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根据最新的税法和政策要求,结合长期的税务工作实践,精心编写了63个典型控税实践案例。全书以实践案例为基础,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企业各生产运营阶段的税款缴纳与控税技巧,详细讲解在税收政策规定范围内如何开展减税筹划,包括企业合同签订过程中增值税缴纳、土地增值税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以及企业投融资等各个环节的涉税风险防范与控税技巧。 本书注重合同控税的合法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书中介绍的减税技巧,完全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纳税依据和控税指导。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合同基本要素与纳税规划 / 1
第一节 基本合同条款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1一、合同主体不同,税款缴纳便不同 / 1
案例1:投资主体不同,取得分红纳税便不同 / 2
案例2:销售主体的性质不同,增值税缴纳便不同 / 6
二、合同标的描述不同,税款缴纳有差异 / 9
案例3:销售的是软件还是设备,标的不同纳税有差异 / 10
案例4:销售的是废旧物资还是固定资产,标的不同纳税有差异 / 12
三、合同项目条款,描述方式不同,税款缴纳有差异 / 15
案例5:不同服务项目,描述方式不同,税款缴纳有差异 / 16
第二节 合同金额及付款条款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19一、合同金额条款,描述方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19
案例6: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形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19
案例7:价税分离,可节省“印花税” / 23
案例8:金额描述“主次”要分清,否则纳税有差异 / 24
二、合同付款条款不会写,纳税时间有差异 / 26
案例9:付款时间描述不同,纳税时间有差异 / 26
案例10: 直接收款、分期收款,收款方式不同,纳税时间有差异 / 28
三、合同定金、订金,一字之差,纳税差异巨大 / 31
案例11:定金、订金、意向金、诚意金,别随意写,和纳税有关 / 32
第三节 含税合同及剔税合同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36一、不会签订剔税合同,税金无法列支成本 / 36
案例12: 不含税合同,税金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否则税金无法进成本 / 36
案例13:不同税款承担方式,纳税有差异 / 39
二、包税合同,当心税费“等于”变相加价 / 44
案例14:合同中的包税条款,税务局与法院判定不同 / 45
第二章.借贷合同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57第一节 企业借款合同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57一、企业签订借款合同,表现形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57
案例15:关联企业间融通资金,业务表述合理,可享税收优惠 / 57
二、无偿借款合同,存在哪些涉税风险?如何防范 / 60
案例16:企业借款“给员工、给他人”,纳税有差异 / 60
第二节 担保贷款合同签订技巧与纳税规划 / 62一、明股实债合同,改变合同形式,将改变税款缴纳 / 62
案例17:同样是借款合同,形式一变,纳税全变 / 62
二、抵债合同,流程错了,税费就产生了 / 65
案例18: 到底是以物抵债还是债务转移?流程一变,税费便改变 / 66
三、担保合同暗含义气,潜藏税费 / 69
案例19:担保合同,需要关注税费 / 70
四、抵押合同,资产过户税费高,处理恰当,能实现节税 / 72
案例20:抵押合同与资产过户的纳税义务究竟由谁承担 / 72
第三章.促销合同签订策略与纳税规划 / 77第一节 有偿赠送合同签订策略与纳税规划 / 77一、签促销合同,一定要关注税费 / 77
案例21:营销活动赠送礼品有技巧,形式不同纳税便不同 / 77
二、“购房”送“家电”,别忘了税费成本 / 80
案例22:房地产公司促销活动,赠送礼品有技巧 / 80
第二节 无偿赠送合同签订策略与纳税规划 / 82一、赠予合同不要忽视税费,白送也得交税 / 82
案例23:无偿赠送,不可忽视税费 / 82
二、商超入驻合同,优化合同签订,可实现降税 / 84
案例24:销售返利给付形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84
三、促销返券,财务处理方式不同,税费缴纳有差异 / 86
案例25:返券促销,账务处理不同,纳税有差异 / 87
第四章 股权投资合同签订方式与纳税规划 / 90第一节 股权转让合同签订方式与纳税规划 / 90一、股权转让合同,流程不同,税款缴纳有差异 / 90
案例26:股权转让,流程影响税款 / 90
二、 股权代持协议只能自个儿看,基本不被认可为税款计算依据 / 92
案例27:代持股收回方法对了,税便省了 / 93
第二节 对赌与跟投合同签订方式与纳税规划 / 98一、“对赌协议”对赌的是效益,陪跑的是税款 / 98
案例28:对赌协议是一门艺术,用好了是致富的渠道 / 98
二、项目跟投协议如何签订,税负最低 / 102
案例29:员工项目跟投激励、跟投形式对税负的影响不容忽视 / 102
