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当前的预算编制方式以部门预算为主,项目支出从比重上占据了部门预算的主要部分,是解决公共问题的主要支出类别。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体现的不仅仅是财政管理能力,更是政府行政能力。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引入政策绩效这一概念,弥补了现行财政支出评价体系中“重财轻政”的不足,并对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设计,以期为我国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重要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2章 温故知新: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2.2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2.3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描述: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国内现状与国际比较
3.1 我国"重财轻政"的财政绩效评价现状
3.2 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模式的国际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系构建:我国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方案
4.1 引入政策绩效概念的重要意义
4.2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目的
4.3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基本原则
4.4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价值选取
4.5 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流程
4.6 普惠性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7 综合评价方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案例研究
5.1 浙江省农家书屋工程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
5.2 浙江省水稻良种补贴预算项目政策绩效评价
5.3 政策启示与含义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财政资金的使用是政府活动的反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能力和手段的提升以及纳税人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界对公共支出绩效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将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政策绩效”这一概念引入预算项目绩效,从公共支出的本质属性出发来重新定义人们对公共支出绩效内涵的理解。预算项目支出是指政府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的支出,为特定的公共政策服务,“政策绩效”在预算项目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围绕“政策绩效”这一概念和“预算项目”这一典型支出领域,本书在对中外研究成果研读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绩效的目的、原则、价值取向、流程设计、指标选择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选择了两个典型的预算项目进行了实践检验。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到理论的研究中,曾有过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也经历柳暗花明后的喜悦。这一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给了我们很多结论之外的启迪与思索。
本书的付梓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次深入基层的调研都由我们团队的师生共同完成。农家书屋工程预算项目和水稻良种补贴预算项目的调研是辛苦、充实、收获颇丰而又难忘的时光,每日调研结束大家都会分享当日趣事,并把这些趣事写到调研日记当中。虽然距这两项调研结束已近5年,但很多鲜活的片段还是会时常浮现在眼前,调研日记里那些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慨的记录,比后来的调研报告更让我们珍惜。在农村里调研,有些村子里除了留守老人就是留守儿童,老人们往往方言口音很重很难交流,我们遇到过热心的小朋友帮忙做翻译来完成问卷;在一个山村里调研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家人在摆婚宴,热情地邀请我们到流水席上吃饭,婚宴聚起了几乎整个村子的村民,在被淳朴民风感动之余我们顺利完成了大量问卷;当然回忆中也有一些画风清奇的场景,比如走到农户门口被尽职尽责的看门狗狂吠赶出来好远。这些深入政策目标群体的调研,不但让我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数据,更让我们看到了书斋中的想象与现实中政策执行情况的巨大不同。
从浙北到浙南,从山区到海边,我们看到了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社会文化、集体理念的差异,调研越是深入,我们越是深深感慨中国的地大物博,社会情况的错综复杂,也越是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愈发谨慎虔诚地面对手中的研究。一个地区的社会基础、行为基础和制度基础对预算项目的政策绩效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