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价值流和价值流图入手,并将其贯穿于全书各个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精益工厂的运作方法,内容涵盖了精益工厂管理的主要职能,强调了一个重要理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为客户提供价值,而价值流模式的工厂管理是优化价值形成过程的重要手段。本书通过精益价值流方法来阐述工厂整体的系统管理之道,使精益思想和方法与工厂管理有机结合,让工厂成为价值流模式的精益工厂,而非仅仅应用精益工具的工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价值流模式的工厂管理概述、价值流生产模式的建立、价值流模式工厂的组织绩效系统、价值流运营的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策略与库存管理、价值流模式工厂的质量管理、信息价值流和扩展价值流、价值流模式工厂的智能化转型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供正在推行精益生产的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IE工程师、精益咨询人员、具有一定精益基础或对精益生产感兴趣的人员参考阅读,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师生学习精益知识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精益的价值1
从美国的清教徒精神说起1
美国对日本工业发展的影响3
丰田汽车的发展历程5
回归精益的基础6
第2章价值流模式的工厂管理
概述13
什么是价值流模式的工厂13
按照价值流模式设计组织架构14
把精益方法应用于价值流模式工厂17
价值流模式工厂设计的工业工程原理19
价值流模式工厂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22
价值流模式工厂的实施路径24
第3章价值流生产模式的建立29
流程与设施布置原理29
确定产品族(系列)是建立价值流的
基础31
建立精益价值流的八项原则39
建立价值流运营模式的日常管理基础53
保持价值流的持续改善55
第4章价值流模式工厂的组织
绩效系统62
根据平衡计分卡建立工厂绩效62
价值流工厂的核心精益绩效指标63
建立工厂级的绩效指标跟踪中心66
价值流的绩效指标和绩效指标跟踪
中心67
价值流工厂管理的财务绩效71
第5章价值流运营的生产计划
管理79
生产计划管理流程概述79
战略业务计划80
销售和运营管理81
主生产计划96
精益运营管理的物料需求计划100
不确定情况下的计划管理102
第6章物料策略与库存管理109
为什么库存是浪费之首109
为什么需要库存110
确定成品策略和物料策略111
供应链中定量补充和定时补充的原理117
根据物料策略确定超市库存量121
为每个产品制定计划124
如何建立看板拉动系统127
超市的建立和管理137
看板拉动和MRP的关系139
自制与外包的选择142
第7章价值流模式工厂的质量
管理144
从精益的角度看质量144
精益与质量管理体系152
零缺陷的质量管理理念156
防止过程的波动159
用A3方法解决质量问题164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与质量177
第8章信息价值流和扩展
价值流179
用价值流方法提升内部和外部的价值179
信息价值流图的实施方法180
把价值流的管理方法扩展到供应商191
第9章价值流模式工厂的智能化
转型201
工业40和工业革命201
价值流模式工厂的智能化转型之路205
智能工厂的管理思考208
参考文献210
前言/序言
笔者在制造业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工作实战经验,尤其在最近的这10年里,一直工作在价值流模式的工厂里,所以非常深刻理解这种模式的价值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流模式的工厂呢?
