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泉州南音(弦管)集成》,计分为曲词卷与曲谱卷,第十一册至第卅六册为曲谱卷,系以实地调查途径,从散见于泉州弦管文化圈各地馆阁所保存于数百册抄本中,经归纳汇整之后,萃取其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曲目而成编。其中第廿一册至第三十册收录的一千八百余首散曲的曲目,包括:中滚、短滚与北青阳、四孔管四子、锦板、五孔管四子、相思引等滚门,具有琵琶指法谱的曲目。并分别于第廿一、廿三、廿五、廿七、三十等册之卷首,论述<抄本之系统与来源><制乐节体系及其演变><拍法体系及其演变><制乐节乐器之演变><谱式种类与记谱法之发展>,以阐述弦管与音乐理论相关层面之历史渊源及演变。
目录
曲谱卷·滚门体(三)四孔管(二)
抄本之系统与来源
一、从记谱法论抄本之系统
二、从书题论抄本之间的关系
三、从说明文字论抄本的源流
卷四十七 中滚集
中滚
怨薄命 带慢头尾声
一路行来
二更鼓
人生一世
人生出世
三更人
山岭崎岖
不良心意
不觉是夏天
心内欢喜
心内惊疑
心头伤悲之一
心头伤悲之二
心头伤悲之三
心头伤悲之四
出画堂之一
出画堂之二
出画堂之三
只几人
叫三哥
自君一去
到只处
城池败陷
思念恩郎
怨戚长冥
看牡丹
看春天
看满江之一
看满江之二
秋去冬来
眠思梦想之一
眠思梦想之二
记当初
追想故乡
万种相思
过尽千山
鼓阁催之一
鼓阁催之二
对佛灯
赏春天
随君出来之一
随君出来之二
薰风一起
听伊言语
听说当初时之一
听说当初时之二
今旦庆寿 带尾声之一
今旦庆寿 带尾声之二
心神割碎 带尾声
恨知州 带尾声之一
恨知州 带尾声之二
读书人 带尾声
……
卷四十八 短中滚集
引用书目
前言/序言
1979年,已经从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音乐系毕业数年的本科生吕锤宽,应台湾师范大学知名教授许常惠先生之邀,参加了“鹿港地区南管音乐调查”专案,自那年以后,他的学术兴趣和热情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一在台湾称作“南管”,在福建称为“南音”的优秀传统音乐品种。36年以来,锤宽先生拜师研习、悉心搜罗、坚守田野、勤于纳录,最终以一人之力,为这套卷帙浩繁的《泉州南音(弦管)集成》资料收集整理和出版,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十分巧合的是,也就在1979年,大陆这边启动了一项前无古人、浩大宏伟的民间文化遗产整理工程—一“十大民间文艺志书”的编纂。当年7月,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下达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组织专业编辑部,以省、区为单位,分类编纂民歌、舞蹈、戏曲、曲艺、器乐等十部“集成”。自此,各省区先后动员万余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一方面梳理20世纪以来几代学人收集记录的相关乐谱文字图片文献,一方面再度对当代仍然流传存活的各种民间艺术品种进行全面普查,以发掘新的口碑材料。至2009年10月,30个省区的296卷“集成”全部出版。作为一个古老文明国家的民间文化大典,“集成”实现并完成了本民族的一个伟大的文化理想和使命,也以其三十年的煌煌业绩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集成时代”。
吕锤宽先生的南音学术之旅,在时间上正好与“集成时代”重合,且从最终成果看,也不无契合之处,二者都具有民间文化资源现代整理的性质,但认真检视,两者又多有不同。例如,“十大文艺志书”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重大文化行为,其范围几乎包括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所有民间文艺种类,并明确提出“范围广、品种全、品质高”的编纂方针。又因为任务繁重、编选数量巨大,所以从县、市、省到中央,四个层级的参编队伍也空前的多。而吕锤宽先生之于“南音”,最初完全属于个人所为。早期,他也没有要编纂“南音集成”这样庞大的计划,他所专注的对象,仅限于南音—个品种,并且是以一个音乐学者的态度进入这个领域的。就此而言,“南音集成”或可视为个体学者为一种传统音乐品种编就的乐谱文献总编,而“十大文艺集成”则是—个庞大的群体为56个民族所有传统音乐品种修编的国家文化典籍。在编纂思想和策略上,二者一个偏于“广”,一个偏于“狭”;一个求“大”求“全”,—个求“小”求“专”;—个属“面”,一个属“点”。目标、结果虽有共同处,但策略、方法、视域又有不少差别。以往,对于296卷的“大集成”的价值、意义、功过,已经有很多专论做过评述。而对眼前这部仅涉及一个传统音乐品种的“小集成”,编纂者一定十分期待出版之后有很多同行撰文批评、讨论。本人作为与锤宽先生交往近三十年的挚友,愿意先利用作“序”的机会,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