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情结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在荣格心理学的基础上,集中分析情结问题,通过引用大量实例,探索情结与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神经症,探讨梦与自性实现的关系、男性和女性、个人层面的集体无意识层面的原型等人类的深层奥秘。
精彩书评
跟河合先生面对面地说说话,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
——村上春树
到什么时候也无法企及,到什么时候都会把心扉敞开,而且一点儿也不后悔,还非常地开心。这就是河合先生的魔力和实力啦。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觉得世界还是可以相信的。
——吉本芭娜娜
目录
译者的话
第一章 何谓情结
1. 危及主体性的种种因素
2. 词语联想测验
3. 自我
4. 情结的构造
第二章 另一个我
1. 双重人格
2. 双重身(自我幻影)
3. 自卑情结
4. 心理互补性
第三章 情结的现象
1. 自我与情结的关系
2. 神经症
3. 人际关系和情结
第四章 情结的消退
1. 与情结的决斗
2. 恶作剧精灵
3. 死亡体验
4. 仪式的意义
第五章 梦和情结
1. 情结的人格化
2. 梦的意义
3. 男性意象和女性意象
4. 梦中的“我”
第六章 情结和原型
1. 俄狄浦斯情结
2. 文化差异的问题
3. 原型
4. 自性实现(个体化)
引用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
自我与情结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说明情结的过程中,解释了该隐情结、弥赛亚情结等。听到这些解释,人们可能会马上对照自己的情形,察觉到“原来我的该隐情结很强烈”“自己的行为原来是自卑情结的反向作用”等等。或者也有人不大想自己的事情,只拿着框框去套周围的人,发现了别人身上的什么,不亦乐乎。不管对人对己,可能都表现出对心理学解释的兴趣或者钦佩。但是,如果再深入一步思考的话,会不会产生如下的疑问呢?
比如说,当一个人热心于慈善事业时,该怎么判断这些行为究竟出自这个人的本性,还是弥赛亚情结的一种表现呢?或者说,就算是弥赛亚情结的表现,是不是就能下结论说他不好?总不能说基于什么情结的慈善就不是慈善吧。这些疑问触及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慎重地予以思考。
先来思考一下后一个问题吧。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慈善行为就是慈善,无论它基于什么样的情结,都不影响其本身的价值。一种行为,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情结引起的,都与行为本身的善恶、价值无关。有些作精神分析的半瓶醋,不了解这一点,靠贬低事物的价值获得满足感,实不足取。在达·芬奇的画中读出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列奥纳多·达·芬奇幼年期的某记忆》),这是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也是有意义的,但跟达·芬奇绘画的艺术价值毫无关系。读了弗洛伊德的论文,就以为自己有了新的发现,草率地得出结论:“原来达·芬奇的画不过是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而已。”这种言论只能算作自以为是,毫无价值。反过来,认为用这种方式分析艺术作品是对艺术的亵渎,因而愤慨无比的人,也不过是以自己的偏爱打击一大片,心里并没有形成对艺术价值的稳定的信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慈善就是慈善,不需要对慈善本身说三道四。但实施慈善的方式,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比如说为了施惠于他人,就对自己家人不管不顾,或者总是强加到别人头上一些不必要的好意,等等。事情做到这一步,必然有人因为你的慈善而受到伤害。这时候,即使我们不会对弥赛亚情结本身的存在作价值判断,也会关注过分地受到弥赛亚情结支配的自我的行为方式。当自我屈服于情结的支配时,表现到外部的行动就会无视现实、逾越外界的规范,进而祸及他人。外界对其行为的评价自然会降低。
总结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说,情结是否存在,或者行为是否出自本性,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我与情结的关系。下边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