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教你从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谈、日常习惯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断人的微表情,让读者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微表情心理学,从体态上辨识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心理,从细微处洞悉人的气质,从而在职场、商场、情场等各种场合中完胜!
目录
第一章 微表情是我们掩饰不了的“真相”
第一节 观察面部表情,可预见对方的情感
无意识的表情是探测真情实感的线索
轻微表情、局部表情与微表情
6种全球通用的表情模式
情感的产生来源于人类逃离威胁的生存本能
人都具有同样的基本情感并因为同样的事物受到触动
颜色的巧妙运用能改变人的情感
天气也会触发人不同的情感
第二节 观察身体反应,可了解心理活动
每一个想法都会引发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任何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都会影响精神活动
激活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肌肉就会激活相应的情感
面对面沟通,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中仅有% 来自于说话内容
人们的态度由讲话的声音表现出来
第三节 读懂微表情,才能更好地掌握主动
读懂人心才不会雾里看花
解读表情的能力是人际和睦的关键
别人待你的方式,就是他希望你待他的方式
每个人都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模拟对方的表达方式,用语言提升亲密度
调整你的声音,用声音建立一致性
适当重复对方的话,以获得好感
配合对方的精神状态,沟通效率倍增
第二章 你的表情会“出卖”你的心
第一节 常见的面部表情和姿势
快乐和悲伤
惊奇和恐惧
生气和厌恶
巧握
有力的捏握
象征性的击打
展开双手做出的手势
第二节 见面和告别
第一印象
普遍的问候方式
握手方式
告别时的挥手方式
第三节 积极肯定与消极否定
同意
树立信心
欣赏
无意识地表现出感兴趣
表示“不”的姿势
无聊和厌倦
不耐烦
不相信
共享负面信息
第四节 冲突与防御
隐藏式表示不赞成
开放式表示不赞成
羞辱性的姿势
表示敌意的姿势
威胁性的姿势
无意识的防御性动作
有意识的防御性动作
第五节 惊讶与意外
惊讶时的眉毛会大幅上扬
嘴巴不自觉张开,配合一次快速吸气
受到刺激时嘴巴向下轻微张开
瞳孔微微放大:他有些惊恐
惊讶的人会深吸一口气
惊讶时下巴会微微抬高
受到惊吓,不自觉提高声音
尖叫是被严重吓到了
歪过头去注意令人惊讶的事
有时候惊讶会使人停住所有动作
皱眉:严重关注令人惊奇的大事
屏住呼吸:太震惊了
五指并拢盖住嘴唇,平复受惊情绪
受惊,双手盖住脸
小孩子受惊后的反应:五指全部张开
第三章 会说话的脸泄露了你的真情实感
第一节 眼睛:展示心灵的窗口
从眼睛透视对方的心灵
从眼神窥视对方的情绪
瞳孔中的秘密
表示心虚的视线转移
高傲的眼神
眼睛斜视的意义
留心他人延长眨眼的时间
3种常见的凝视对方的方式
具有威慑力的直盯对方的方式
男女眼神的差异
第二节 眉、鼻、口:人性情的象征
从眉毛观察对手
读懂对方鼻子的语言
从嘴巴动作观察人的性格
第三节 笑容背后的深意
笑居然源于进攻姿态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笑
由谈话间的笑来了解对方
愤怒、悲伤的人也会笑
内向人与外向人的笑
第四节 说不出却藏不住的痛:悲伤与痛苦
悲伤源自哪里
悲伤时的眼泪可以排毒
悲伤的表情特征
痛快哭一场
成人的痛哭
悲伤时压抑的痛哭
一张痛哭的嘴
眉毛和眼睛表露的悲伤
平静之中隐藏的悲伤
苦涩的嘴唇
静静的忧伤
深深的忧虑
扩大的悲伤情绪
为自己化解悲伤
令人厌烦的苦瓜脸
女性的撒手锏
你真的会区分痛哭和大笑吗
第五节 咸甜还是苦涩:流泪的信号
流泪是一种高度进化行为
流泪是一种自我保护
流泪的3种形式
流泪可以平复情绪
哭泣的效力因素:旁边站着谁
眼泪可以升华友谊
流泪代表降低防御水平
哭泣的等级
求救性流泪:请帮帮我
令人信任的脆弱
阻碍他人的攻击
不轻弹的男儿泪
博得同情的泪水
第四章 行为举止会暴露你的真实想法
第一节 坐姿:透露出人的心理动向
第二节 站姿:透视人的个性
第三节 走姿:脚下流露的言语
第四节 手势:解读心灵的无语声音
第五节 睡姿:无从遮蔽的信息透露
第五章 言谈之间让你的内心一览无余
第一节 说话的声音:反映人心的韵律
第二节 说话的方式:道出人的个性
第三节 说话的内容:亮出自己的底牌
第四节 说话的动作:难以遮掩的心理平台
第五节 说话的习惯:揭开心灵的密码
第六章 百相装扮彰显你的真实本性
第一节 服装:心灵自我显露的平台
第二节 化妆:无法掩饰所有的真相
第三节 饰品:心灵文化的显示
第七章 日常习惯让你的内心不再隐秘
第一节 行为习惯:刻在心灵上的
试读
第五节
睡姿:无从遮蔽的信息透露
潜意识的身体语言
