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对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可感可及、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全社会真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对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心、对坚决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的决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有关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编写政策问答,为专项行动提供政策依据,便于行动的开展。
目录
目 录
一、总体要求
1.本次专项行动重点纠治哪些问题?
2.如何理解“涉企”?
3.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如何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功能作用,以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4.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关系是什么?
二、乱收费
1.乱收费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如何判断行政机关有没有乱收费?
3.什么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乱罚款
1.乱罚款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如何规范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不当罚款行为?
3.是否可以直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作出不予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决定?
4.是否可以只罚款而不纠正违法行为?
5.关于“罚缴分离”是怎么规定的?
四、乱检查
1.乱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如何理解“行政检查”?
3.行政检查的法定依据包括哪些法律规范?
4.什么是“综合查一次”?
5.如何建立分级分类检查制度?
6.什么是行政检查标准?
7.对乱检查严肃责任追究有什么要求?
五、乱查封
1.乱查封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哪些行政机关有权查封、扣押?
3.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范围是什么?
4.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具体期限是多久?
5.在什么情形下,行政机关要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六、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1.违规异地执法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趋利性执法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3.与遏制趋利性执法相关的法律及政策规定有哪些?
4.关于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及执法协助是如何规定的?
七、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
1.如何理解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2.确保过罚相当具体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如果在个案中发现适用行政裁量权基准会导致明显不当,该如何处理?
4.能否在法定处罚种类以外或者幅度以下减轻行政处罚?
5.行政执法决定书中能否直接引用行政裁量权基准?
6.如何才能使行政处罚裁量适当?
八、其他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1.在专项行动中,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2.涉企行政检查“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是哪些内容?
3.执法不作为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4.规范非现场执法有哪些新要求?
前言/序言
前 言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举措,对于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司法部作为国务院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统筹组织政府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2025年3月以来,按照“省负总责、市县主抓,司法行政部门统筹、业务主管部门协同”的原则,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这次专项行动目标明确,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动真碰硬,集中纠治,促进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为持续纵深推进专项行动,针对基层在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组织编写本书,为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答疑解惑,确保专项行动不走偏、不变形,取得让企业可感、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