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露西亚·伯林在二十九岁前就曾辗转于三个国家、十八个地方、几十处住所,尽管灾难不断、麻烦频出,但这些住所承载过她的幸福与温柔、眼泪与坚强,于是她将所有住所——包括一辆大众面包车——都称为“家”。
《欢迎回家》收录了露西亚·伯林关于“家”的回忆录、与亲友的往来信件和七十余张照片。她的生活在此卸下小说的伪装,展露出真实、细腻、迷人的内心世界。
发生雪崩。墙薄如纸。没水没电。没有暖气,孩子戴着耳罩入睡,我戴着手套打字。书被楼下工厂熏出一股火腿味。白蚁来了,楼梯垮了,屋顶塌了,房子着火了。所有邻居家的鸭子都跳进了我家泳池。
所以我无法理解真正积极的人。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家。
精彩书评
她是一位温柔、复杂和感伤的短篇小说家。——《纽约时报》
伯林的文字清晰明了,赤裸得像消毒水擦拭过皮肤……这是对万花筒般复杂过去的非凡描写。——《图书论坛》杂志
《欢迎回家》会让我们对伯林和她的人生有更复杂、更深入的了解。伯林的速写深邃、动人、实事求是,毫不自怨自艾,仿佛正在你的肩头讲述自己的人生。——《波士顿环球报》
她能如此坦诚、克制地接受好事与坏事,也能让你在文本中观察到自己,这实属罕见。——Goodreads读者
阅读本书就像坐在露西亚身边,而她是我的导师。——Goodreads读者
目录
前言
欢迎回家:回忆录及照片集
书信选(1944—1965)
附录
试读
前言(次子杰夫·伯林)
母亲让我读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欢迎回家》的手稿,那是一系列回忆,关于她称之为家的地方。手稿的内容是母亲的一些童年往事,我们小时候听她讲过,但现在这些故事按时间排序,也不再伪装成小说的模样。不幸的是,母亲的时间已耗尽,最后的手稿终止于一九六五年,最后那句还没来得及画上句号。
露西亚一生中写的信就算没有上千封,也得有几百封了。本书收录的书信通信时间与自传中记录的那段时期相同,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组信件。其中大部分都是她在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五年间写给好友的信。这是母亲一生中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时期,也是她的成长时期。彼时的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一位有抱负的作家,正经历着自我发现的阵痛。这些书信让我们看到了她迷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将《欢迎回家》送给你们,这些故事、书信和照片来自一位具有独特声音的美国作家前二十九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