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刘伯温肯一辈子为朱元璋卖命的原因是:刘伯温看过朱元璋的睡姿,朱元璋的睡姿是“龙形凤姿”,据说,拥有这种睡姿的人必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刘伯温根据这种睡姿判断出朱元璋必定会飞黄腾达,所以才会如此死心塌地跟着朱元璋。朱元璋也曾用狂妄的诗句形容自己的睡姿:“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虽然这个故事并不长,但是我们足以从中看出,中国人是十分讲究“相”的,从一个睡姿都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一些身体语言研究专家和精神分析专家也是认同这个“睡姿看出性格”的观点,他们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有30%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而这个状态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身体和精神都最放松的时候,人的潜意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浮现出来,这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深层意识。此外,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一个人的睡姿具有反映本人身体状态的作用,身体有哪个部位有病或者虚弱等,都可以通过睡姿看出来。例如,一个人肠胃不好的话,就会习惯性把手放在肚子上并蜷缩着身体睡觉。
但有一点要注意,看睡姿应该看沉睡阶段的,因为在浅睡的时候会做较频繁的翻身动作,如果只随机选择其中一件,就会造成判断错误;而人在沉睡时,一个睡姿可以维持数小时,这个时候来进行判断,结果才会相对准确一些。
仰卧的人不怕得罪人
喜欢仰卧姿势睡觉的人,是一个独立的、有胆量的人,他自我感觉良好,性格豪爽、仗义,不畏权势,也不怕得罪人。这种人作为朋友的话是值得深交的,因为他很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而且乐于助人,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他都会毫不犹豫伸出双手,所以他的朋友很多,也容易赢得大家的好评,成为大家眼中的好人。
他做事的风格就是不喜欢兜圈子,心直口快,就算是自己的上司,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他也会据理力争,毫无惧色。尽管有时候太过直白会得罪人,但因为他自己不记仇,不会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别人自然也会很快原谅他。
他对待朋友是诚心诚意的,不带一点目的,也会把最真的自己表现出来。与别人交往时,别人很快就可以把他的优点、缺点看出来,他相信,人与人的交往必须是坦率的,这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他最讨厌虚伪和爱说谎的人,他不会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当发现周围有人这么做,他会当场与之绝交。
总的来说,仰躺着睡觉的人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敢于面对自己,敢于面对别人。
自恋的人往往喜欢独睡
一个独自睡觉的人往往非常自恋,他们喜欢享受孤独的感觉,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工作,一个人旅游,反正做什么事情都是独来独往的。这种人是完完全全的独行者,在他们看来,私人空间就是自己的王国,必不可少且神圣不可冒犯,这个空间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不用与任何人分享,不管这个人跟自己关系多好,就算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该试图进入这个领地,否则很可能会翻脸。
孤独是自己最亲密可靠的伙伴,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已经习惯了孤独伴随自己左右,习惯了自己跟自己倾诉,自己来解决一切事情,而非求助他人,习惯了一个人面对问题,独立解决一切困难。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迷恋自己,凡事亲力亲为,而不习惯咨询别人,或者依赖别人的帮忙。
感性者的裸睡
喜欢裸睡的人是感性、向往自由的人。当他休息的时候,他会脱光自己的衣服,就代表他想放松一下被束缚的身体,享受轻盈、
自在的感觉。但这种人做事随心所欲,不会很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使他们很容易因无视规则而遭到排挤或指责,但事实上,若能在做事时照顾一下公共规则会让自己更顺利。
我们可以从这样的行为看出,这个人是一个感性的人,他会靠自己的感觉去做出判断,好比认识新朋友时,他/她不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个人,而是全靠“眼缘”去结识这个人,结果可想而知,很多时候,眼睛传达的信息并不正确,所以他/她在人际交往上常常遭遇失败。
其实这种感性的性格也给他/她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在工作中会常常遭到别人的指责,说他感情用事,缺乏判断力。但他/她并不会把这种批评放在心上,而是会坚持自己的选择,按自己的方法做事。他/她觉得,人生就应该充满乐趣,凡事随心就好,太多理性的考虑会变成一种负担。