三、出资协议用好了,节税效果便有了 / 111
案例30:用“借款”替代“注册资本”,可实现节税 / 111
第五章.中介合同签订方法与风险防范 / 117第一节 居间合同签订方法与风险防范 / 117一、阴阳合同不能签,当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 117
案例31:范某某、郑某某签“阴阳合同”付出的代价太大 / 117
二、居间合同不会签,税款缴纳成倍翻 / 121
案例32: 居间合同以“个人”还是以“公司”名义签订?纳税有差异 / 121
第二节 委托与代理合同签订方法与风险防范 / 124一、签订委托合同,一定要重点关注税款 / 124
案例33:是“委托销售”还是“居间服务”,纳税有差异 / 124
案例34: 盈科行公司、琴湖公司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2020)赣民再88号)启示 / 127
二、业务代理合同,优化合同签订,可实现降税 / 131
案例35:销售变委托,税款缴纳立刻改变 / 132
案例36:销售变经纪,税款缴纳立刻改变 / 133
第六章 租赁合同签订技巧与税费缴纳增减 / 136第一节 融资租赁合同签订技巧与税费缴纳增减 / 136一、融资租赁合同,税费缴纳考验专业水准 / 136
案例37:融资租赁合同执行,能精准纳税与核算便是专业 / 136
二、免租合同、无租合同,描述不同,纳税有差异 / 146
案例38:删除“免租期”,可实现房产税节税 / 146
三、租赁合同,变换方式,可实现节税 / 148
案例39:增加“二房东”可实现房产税节税 / 149
案例40:掌握物业费特性,可实现房产税节税 / 150
第二节 不动产租赁合同签订技巧与税费缴纳增减 / 152一、售后返租合同签订形式不同,纳税便不同 / 152
案例41:售后返租,租赁对象影响税费 / 152
二、仓储租赁合同不会签,税费便翻番 / 154
案例42:是“仓储”还是“租赁”,性质影响税费 / 154
三、机械租赁合同,优化合同签订,可实现节税 / 155
案例43:机械“加”人与“不加”人,对税费的影响 / 156
第七章.服务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59第一节 安装服务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59一、货物安装合同,优化合同签订,可实现节税 / 159
案例44:产品安装描述不同,税款缴纳有差异 / 160
二、设备安装合同,优化合同签订,可实现节税 / 161
案例45:机器设备“安装”服务单独列,可享受税收优惠 / 162
第二节 广告服务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63一、广告投放找谁签合同?如何签?有技巧 / 163
案例46: 广告投放至“电视、广播、公交、电梯”,渠道影响税费 / 163
二、广告服务合同项目写清楚,可享受税收优惠 / 165
案例47:广告“设计、策划、制作、发布”,性质影响税费 / 165
第三节 劳务服务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68一、咨询合同的上门交通费谁来买单,合同签订有技巧 / 168
案例48:咨询合同“少收钱”比“多收钱”划算 / 168
二、劳务派遣合同,费用支付方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170
案例49:劳务费“间接支付”与“直接支付”对税款缴纳的影响 / 170
第四节 建筑服务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72一、施工合同计税方法选对了,纳税便轻松了 / 172
案例50:建筑企业“计税方法”选择有技巧 / 172
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纳税有差异 / 174
案例51:经营形式不同,纳税便不同 / 174
三、探索“挂靠经营”替代方案,确保经营合规合法 / 180
案例52:探索“挂靠经营”替代方案 / 180
四、绿化工程合同形式不同,纳税有差异 / 183
案例53:优化绿化工程合同签订方式,可享受税收优惠 / 183
五、“EPC项目”合同描述不同,纳税有差异 / 185
案例54:千万别把“EPC项目”的税交多了 / 185
第八章.特殊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88第一节 企业买卖战略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88获取建筑“资质”要合规合法 / 188
案例55:是“股权转让”还是“资质买卖”,全是套路 / 188
第二节 土地买卖战略合同签订策略与节税思考 / 191一、土地返还款是购地合同纳税策划的“杠杆” / 191
案例56:不同项目“土地返还”,纳税有差异 / 191
二、土地转让合同,形式不同,纳税便不同 / 194
案例57:土地“划转、分立、投资”,哪个缴税最少 / 195
三、拆迁协议不会签,影响税款缴纳 / 206
案例58:是“买卖”还是“置换”,纳税有差异 / 206
第三节 企业重组战略合同签订战略与节税思考 / 208一、置换合同这样签订,能实现节税 / 208
案例59:“股权置换”(自然人股东),税务负担重 / 208
案例60:“股权置换”(法人股东),纳税有优惠 / 211
案例61:“房地产置换”,政府征税优惠大 / 213
二、企业分立协议,税费影响决策 / 216
案例62:企业通过分立实现“资产剥离”,税费是关键 / 216
三、公司亏损时别随便注销,关键时候派上大用场 / 223
案例63:利用亏损公司实现节税 / 223
52招总览 / 227
前言/序言
前 言
