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女性音乐作品》回顾了从古至今女性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文明国度里女性的创作以及女性音乐作品同男性作品相比较的历史地位。作者亚瑟·埃尔森(Arthur Elson,1873-1940)是20世纪初一位著名的音乐学家,他对女性音乐作品的研究奠定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该书的出版纠正了另一位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研究者George P.Upton在其《音乐中的女性》(Woman in Music)一书中所声称的“女性因智力的原因不容易抓住音乐作品中的精细点”的观点,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女性作品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埃尔森还先后出版了《美国作曲家》(American Composers)、《音乐知识》(The Book of Musical Knowledge)、《歌剧历史评述》(A Critical History of Opera)、《当代欧洲作曲家》(Modern Composers of Europe)、《管弦乐队乐器及其使用》(Orchestral Instruments and Their Use)等十几本音乐专著。
目录
Chapter
Ⅰ.ANCIENT AND MYTHICAL
Ⅱ.MEDIAEVAL
Ⅲ.WIVES OF THE COMPOSERS
Ⅳ CLARA AND ROBERT SCHUMANN
Ⅴ OTHER MUSICAL ROMANCES
Ⅵ.ENGLAND
Ⅶ.GERMANY
Ⅷ.FRANCE
Ⅸ.AMERICA
Ⅹ.OTHER COUNTRIES
Ⅺ.CONCLUSION
Ⅻ.APPENDIX
ⅩⅢ.FOOTNOTES
试读
《女性音乐作品》:
The earliest inferences of woman's influence in musicare to be drawn from the Hindoo mythology.Accordingto the tabular schedule of all knowledge, which is foundin the ancient Brahmin records, music as an art belongs in the second chief division of lesser sciences, but on its mathematical and philosophical sides it is accorded a much higher position, and is treated ofin the oldest and most sacred Hindoo work, the Veda. This authority tells us that when Brahma had lain in the original egg some thousand billion years ago, he split it by the force of his thought, and made heaven and earth from the two fragments. After this, Manu brought into being ten great forces, whence came all the gods,goddesses, good and evil spirits. Among the lesser deities were the genii of music (Gandharbas) and those of the dance (Apsarasas), who furnished entertainment for the gods before man possessed the art.
About this time the female element began to assert itself.At Brahma's command, h
前言/序言
语言和音乐是一对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人类表达和交流的手段,分别作用于人的理性和感性思维。音乐在形式上通常用来表达人类难以用言语精细描述的一些情感和思维,而语言则可以清晰地通过特定人类群体以文化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来呈现模糊的意境和情感。音乐研究以语言作为传达媒介来探究音乐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环境,这里所谓的语言是指通过特定人群约定俗成的语法、词汇、发音和概念来完成沟通的手段,而对某种音乐的探究和学习往往会受到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并因此造成世界各地音乐学科在专业概念、知识体系、学科特点、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对这些差异性的研究往往正是属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内容,而通过语言手段对这些差异进行沟通和了解,则是他文化音乐的研究者、普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所需要掌握的日常技能。实际上,熟练地运用他文化的语言来研究和学习音乐是成熟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这个工具可以使我们突破本文化语言的制约,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学习、理解和探讨人类音乐文化的本体和人文内涵。
西方音乐文化自20世纪初大规模传人我国以来,通过在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和专业表演团体任职的音乐学家,作曲家及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深深融人中国的日常音乐文化生活之中,以至于有对我国悠久的传统音乐文化产生冲击之虞。1949年以后,我国大批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为西方音乐的传人做了艰巨的基础工作,翻译了大量的西方音乐著作,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西方音乐术语的汉文翻译标准,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与开花结果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某些音乐术语的翻译甚至直接挑战了中国传统音乐中诸多有关音乐结构和调性问题的概念表达。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日益广泛和深入,更多的音乐研究者特别是西方音乐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够建立在西方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普通音乐爱好者和外语爱好者们也希望通过直接阅读西方音乐原著来掌握世界音乐研究学科发展的脉络,这些新形势都对我国音乐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些学习音乐专业英语的图书,来帮助音乐和英语爱好者阅读音乐方面的英语原著。但对于一个成熟的音乐研究工作者来说,训练自己熟练阅读英语原著的能力,对提高业务技能非常重要。同时,国内各综合性大学及音乐院校的音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