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加速转型,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亟须通过专业集群建设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本书以产业集群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围绕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了以产业链对接维度、教育链重构维度、质量保障维度为主干的“三维模型”。本书作者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等方法,内容覆盖国内 30多所应用型高校及 50 多家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揭示现状,提炼实践经验,对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构建路径、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双师型”师资培养策略、质量保障机制突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书适合教育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1.1 智能制造产业概述2
1.1.2 应用型高校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5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6
1.2.1 国外智能制造专业教育发展情况6
1.2.2 国内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研究成果8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9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0
1.3.1 研究内容10
1.3.2 研究方法11
第2章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理论基础
2.1 应用型高校概述14
2.1.1 应用型高校的定义14
2.1.2 应用型高校的特征14
2.1.3 应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15
2.1.4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趋势15
2.2 智能制造概念与技术体系16
2.2.1 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16
2.2.2 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16
2.2.3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17
2.2.4 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17
2.3 专业集群建设理论基础18
2.3.1 产业集群理论18
2.3.2 协同创新理论20
2.3.3 人才培养模式理论23
2.4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构建原则24
2.4.1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概述24
2.4.2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的构成要素25
2.4.3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与传统专业设置的区别27
2.5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目标、意义与原则28
2.5.1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目标及意义28
2.5.2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29
第3章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背景32
3.2 调查目的33
3.3 调查方法34
3.4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设置现状36
3.4.1 国内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开设情况36
3.4.2 专业集群的地域分布特点38
3.5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39
3.5.1 课程体系设置39
3.5.2 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41
3.5.3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42
3.6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44
3.6.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44
3.6.2 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48
3.6.3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53
3.7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57
3.7.1 师资数量与结构57
3.7.2 教师专业背景与实践能力58
3.7.3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59
第4章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核心要素与建设路径
4.1 基于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构建62
4.1.1 基于产业需求的专业优化与整合62
4.1.2 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路径69
4.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74
4.2.1 课程体系整体框架设计74
4.2.2 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79
4.2.3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84
4.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92
4.3.1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93
4.3.2 校外实习基地拓展与合作104
4.3.3 实践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112
4.4 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121
4.4.1 师资队伍的需求分析121
4.4.2 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123
4.4.3 案例分析126
第5章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5.1 项目式学习与案例教学133
5.1.1 项目式学习在智能制造教学中的应用133
5.1.2 案例教学在智能制造教学中的应用143
5.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153
5.2.1 产教融合的意义与目标153
5.2.2 产教融合的模式与策略156
5.2.3 产教融合的挑战与对策165
5.3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168
5.3.1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意义与目标168
5.3.2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应用模式170
5.3.3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实施路径177
5.3.4 案例分析182
5.3.5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挑战与对策185
5.4 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187
5.4.1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87
5.4.2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模式188
5.4.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191
5.4.4 案例分析193
5.4.5 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195
第6章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6.1 组织管理机制199
6.1.1 成立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管理机构199
6.1.2 管理机构的职责与运行模式204
6.2 师资队伍建设机制208
6.2.1 人才引进措施209
6.2.2 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211
6.2.3 教师激励机制构建215
6.3 质量保障机制220
6.3.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20
6.3.2 学生能力培养评估227
6.3.3 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跟踪232
6.3.4 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236
第7章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实践案例——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
7.1 研究背景与定位243
7.1.1 背景分析243
7.1.2 定位分析244
7.2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机制建设244
7.2.1 组织机构保障244
7.2.2 健全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制度体系245
7.3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的具体实践245
7.3.1 构建跨学科多方协同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模式245
7.3.2 构建产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47
7.3.3 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249
7.3.4 改革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与竞赛赋能266
7.3.5 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269
7.3.6 打造“双师型”教师的举措271
7.3.7 构建 “双闭环”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282
7.4 实施成效293
7.4.1 加强产学合作、保障高质就业、企业满意度高293
7.4.2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成果受益幅面大293
7.4.3 应用效果突出、社会各界评价高295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300
8.2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302
8.2.1 面临的挑战302
8.2.2 应对策略302
参考文献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