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修订本)/哲学史家文库(第2辑)》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和学科化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当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中的若干热点问题,从全球文化发展的宏观视野和古典哲学的现代性解释人手,提出了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对诠释学和中国哲学之关系的探讨,试图通过经典诠释的方法,为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探寻一条可行的路径;二是对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观念和代表性人物的重新梳理与解释,着重其当代意义的阐发;三是深入分析了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问题,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做了细致的梳理,并对“中国哲学”的身份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四是对当代的中国哲学之境遇、历史性反思、可能的向度以及发展前景等,做了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录
第一章 诠释学与中国哲学
一、“诠释”考
(一)诠释
(二)解释与阐释
二、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
(一)诠释学的脉络与语境
(二)中西诠释学之差异
(三)从诠释学方法到诠释学哲学
三、中国诠释学的探索
(一)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
(二)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
(三)黄俊杰以孟子为中心的经典诠释学
(四)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
四、儒家经典诠释的两种途径
(一)作为经学的儒学
(二)作为哲学的儒学
(三)两种形态会通的可能性
五、儒家经典诠释的三个时代
(一)古代文明的遗产和古典文明的创造
(二)以经为本的时代
(三)以传记为中心的时代
(四)走向多元的时代
六、儒家经典诠释的四个层次
(一)经
(二)传记
(三)注疏
(四)义理
第二章 古典哲学试诠
一、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
(一)“体用”释义
(二)体用观的演变和发展
二、《老子》道德关系论
(一)“道”之四义
(二)“德”诠
(三)道与德的相成相应
三、朱子哲学体用观发微
(一)体用说之渊源
(二)朱子体用论之大意
(三)体用说的多层性和灵活性
四、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
(一)皇极一元论
(二)思想来源及背景分析
(三)皇极与太极
五、陈白沙与明初儒学
(一)倡言“自得”
(二)学宗“自然”
(三)“主静”的意义
第三章 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
(二)西学冲击下的最后挣扎
(三)儒学形态转换的可能向度
二、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
(一)建构前史
(二)框架性协议
(三)缝隙与壕堑
(四)在修补和重建的两难中
三、从“哲学”到“中国哲学”
(一)哲学东来
(二)左右不逢源的尴尬
(三)主体性觉醒和后殖民策略
四、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儒学
(一)后冷战时代的视野
(二)走出历史主义的阴影
(三)摆脱民族主义的狭限
(四)面向文明对话的新纪元
五、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意识和形态特征
(一)旧体系的崩解和新身份的建构
(二)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三)“中国哲学”形态的难题
(四)身份重构及未来挑战
第四章 当代哲学展望
一、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含义
(一)古代的意向与叙述
(二)近代以来的省察与检讨
(三)当代意涵的分析与贞定
二、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一)清末民初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四)20世纪50年代后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从《剑桥哲学词典》看当代中国哲学
(一)内容概略
(二)预示与启示
四、傅伟勋学术的四大论域
(一)创造的诠释学
(二)大乘佛教的现代性阐释
(三)现代生死学
(四)文化中国
五、汤一介对新时期中国哲学的贡献
(一)家风承续与学思历程
(二)从魏晋玄学到早期道教
(三)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和基本特征
(四)儒学的当代反思
(五)中国解释学的探索和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六)从中国文化书院到《儒藏》工程
六、后殖民主义与中国哲学的措辞
(一)后殖民语境辨析
(二)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
(三)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
《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修订本)/哲学史家文库(第2辑)》:
要对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有准确判断,就必须先要对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做一点基本的梳理。按照当代诠释学研究专家帕尔默(R.Palmer)的区分,诠释学的发展至少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作为《圣经》注释的理论。从1654年丹恩豪威尔(J.Dannhauer)第一次使用诠释学作为书名起,它就表示一种正确解释《圣经》的技术,而主要用于神学方面。二是作为一般文献学方法论。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发展,18世纪古典语文学(philology)的出现对《圣经》诠释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学方法和世俗理论在文本的解释技巧方面趋向一致。三是作为一切语言理解的科学。这是从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开始的,他把诠释学第一次界定为“对理解本身的研究”。正像伽达默尔所说:“只有施莱尔马赫才使诠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一般学说而摆脱了一切教义的偶然因素。……由于把理解建立在对话和人之间的一般相互了解上,从而加深了诠释学基础,而这种基础同时丰富了那些建立在诠释学基础上的科学体系。”①四是作为精神科学(人文学)的方法论基础。狄尔泰(W.Dilthey)把“历史的意识”和科学的求真从理论上加以调和,试图在一切人文事件相对性的后面找到一种稳固基础,提出符合生命多面性的所谓世界观的类型学说。五是作为“此在”和存在理解的现象学。海德格尔(M.Heidegger)引入了“前理解”的概念,将“理解”和“诠释”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诠释学于是立刻就与理解的本体论方面联系起来”。伽达默尔(H.G.Gadamer)进一步把“理解”的本体内涵发展成为系统的“哲学诠释学”,使诠释学成为今日哲学的核心。六是作为既恢复意义又破坏偶像的诠释系统。利科尔(P.Ricoeur)接受了神话和符号中诠释学的挑战,并反思地将语言、符号和神话背后的实体主题化,既包容后现代哲学怀疑的合理性,又试图在语言层面重新恢复诠释的信仰。①这六个阶段差不多容括了西方走出中世纪之后三百多年历史的全部思想进程,具有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果非常具体地将这些阶段和内容一一对应起来进行借鉴和吸纳,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当代中国哲学往往是将诠释学普泛化地理解成为一种哲学途径或者哲学方式,而不得不省略掉其中大量的复杂细节。
另外,诠释学的发展已经历过两次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利科尔所说的“从局部诠释学到一般诠释学”和“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两度转变。他说:“诠释学的近期历史是由两种趋势支配的。第一种趋势是逐步扩大诠释学的目标,用这种方法使得各种局部诠释学汇合成一门一般的诠释学。”与此同时,诠释学也发生着“基本性方向的演变”,即由方法论问题逐渐地“从属于基本的本体论”。②诠释学的最初领地是语言,即在最平凡的谈话层次上进行诠释活动,它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语言的多义性。从语言到文本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通过问答(对话)形式进行直接解释的条件不再存在,诠释变成了凝固的文字形式,在一个有限的领域内进行。早期的《圣经》释义学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上的目的性,它的诠释取向是如何发现和理解已假定蕴藏在神圣文本之中的上帝的意图。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在古典学兴趣的刺激下,诠释学逸出了圣典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俗领域,形成各式各样的语文学(philology)理解方式。但这两类研究的诠释工作均是随着文本的不同而不同,依赖于文本的特殊性,理解技艺的规则也是零散的。施莱尔马赫完成了诠释学的第一次跳跃,他将一般性解释的课题从对各种不同文本的每一个别的诠释活动中分离出来,确认了统一化的问题,把释义学提高到了一门“技艺学”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