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时期,《六韬》被列入《武经七书》,成为武科举的必读教材,确立了其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正统地位。历代名将,如唐代李靖、明代戚继光均研习此书,将其视为军事实践的指导手册。16世纪《六韬》传入日本,开始走出国门,并于 18 世纪传到欧洲。 如今,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国文字。
《六韬》有六卷,共六十篇,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不仅包含兵法,还囊括了治国、治军、安民、御敌、立国等文韬武略,是一部集政治智慧、战略思维、人生智慧、管理艺术、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千古奇书。
《鬼谷子》又称《捭阖策》,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而且对每个领域的探讨和论述都较为深入,具参考意义。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
因成书年代久远,书中思想及文字对现代人来说都极为生涩难懂。所以,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精髓,本版在编校整理时对字词做了详细精准的注释,生僻字做了注音,并配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目录
目录
六?韬
卷一?文韬
文?师 3
盈?虚 9
国?务 13
大?礼 16
明?传 19
六?守 21
守?土 24
守?国 27
上?贤 30
举?贤 35
赏?罚 37
兵?道 38
卷二?武韬
发?启 41
文?启 46
文?伐 49
顺?启 54
三?疑 56
卷三?龙韬
王?翼 59
论?将 64
选?将 67
立?将 70
将?威 74
励?军 76
阴?符 78
阴?书 80
军?势 82
奇?兵 86
五?音 90
兵?征 94
农?器 97
卷四?虎韬
军?用 100
三?陈 110
疾?战 112
必?出 114
军?略 118
临?境 121
动?静 123
金?鼓 126
绝?道 129
略?地 132
火?战 135
垒?虚 137
卷五?豹韬
林?战 139
突?战 141
敌?强 144
敌?武 146
鸟云山兵 148
鸟云泽兵 150
少?众 153
分?险 155
卷六?犬韬
分?合 157
武?锋 160
练?士 162
教?战 165
均?兵 167
武车士 171
武骑士 172
战?车 173
战?骑 177
战?步 181
鬼谷子
上卷
捭?阖 187
反?应 195
内?揵 201
抵?巇 207
中卷
飞?箝 211
忤?合 216
揣 220
摩 224
权 229
谋 235
决 242
符?言 245
下卷
本经阴符七术 251
持?枢 264
中?经 265
试读
六?韬
卷一
文韬
文?师
【原文】
文王①将田②,史编布卜③曰:“田于渭阳④,将大得焉。非龙、非彲⑤、非虎、非罴⑥,兆⑦得公侯⑧,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
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⑨占,得皋陶⑩,兆比于此。”
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耶?”
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文王曰:“愿闻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文王曰:“唯仁人能受直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文王曰:“树敛若何,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
归,立为师。
【注释】
①?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
②?田:同“畋”,即畋猎、打猎。
③?史:先秦时的官职名称,主要掌管记事、祭祀、占卜等诸项事务。编:人名。布卜:即占卜。
④?渭阳:渭水的北岸。渭,渭水。阳,水的北面。
⑤?彲(chī):即螭,传说是一种无角的龙。
⑥?罴(pí):熊的一种,也叫马熊。
⑦?兆:预兆,预测。
⑧?公侯:古代爵位的名称。古代的爵位分为五等,第一等称为“公”,第二等称为“侯”。
⑨?禹: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鲧之子,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以治理洪水而闻名。禹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他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⑩?皋陶(gāo?yáo):传说为东夷族的领袖,舜帝在位时任主管刑狱的官员,后来又辅佐禹。
?权:权谋,权术。
?缗(mín):钓鱼用的丝线。
?毕:古代打猎时,用于捕捉猎物的网,这里是取得的意思。
?曼曼:长久的意思。绵绵:连续不断。
?嘿嘿:同“默默”,即默默无闻,寂然无声的样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样子,指周人暗中努力的样子。
?敛:收敛,收缩。
?擅:独自占有。
?允:恰当,得当。
【大意】
周文王准备出去打猎,史官编进行占卜后对他说:“您这次应到渭河的北岸去打猎,将会有巨大收获。收获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一位具有公侯之才的人。他是上天赐给您的老师,在他的辅佐下,您的事业将会日渐昌盛,并将惠及您的子孙后代。”
文王问:“卦象预示的真是这种结果吗?”
史官编回答说:“我的远祖史官畴当年曾为禹占卜过,结果禹得到了皋陶,而那次的卦象正好与今天相似。”
文王于是连着斋戒多日,然后乘着猎车,驾着猎马,来到渭水的北岸打猎,结果见到了太公,当时他正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边钓鱼。
文王慰劳他并问道:“先生很喜欢钓鱼吗?”
太公答道:“我听说君子喜欢的是实现自己的抱负,普通人则以过上好日子为乐。我在这里钓鱼,与这个道理很相似。”
文王问:“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太公答道:“钓鱼好比三种权谋。用优厚的待遇招徕人才,如同用饵去钓鱼;用重金去收买敢于效死的勇士,也如同用饵去钓鱼;用官位招揽人才,还如同用饵钓鱼。凡是钓鱼,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得到鱼,其中的实情蕴含深意,从中可以推知天下大事大理。”
文王说:“我愿意听您说说这些实情。”
太公说:“水的源头比较深,水流就不息,水流不息,鱼就能生存,这是自然的实情;树的根须比较深,枝叶就会茂盛,枝叶茂盛,就会结出果实,这也是自然的实情;君子性情相投,就能亲密合作,亲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