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杨绛:心素如简,优雅一生》讲述了杨绛(1911—2016)先生一生穿越百年时光,历经坎坷风雨,向世界昭示着优雅和坚韧。杨绛的一生,有过很多个角色。她是爱人心中完美的妻子、朋友,但她亦是优秀的自己,与“钱锺书”的名字并肩伫立,不依附、不争抢,沉稳而强大。她并不是一个励志神话,而是在细枝末节的人生里践行着豁达与从容。从不知世事、天真烂漫的才女到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的贤妻,她褪去饱腹诗书的才女光环,甘于做“灶下婢”,用包容和爱为丈夫和女儿点亮回家的灯,照亮回家的路。可时光残忍,那些幸福时光,最后都成了沉重的心痛。但无论是生命给予了什么,她都以最好的心境,接纳着、塑造着。她用沉静的心,在生命里温柔刻下隽永的痕迹。
目录
第一卷 杨家有女初长成
来自父亲的性格基因
人生中第一位偶像
不读书,一星期就白活了
立志要趁早
第二卷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古月堂前一见倾心
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最理想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外一篇:清华园里才初显
第三卷 赌书泼茶,岁月静好
赌书消得泼茶香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只要一个女儿像你的,
游子无日不思乡
第四卷 凛凛风骨,一身才情
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从今以后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剧作家杨绛横空出世
为他甘为“灶下婢”
世界上最疼爱她的那个人去了
只愿在祖国做个倔强的老百姓
第五卷 乌云镶金边
山雨欲来风满楼
灰暗年代的一抹口红
卑微是最好的隐身衣
“堂吉诃德”译稿历险记
下放到干校,约会在菜园
那场劫难留下的珍珠
第六卷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双剑合璧,人书俱老
痛失爱女阿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留在世间打扫现场
走到人生边上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生平大事记
参考书目
试读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作她一生的写照。看老年杨绛的照片,脸上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很多人过了中年往往一脸戾气,那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杨绛经历了那么多风霜,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岁月把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散发出的光芒并不那么夺目,却内敛而温润。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因病去世,享年105岁。消息传来,朋友圈里一时被纪念先生的文章刷屏,从清华大学的学生,到普通的老百姓,许多人自发地悼念先生。这些人中,可能大多数并没有读过杨绛的作品,抑或读过,也只是半爪一鳞。人们为什么怀念杨绛,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写出过《我们仨》《洗澡》等足以传世的作品,而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拥有过很多人向往的理想爱情。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大多数人仍然希望能拥有内心的宁静,希望能够和相爱的人白头偕老,而这些,杨绛恰恰都做到了。她一生写过很多作品,但最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她的人生。杨绛出生于1911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当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时,便会发现,这是一个惊人动荡的世纪,尤其是民国年间,新旧碰撞、政权更迭,远远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浪漫美丽。民国是一个群芳荟萃的年代,拥有一群芳华绝代的女神标本:林徽因、陆小曼、张充和、孟小冬、阮玲玉、胡蝶……一个个名字缀在一起,才成就了那个时代的满天星光。在姹紫嫣红的民国群芳中,杨绛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任他人争奇斗艳,她始终人淡如菊,就像一缕清风,一杯香茗,一竿翠竹。淡泊和温润是她性格的底色,她编剧、写作,都是“随遇而作”,并无争名逐利之心。她每次都说自己只不过是试着写写,没想到一试之下,写出来的不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