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该典藏诵读版对原典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对部分内容配有朗诵音频,便于读者全方位品读赏析。
目录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前言/序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在困境中,孔子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四处问学,渐渐以博学多能闻名。到而立之年,他开办了一所私学,便有许多好学之士前来求教。不惑之年时,他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行政长官,不久升任司空,后又当上了司寇、大司寇之职。五十四岁曾代理宰相。孔子有治国安邦之志,但那时鲁国的政治日趋腐败,孔子没有被重用,于是他辞去职务,率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遇上一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贤明君主,但在游历的十四年间所到七个诸侯国都没有重用他。
孔子近古稀之年觉得仕途无望,便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回到鲁国开办私学,广招门徒,传授学术及自己的思想主张。据称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后来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术,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该书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
对于《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是有人借孔子之名所撰。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现代考古发现,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的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是儒家学说的产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孔子家语》曾被误认为出于三国时期王肃伪造,故其中大量的珍贵资料被长期弃置不用。随着学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孔子家语》的重要价值。
其实,《孔子家语》不仅对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发挥积极作用,更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孔子家语》内容涉及人生的很多方面,对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教益,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给养,从而完善自身。
由于篇幅有限,个别章节内容并未全部录选,敬请读者谅解。
同时,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欢迎下载品鉴。
解译者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