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多数李清照选集偏录言情之词,体裁、题材均颇单一,有意无意忽视了这位“婉约词宗”在诗文赋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外的“丈夫气”、“志千里”和爱国情。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纠此弊端,将清照一生分为“汴京待字和合卺初嫁”、“汴京泣别和党争株连”、“重返汴京和婕妤初叹”、“屏居青州期间”、“莱州寻夫的前前后后”、“人老建康城”、“生离死别和流寓浙东”、“从绍兴到杭州,再嫁离异及其他”、“避难金华”、“定居临安”十个阶段,精选其诗词文赋以见其所历所感及全面成就。注释赏析平易可读,方便初学入门;考证词调及作者事迹等,又见学术底蕴深厚。如世人常谓赵李夫妇婚爱美满,《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则指出清照时有被冷落弃捐的“婕妤之叹”,凡此皆可新人耳目。
目录
001/出版说明
001/导 言
009/一、汴京待字和合卺初嫁(1099—1103)
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 014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018
双调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021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024
点绛唇(蹴罢秋千) 028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031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041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044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047
050/二、汴京泣别和党争株连(1104—110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05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057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061
行香子(草际鸣蛩) 066
070/三、重返汴京和婕妤初叹(1106年前后)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073
满庭芳(小阁藏春) 076
多丽(小楼寒) 080
084/四、屏居青州期间(1107—1121)
词论 087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098
念奴娇(萧条庭院) 101
点绛唇(寂寞深闺) 105
108/五、莱州寻夫的前前后后(1121—1127)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111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113
声声慢(寻寻觅觅) 116
122/六、“人老建康城”(1128—1129)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126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130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34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136
139/七、生离死别和流寓浙东(1129—1131)
乌江 142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145
忆秦娥(临高阁) 147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49
154/八、从绍兴到杭州,再嫁离异及其他(1132—1134)
春残 157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59
上枢密韩公诗二首并序 163
《金石录》后序 185
208/九、避难金华(1134—1135)
打马赋 212
题八咏楼 224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227
231/十、定居临安(1135—1155?)
永遇乐(落日熔金) 235
孤雁儿并序(藤床纸帐朝眠起) 240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243
清平乐(年年雪里) 246
试读
蝶恋花˙离情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这首词虽然带有闺阁气,但却不同于“雌男儿”笔下的脂粉、香艳之作,恰如有论者指出的:“她不向词的广处开拓,却向词的高处求精;她不必从词的传统范围以外去寻新原料,却只把词的范围以内的原料醇化起来,使成更精致的产物。”(傅东华《李清照》)是的,此词的原料是婉约词家常用的良辰美景和离怀别苦,而经过作者的一番浓缩醇化,的确酿出了新意。比如,紧接破题的“柳眼梅腮”,与“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相并列,被称为“易安奇句”(沈际飞语)。此句之奇,在于意蕴丰富、承前启后,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练地领出了一个春心勃发的思妇形象。论者在称道此词写景之工的同时,多已注意到作者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的匠心所在:她先大笔渲染冬去春来,雨暖风晴,柳萌梅绽,景色宜人。接着写面对大好春光,之所以无心观赏,是因为没有亲人陪伴,只得独自伤心流泪。宜人的美景、华贵的服饰她全然不顾,在“暖雨晴风”的天气里,无精打采地斜靠在枕头上,任凭头饰枕损。至此,上述思妇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结拍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虽然不及“人似黄花瘦”和“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被广为传诵,然而就词意的含蓄传神,以及思妇情思的微妙而言,此句亦颇有意趣,堪称“入神之句”(贺裳语)。
总之,这首词写得蕴藉而不隐晦,妍婉而非香艳;流畅不失于浅易,怨悒不陷于颓唐,是一首正宗的婉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