税务系统的不断升级和“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为企业税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金税四期的上线,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体系进行了又一次重大革新。
2022年金税四期上线以来,税务部门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已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税务管理的效率,也为企业规范纳税提供了更加清晰、透明的环境。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线下培训、专项咨询、纳税辅导和涉税筹划等业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不规范纳税行为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因此,本书旨在引导企业规范纳税,合理运用涉税政策,以实现税负最小化,同时防范不必要的涉税风险,提升企业的财税运营效益。
一、本书的诞生背景与意义
随着金税系统各模块的陆续上线和系统升级,特别是金税四期的全面实施,税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系列改革不仅提升了税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然而,对于部分纳税不规范的企业来说,其涉税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深入解析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减税筹划实践案例,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实用、合法的涉税风险防范与减税技巧指南。
二、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与重要性
纳税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整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它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与偷税、抗税、逃税等非法应对手段截然不同。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权利,通过合法的纳税筹划手段,降低税负,提升竞争力。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本书全面深入地解析了企业合同签订过程中,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投融资等各个环节的涉税风险防范与减税技巧。通过列举63个典型控税实践案例和数百个法律文件,本书为纳税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税四期的深入推进,税务执法的规范性、税费服务的便捷性以及税务监管的精准性将不断提升。2023年,税务部门已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税务环境,同时也对企业的涉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全面:以企业生命线为线索,关注整个运营环节,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各生产运营阶段的税费缴纳与减税技巧。
基于实践:以分析实践案例为基础,在税收政策规定范围内开展减税筹划,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俗易懂:注重在减税技巧上的阐述和操作步骤上的介绍,不深究相应的理论基础,让纳税人一看就懂。
规范合法:介绍的减税技巧方案完全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会违反法律规定。
四、使用本书的注意事项
虽然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减税技巧案例和法律文件,但个案毕竟具有特殊性。因此,读者在学习和应用本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阶段、国家税收政策的时效性以及企业开展的相关业务等因素,避免轻率模仿。同时,随着金税四期的深入推进和税务环境的不断变化,纳税人应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更新和变化,确保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重大涉税问题,建议聘请专业人员指导,以确保纳税筹划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在书稿交付出版社之际,我们对全书涉及的税率,按照最新的法规及政策要求,做了实时更新。
五、结语
税务筹划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专业性。本书作为先行探索者的实践总结,虽然已尽力做到全面、实用和精准,但仍难免存在疏漏。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税务筹划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希望本书能为企业的涉税风险防范与减税筹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