漫不经心的侧卧者
有的人睡觉的时候喜欢侧卧着身子,很自然地把脚、小腿、膝盖和脚踝等部位完全叠放一起。拥有这种睡姿的人看重工作与生活的一致性,对于各种关系的处理很到位,力求在二者之间实现一种平衡。他们的人际关系比较广,反应时间短,懂得调节,比如在发现别人的期望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矛盾的时候,他们会及时调整自己,按照别人的要求来行事,以此来获得别人的赞同和认可。不要就此认为这种人属于墙头草,摇摆不定,他们只不过是属
前言/序言
人生就像是一场化装舞会,每个人都用面具挡住自己的真实表情。站在你面前的他,是言为心声,还是口是心非?摘下他们的面具,了解他们的心声,一切秘密将尽收眼底。家人、朋友、同事、领导、客户,你觉得你很了解他们?不,那只是你的错觉!你若想真正了解他们,那就要从掌握表情管理术开始。
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感。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种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会表达相反的情绪。
与一般的面部表情不同,微表情是无法伪装的。一个人,可能因知识、阅历、能力等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明明很讨厌别人却可以表现出很喜欢。他也许很会演戏、会掩盖、会“装”,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因为微表情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经过长期进化而遗传、继承下来的,是人类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微表情不受个人思想的控制,因此它最能够体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你观察到了真实的微表情,接着又看到了试图掩饰和造作的表演,那么真相已经摆在你的面前。
微表情是人们内心情绪的“阅读放大器”,一张陌生的面孔下有什么样的活动内容、情感表达,都可以通过微表情尽收眼底。据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肉体和思想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身体和精神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所以,一个人的外表、姿势、动作和说话的语气,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习惯,都在传达其内心的所思所想。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中反映出来。”因此,面试官可以通过微表情识别应聘者的职业素养,下属可以通过微表情了解领导的真实意图,推销员可以通过微表情洞察客户的心理活动……借由观察并解读他人的微表情,不仅能掌握他人当下的情绪与想法,对于其性格与行事风格也能推断一二。
在日常生活中,微表情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了微表情的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无疑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如果正确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能够从他人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准确地识别他人。
而我们在洞察别人微表情的同时,也要学会控制和隐藏自己的微表情,不让别人轻易窥见你的内心,保留自己的底牌,做到攻防结合,这样才能成为人际关系的赢家。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生活就是一场较量。在这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
社会中,我们时刻都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为了让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微表情,迅速掌握表情管理术,通过识别他人的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编写了这本《图解表情管理术》。本书列举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教你从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谈之间、日常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断人的微表情,并学会控制和隐藏自己的微表情。通过本书,读者将得到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从脸部到脚趾,从语言到身姿,从表面到内心,本书让你读懂人心,看懂人性,培养“观其行,察其心”的能力,做心灵的捕猎者,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