对于一个工厂而言,一定包括这几个重要的方面: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而这些“流”则存在于组织的活动中。信息流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是物料流的基础;信息流和物料流的优化与否直接反映了资金流的好坏,资金流是物料流的基础和结果。
价值流是一个精益概念,是指产品在形成过程中,随着信息和物料在工序间的移动而确定了价值的形成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传统工厂,同样存在着价值形成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没有按照精益的方式去管理,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增值(浪费)的活动,是臃肿、缓慢和不流畅的。
价值流图是分析价值形成过程的有效方法,通过当前价值流图可以系统地识别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浪费,再通过将来价值流图来规划一个理想状态,实现真正的 “精益价值流”。所以,价值流图的重要作用是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现状、规划未来,所有的精益方法都共同作用于这个过程,并且该过程是系统、完整、有计划的,而非局部、零散和缺少聚焦的。
价值流模式的工厂是把价值流的思想应用到工厂以及与工厂有关的各个流程,利用价值流图观察整个过程,进行优化和改善,达到价值最*化。这个过程包括了大到组织结构调整、运营绩效系统搭建等的系统变革,小到运用精益工具进行流程优化、效率提升的局部改善。
本书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展开。
1)强调了一个重要理念: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而价值流模式的工厂管理是优化价值形成过程的重要手段。
2)把价值流和价值流图贯穿在全书的各个章节中,通过价值流方法来阐述工厂整体的管理方法——不仅关注局部的生产效率,更着重于工厂的系统管理。
3)使精益思想和方法与工厂管理有机结合,让工厂成为价值流模式的精益工厂,而非仅仅应用精益工具的工厂。
本书共9章:
第1章:介绍了精益的历史和价值。
第2章:用价值流图的方式概括了工厂管理中的重要模块,包括价值流生产管理、价值流模式的组织绩效、价值流生产计划、物料与库存管理、精益质量管理等(见图0),并对价值流模式的工厂管理进行概述。
图0价值流模式运营管理的结构模块
第3章:介绍如何建立价值流的生产模式,这是价值流模式工厂的基础。
第4章:建立价值流模式的组织绩效系统来评估工厂的运作效果。
第5章:生产计划是工厂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本章通过价值流图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在精益运作的工厂里如何正确地进行生产计划的管理,并特别说明了精益生产不只是提高效率,也不是应用了流动、拉动等精益方法就弱化了生产计划的作用,相反,科学和有效的生产计划显得更加重要。
第6章:生产计划的输出结果是物料的需求,所以本章重点介绍的是如何确定物料策略以及采购的数量,既保证生产需求,又持续降低库存。
第7章:质量管理是整个工厂管理的重要一环,价值流模式工厂中如何系统地保证质量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8章:工厂管理除了生产、生产计划以及质量管理以外,其他支持性部门的流程、相关供应链的扩展价值流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使它们为整个价值流模式的工厂服务,本章进行了详解。
第9章:建立了价值流模式的工厂,未来如何完成智能升级呢?这是当今企业发展绕不过的话题,本章介绍了从传统工厂向智能工厂转型的四个步骤:精益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本书涵盖了工厂管理的大部分主要职能,通过价值流完整地介绍了精益工厂的系统运作方法,其中关于精益生产计划、精益质量管理以及物料策略和MRP关系等内容都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也是国内精益书籍较少涉及的内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既关注理论性又重视实践性。所谓的理论性,是指对书中精益工具的介绍尽量追本溯源,找到工业工程的理论依据;实践性则代表精益必须关注现场。所以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会对相关理论进行一定的操作性修正,这也恰恰说明在运营管理中需要“科学分析,艺术决策”,而不能纸上谈兵。
本书重在对工厂运营系统进行整体阐述,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关于精益工具的知识,可以同时参考笔者所著的另外两本书:《精益生产实践之旅》和《精益转型实践之旅》。
我们都知道只有平常注重按照科学方法建立强大根基的企业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站得稳。丰田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3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许多大事件带来的冲击;其他许多百年企业,同样历经了各种各样的沧桑巨变。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不倒,除了正确的管理以外,隐藏在其背后那些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内涵或许更加重要,它们不随时间而改变,且历久弥新!
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其实是有共性的,道理虽然简单,实践却是不易,总结一下,在此共勉,那就是:关注顾客价值,不断创新发展;坚持长期发展理念,不因为短期利益而使企业变得目光短浅;控制规模,避免过度借贷,保证健康的财务状况,尤其要确保现金流;居安思危,进行风险管理;团队合作,持续改善。常态下尚且如此,困难时更需要如此……
所以工厂在学习精益运营管理的时候,除了重视工具和方法以外,必须要思考文化与理念方面的深层实质,创建并宣贯这些经过时间考验而不变的价值观,这也是本书在阐述精益方法时所一以贯之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