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法律职业发展的专业化趋向加强、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日渐完善及法律职业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不仅可能而且可行。本书在立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说的观点展开,限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主体范围,分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显著特征,找寻阻碍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实践困境,主张从强化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加强法律职业互动机制的实施力度、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良性关系及优化法律职业伦理体系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础支撑
第一节 法治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
第二节 法律职业发展的专业化趋向
第三节 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日渐完善
第四节 法律职业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
第二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共同体”思想内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历史演变与概念解析
第三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概念的理论争议
第三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主体范围
第二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性”因素
第三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征阐释
第四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不足
第二节 法律职业互动的不均衡性
第三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关系复杂多样
第四节 法律职业伦理的实践困境
第五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第一节 强化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
第二节 加强法律职业互动机制的实施力度
第三节 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良性关系
第四节 重塑法律职业伦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