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演讲与口才实训教材(第2版)》以演讲与口才基础训练、演讲训练、口才训练3个训练项目为主要内容,分11个任务进行讲解。全书集知识与训练为一体,以训练为重点。书中介绍的训练手段方式多样化,立足于提升学生演讲与口才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可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编写体例中的“训练目标”、“案例引导”、“项目情景导入”、“理论积淀”、“知识拓展”、“轻松瞬间”、“技能训练”等栏目具有参与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演讲与口才实训教材(第2版)》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编写过程中从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突破了传统模式;以全新的方式,突出了实训教材针对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演讲与口才实训教材(第2版)》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演讲与口才训练教材,也可作为广大青年朋友的读本。
目录
训练项目一 演讲与口才基础训练
任务一 演讲与口才理论认知
任务二 体态语言训练
训练项目二 演讲训练
任务一 演讲准备
任务二 演讲稿设计
任务三 演讲演练
任务四 演讲技巧训练
任务五 即兴演讲
训练项目三 口才训练
任务一 求职口才训练
任务二 社交口才训练
任务三 谈判口才训练
任务四 推销口才训练
参考文献
试读
5.把握演讲基调
基调是指演讲词的基本情调,即演讲者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作为演讲者,必须把握演讲词的基调,并在理解感受和语言表达的统一中,在情与声的统一中使演讲词的感情基调得到完美的体现。
每篇演讲词的感情基调都应该给人一种整体感,应该是部分、段落、层次、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没有整体感,就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没有具体感,整体感也会显得空泛僵直。罗丹主张“把生命的细节包括、融化在整体之中”,是很有道理的。曾有人试图为断臂维纳斯女神像重塑一双完好的手臂,但总不如意,无论如何设计,似乎都比断臂维纳斯逊色许多,大概也就是因为具体感妨碍了整体感,于是只能不再去做这“因小失大”的事了。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雕塑,也适用于演讲词的写作。因此,把握基调,就是把握演讲词的整体感的问题。只有整体感既符合演讲词本身,又体现在了演讲之中,才算把握了基调。
1994年5月10日,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宣誓就任新南非总统。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时刻,站在话筒前的曼德拉发表了情真意切、扣人心扉的就职演讲。此时此刻,饱受苦难的黑人虽然心有隐痛但无不欢欣鼓舞;白人顽固派还在,但有良知的白人在喜见“光明”的同时也会对统治者不光彩的过去而忏悔和痛心。人们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作为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而奋斗了大半生,曾做了27年囚徒的黑人领袖和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更是感慨万千。而对这样的听众,演讲者没有强烈的谴责,没有愤怒的控诉,也不是一味粉饰太平,而是哀而不怒,喜而不狂,以悲喜交集的肺腑之言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处在非常时刻的人们的共同心情。
演讲的第一部分着力于营造这种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氛围。从“作为南非的一介平民”和“我的同胞”、“南非人民”的角度,在悲惨、屈辱的历史和“全人类将我们再度纳入怀抱”的今天和振奋人心的未来的对比中,“忆苦思甜”,由悲而喜。第二部分是演讲的重心,是对今后的许诺和展望。抚今追昔,既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未来的美好图景,又不忘历史,正视现实,暗示出不是步入坦途,而是“脱离黑暗的深谷”。可谓喜中含“悲”,居安思危。全篇浸染着悲喜交集的情感基调,准确地把握着演讲的情感尺度,使演讲者与成分复杂的听众都沉浸在心情交流的情境中,演讲者在情感上、理智上最大限度地征服了听众。
当然,作为整体感的体现,成为各局部的有机综合的基调,其组成部分和各个局部必然也有其明显区别。这就跟绘画一样,有的作品基调是明亮开阔,但个别地方也会有阴影、有暗绿,而这阴影或暗绿不但不影响基调的明亮,反而使基调显得更丰富、更有层次,那明亮和开阔便更加深远。
尽管各个局部有其明显区别,但基调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和谐、统一,才不会有部分、段落、层次、语句之间的脱节;具体感丰富多彩,才不会出现全篇、部分、层次、段落内部的单调、呆板、平直、浅薄的现象。演讲者必须善于识别和驾驭并将其融会贯通。要把演讲词中蕴含的态度分寸、情感色彩表达出来,应将演讲者的理解、感受、态度、情感带入演讲语句里流露出来,这其中不仅要有具体感,而且要有整体感;否则,演讲只能留在简单的、毫无感染力的“读字”水平上。
……
前言/序言
演讲与口才是当今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在现代社交活动中,要想达到充分交流、有效沟通、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的目的,口才与演讲能力至关重要。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误国”,“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当今西方国家,“舌头和计算机”被视为重要的战略武器,可见演讲与口才被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的确如此,纵观古今中外,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大都努力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已经成就大事业的人,大都有较强的演讲能力。
演讲是面对面的宣传鼓动,富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它使演讲者与听众在时间、空间上密切合作,是直接传递思想、唤起热情的宣传艺术,是演讲者同听众深刻的情感交流。美国著名演讲家、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用2分15秒时间发表的仅有10个句子、500多字的传世名篇《葛底斯堡的演说》,正是因为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发展空间,我们编写了《演讲与口才实训教材(第2版)》。本书分为演讲与口才基础训练、演讲训练、口才训练3个项目共11个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即一个小项目,首先,以“项目情景导入”,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提出学习要求;其次,以“技能训练”来巩固项目知识,强化项目训练,而且强调培训学生的悟性,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一定有固定答案的练习形式;编写体例新颖生动,既有系统知识阐述,又介绍各种技巧技能,形式多样,科学实用。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老师担任编写工作。全书由张艳辉和王秋梅提出总体设想和框架体系,并撰写教材编写大纲,最后统编定稿。具体分工为:王秋梅编写项目三的任务一、任务二;张艳辉编写项目三的任务三、任务四,韩凝编写项目一的任务一,冯芳编写项目一的任务二,刘福珍编写项目二的任务一,张虹、许春梅编写项目二的任务二,刘维娅、谌华编写项目二的任务三,蔡勤、陈陶编写项目二的任务四、任务五。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演讲词,在此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