泛传播的重要基石。
(二)个性化及多样性
创作源自每个参与的个体,而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及工作环境,所以新媒体的内容表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表现手法也异常丰富多彩。同时,新媒体也对除了文字以外的各种载体有很强的黏附性,比如GIF动画、视频、音频等都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人们要学习一项技能,可以搜索视频版的、文字版的、音频版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人们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式去深入学习。
(三)碎片化
新媒体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例如乘坐地铁、公交碎片化时间不适宜阅读动辄几千字、上万字的媒体作品。新媒体正是迎合这种需求而生的。
(四)互动性及广泛参与
新媒体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动和广泛参与。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信息,不管讨厌或者喜欢,都没有表达对信息看法的平台。新媒体则有很好的互动性,受众可以对感兴趣的人和事,以及朋友的动态、言论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可能得到其他个体的积极回应,例如有的热门微博转发量和评论数都会破万。由于这种互动与广泛参与让原来的受众成为新媒体内容的生产者,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 发展。
(五)实时性
在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候,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时段往往是固定的,这就导致用户对信息的关注带有阶段性特征。而新媒体除了可以像传统媒体那样在特定的时间发布信息外,还可以全天候紧跟时事热点,并对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实时响应,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诉求。
前言/序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手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来宣传观点、推广品牌、销售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必备能力。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都越来越大,尤其是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媒体营销人才。
本书吸纳了新媒体营销前沿理论成果,遵循理论够用原则,从企业营销的视角对新媒体营销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模式,强调实践应用。本书内容以新媒体营销工作为主线,结合新媒体营销工作岗位的需要,采用“情境创设一探讨一学习目标一做中学一知识链接一拓展学习一实训演练”的任务结构,融合了新媒体营销理论、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实训,内容充实,通俗易懂,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书适合作为中职学校“新媒体营销”课程的教材使用,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本书由浙江省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潘巧兰担任主编,郑洛宜和杨丽担任副主编。本书编写分工如下:潘巧兰编写项目一,徐泽美编写项目二任务一,黄欢娣编写项目二任务三,吴晓韵编写项目二任务四,王闪编写项目三任务四、五,徐聪颖编写项目四任务一,冯晓雅编写项目四任务二,杨丽编写项目五,周楠(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编写项目六任务三,吕红梅(缙云职业中专)编写项目二任务二,郑钰萍(余姚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编写项目三任务一,赵菲菲(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编写项目三任务二,章知非(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编写项目三任务三,凌云(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编写项目六任务一,王贤君(浙江省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编写项目六任务二。最后由潘巧兰和郑洛宜负责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结合多年从事教学的实践经验,参阅、借鉴并引用了大量国内外新媒体营销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浏览了许多相关专业网站和企业网站,在此对相关作者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查找与联系不便,有些未载明出处,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改正。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