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创业维艰,老板难当,难就难在要不断的迭代自我认知、要不断的革命、不只是组织、甚至要革自己的命。只有脑子里的系统更新了,才能有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也就是《商业认知》中所说的:认知论决定方法论。《商业认知》上手通读下来,似曾相识、意犹未尽,甚至每章、每篇都值得再读、再重新读。本质上,认知的迭代是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建立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便会知道理解力不等于悟性。
目录
第一章 产品过剩时代
第二章 工作三年才刚入门
第三章 不在基本面犯错,不犯基本错误
第四章 心乱了,就容易出昏招
第五章 没有调研就不要发言
写在最后,与君共勉
试读
《商业认知》:
第一章 产品过剩时代
经营的过程就是取舍的过程。取是人性、舍是反人性,越是你抗拒的也许就是你应该做的。企业发展之初,组织资源相对较少,也是企业经营最应该聚焦的时候。一旦组织资源开始变得丰腴,企业经营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多元化。多元化并不一定错,但做对的可能性却小得很。这不是经营、管理的问题,而是经营者的问题。企业病在市场,根在人心、人性。
这里面包含两种不同的商业哲学,一种可以称之为A(America)模式,即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美式品牌模式:追求聚焦、狭窄而深入;另外一种可以被称之为J(Japan)模式,即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日式品牌模式:追求分散、宽泛而全面。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哪个更符合企业所处的市场大环境。
工厂时代: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生产一种:黑色。这句话是典型工厂时代的缩影。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普遍处于工厂时代,张瑞敏锤砸冰箱、褚时健“以烟田为第一车间”是典型的代表,此阶段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生产的竞争,厂长决定市场。
市场时代:供求关系转变,竞争的主战场由工厂延伸到市场。“得渠道者得天下”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健力宝、娃哈哈等企业都是通过率先建立起庞大的渠道资源而占据了市场,其中以娃哈哈最为典型。娃哈哈在中国食品企业中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全国,尤其是辐射乡镇县的销售网络。这个阶段竞争的焦点是在解决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市场资源,占据市场和渠道。90年代的国美与苏宁之争、国美与格力之争,都是得渠道者得天下阶段特色的高潮,也是市场时代的谢幕表演。
认知时代:传播媒介大量增加,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极度饱和,传播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信息干扰程度也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占领“消费者认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这与市场时代“得渠道者得天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得认知者得天下”。
对应三个时代产生了不同的营销方法论:口号(乐百氏:27层净化)、USP/BI(娃哈哈:我的眼里只有你)、品牌定位(农夫山泉:天然水),同样对应了两种模式:分散、宽泛与聚焦、狭窄。尤其到心智认知时代,聚焦、狭窄的模式成为企业产业市场竞争的首选模式。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方式是品牌竞争,品牌所代表的越少,品牌在市场的力量就越强大,品牌力与品牌代表的数量成反比。
前言/序言
市场竞争首先不是资源之争,而是企业家认知之争、企业主认知之争。每个时代都有其淘汰人的方式,而现在这个时代正在以人的认知高度、认知维度淘汰人、淘汰着人。为此,我们愿意也应该强调认知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自我认知迭代与认知换代。即《商业认知》中所说的,认知论决定方法论。
该书,读起来容易上手,也容易走心。文章读起来似曾相识,于我心有戚戚。如:一事不定、不动二心、四种领导力、认知的势能、超级品相、再读德鲁克等文章,皆出自作者实践之后的反思。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该书,为朋友师爷老高所著,从2015年操盘老杜酱酒、到2016年#我有一壶酒#微博,现象级传播策划、执行,再到2017年北京开干创业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总监顾问,时至今日4年有余。
白驹过隙,如今师爷老高做了自己的战略咨询公司。近两年中,交流过程中“商业认知”每每在他口中,不厌其烦地提及。如今《商业认知》终于集结出版,作为朋友为之欢喜。在该书出版不久,解决网将与师爷老高联合推出《商业认知》音频版,望该书大卖。
《非你莫属》BOSS团成员
解决网许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