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赵汸《春秋》学,源自黄泽,治经特重左氏,认为属辞比事为治《春秋》的不二法门,尤其重视义例的归纳,《春秋属辞》即是赵氏阐述《春秋》义例之作,而《春秋集传》则是《春秋属辞》所阐义例的运用和发挥。体系严密,论说精详,在《春秋》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此书后赵汸弟子倪尚谊跋文称,此书初稿始于至正八年(1348),至正十七年(1357)成编。此后,既又著《春秋属辞》,乃觉《春秋集传》尚未完善,史法经义犹有未至,遂重新修订,至昭公二十八年,因病搁笔。至明洪武二年(1369)卒后,其弟子尚谊乃就《春秋属辞》义例续之。此书问世后,最早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夏镗校订刊刻本,之后又有明金曰銿刻本及康熙版《通志堂经解》本,二者俱来源于夏镗校订本。《通志堂经解》后有乾隆补刊本、同治重刻本。而《四库全书》亦收入此书,系据康熙版《通志堂经解》抄录。此次整理,以文字最为精善的康熙版《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以夏镗校订本、金曰銿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
目录
目録
校點説明
趙氏春秋集傳序
春秋集傳序
春秋集傳卷第一
隱公
春秋集傳卷第二
桓公
春秋集傳卷第三
莊公
春秋集傳卷第四
閔公
春秋集傳卷第五
僖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六
僖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七
文公
春秋集傳卷第八
宣公
春秋集傳卷第九
成公
春秋集傳卷第十
襄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十一
襄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十二
昭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十三
昭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十四
定公
春秋集傳卷第十五
哀公
金居敬跋
春秋集傳後序
倪尚誼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