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惨死车轮的前几个月,伊莎朵拉·邓肯为我们这部“奇特的稿子”。她死的时候,稿子还没有安全排好,她因而没有等到亲自校对的机会……
这部为My Life 的自传,被视为“一部和卢梭的《忏悔录》水平一样高的杰作”,贯穿全书的是她“终生为舞蹈艺术的革新而奋斗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这部书被认为“像她的生活一样热情、坦率、正直”,“有时还有点出格”,被认为是“毫无顾忌”的,“冲动”的一部书。 《纽约时报》评这部书是“充满吸引力甚至煽情的读本。”它被认为是“邓肯去世出版的一部经典自传”,“显得尤为率直与引人入胜”……
这部书已成为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她和中国思想家王国维同年出生,又同年死去……
据说欧洲有教养的人,都把她看成“一个具有古希腊荣誉的人”,“具有各时代一切艺术荣誉的人”,“菲狄亚斯、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的媲美者”,“伟大的贝多芬以及格鲁克、肖邦和瓦格纳的妹妹”……
闻名遐迩的俄罗斯对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幕间休息时,我已经成了这位伟大艺术家新收下的信徒,跑到前台去鼓掌。……当一般观众看清楚鼓掌人中有莫斯科著名艺术家和演员,全场也就轰动起来。”
当时西方是伟大的雕塑家罗拉多·塔夫特说:“这位罕见的艺术家本人就是诗的化身。她不是第十个缪斯,而是集九个缪斯于一身,说她是一幅画,说她是一尊雕像,都可以。”
罗丹说:“这不是一般的才能,而是真正的天才,……是至高无上的和完美无缺的艺术。”“她毫不费力就创造出了雕塑的效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叛逆的童年
第二章 艺术萌芽
第三章 寻找伯乐
第四章 剧场生涯
第五章 美梦难圆
第六章 出国游学
第七章 锋芒初露
第八章 漂泊巴黎
第九章 理想的捍卫者
第十章 啼声小试
第十一章 远离爱情
第十二章 远行希腊
第十三章 天籁之音
第十四章 轰动
第十五章 瓦格纳歌剧
第十六章 未来之舞
第十七章 风靡俄罗斯
第十八章 创办学校
第十九章 情人
第二十章 爱情与艺术
第二十一章 舞动的美国
第二十二章 富有的情人
第二十三章 浪漫之行
第二十四章 生命插曲
第二十五章 痛失爱子
第二十六章 同性之爱
第二十七章 走出阴影
第二十八章 死神来临
第二十九章 战争年代
第三十章 美国之舞
第三十一章 走向未来
附录
伊莎朵拉最后的舞蹈(雷蒙·邓肯)
伊莎朵拉(玛格丽塔·邓肯)
伊莎朵拉——我的朋友(玛丽·范登·罗伯茨)
艺术家伊莎朵拉·邓肯(谢莫斯·奥希尔)
伊莎朵拉·邓肯死后(马克斯·伊斯特曼)
回忆伊莎朵拉(伊娃·莱·加利纳)
邓肯年表
试读
第六章
出国游学
种种不幸的遭遇让我们困在纽约动弹不得。就在那时,我有了到伦敦的构想。温莎旅馆大火烧得我们一无所有。甚至缺少基本的换洗衣物。我受雇于奧古斯丁·达利、在纽波特上流阶层及“纽约四百”前献舞的各种经历,只不过是痛苦的回忆早已幻灭。当时我觉得。如果美国能给我的所有回应仅是如此的话。那么继续在这些冷漠的大众面前敲着一扇封得如此紧密的大门也没什么意义了。我迫切希望到伦敦去!
家里减少为四人。奥古斯丁在小剧团四处巡回演出罗密欧时,与一个扮演朱丽叶的16岁女孩坠入爱河。有一天他回家宣布婚期。但此举却被母亲视为背叛行为。我至今都不明白母亲为何会那么愤怒。她的反应与当初父亲找到我们的时候一样。走进自己的房间狠狠摔上门。伊莉莎白则以沉默作为庇护,雷蒙表现出彻底的歇斯底里。我是奧古斯丁惟一的支持者。我告诉因愤怒而脸色苍白的奧古斯丁说,我愿意跟他一起去探望他的妻子。他带我到位于一条小街上的一间阴沉沉的公寓。他们住在五楼,我见到了朱丽叶,她很漂亮。但看上去病奄奄的。他们向我透露两人正在期待爱情结晶的诞生。
因此,在我们前往伦敦的计划中,奧古斯丁是必然缺席的。全家人已将他视为跌在路边,不不配参与我们追寻幸福时光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