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子家语》原书二十七卷,《汉书·艺文志》曾著录,久佚。今本十卷。曾被认作伪书,后确证为先秦旧籍。其中保存了一些故书,如《问王(玉)》可以考见《齐论》遗文,《王言解》可以校《大戴礼记》。清代孙志祖有《家语疏证》。本次整理出版以《四部丛刊》明翻宋本为底本,该本内容完整、校勘精良。整理者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点校,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版本。《新时代万有文库》白文本删去古注,仅保留经典原文,并对其进行严谨校勘,文句贯通、体量适宜,便于阅读,同时有助于读者避免他人成见干扰,独立思考,涵咏经典。
目录
整理说明
孔子家语序
卷第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卷第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第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第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第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卷第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第八
冠颂解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第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第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孔子家语后序
前言/序言
一、《新时代万有文库 》(以下简称“《文库》”) 拟收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 具有根脉性的元典(即“最 要之书”)500种,选择具有 重要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的 经典版本,给予其富有鲜明 时代特征的整理与解读,致 力于编纂一部兼具时代性、 经典性、学术性、系统性、 开放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丛书,深入挖掘和阐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 涵和时代价值,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为“第二个结合” 提供助力,满足新时代读者 对中华文化经典的需求。 二、为满足不同读者的 需求,《文库》收录的典籍 拟采取“一典多版本”和“一 版三形式”的方式出版。“一 典多版本”是指每种典籍选 择一最精善之版本予以重点 整理,同时选择二至三种有 代表性的经典版本直接刊印 ,以便读者比较阅读,参照 研究。“一版三形式”是指每 种典籍选择一最精善之版本 ,分白文本、古注本、今注 本三种形式出版。各版本及 出版形式,根据整理进度, 分批出版。 三、典籍白文本仅保留 经典原文,并对其进行严谨 校勘,使其文句贯通、体量 适宜,便于读者精析原文, 独立思考,涵泳经典。考虑 到不同典籍原文字数相差悬 殊的实际情况,典籍白文本 拟根据字数多少,或一种典 籍单独出版,或几种典籍合 为一册出版。合出者除考虑 字数因素外,同时兼顾以类 相从的原则,按照四部书目 “部、类、属”三级分类体系 ,同一部、同一类或同一属 的典籍合为一册出版。如子 部中,同为“道家类”的《老 子》与《庄子》合为一册出 版。 四、典籍古注本选取带 有前人注疏的经典善本整理 出版。所选注本多有较精善 的、学术界耳熟能详的汉、 唐、宋、元人古注,如《老 子》选三国魏王弼注,《论 语》选三国魏何晏集解,《 尔雅》选晋代郭璞注,等等 。 五、典籍今注本在整理 典籍善本基础上,对典籍进 行重新注释,包括为生僻字 、多音字注音;给难解的词 语如古地名、职官、典制、 典故等做注,为读者阅读、 学习经典扫清障碍。 六、每部典籍卷首以彩 色插页的形式放置若干面重 要版本的书影,以直观展现 典籍的历史样貌及版本源流 。 七、每部典籍均撰写“导 言”一篇,主要包括作者简 介、创作背景、内容简介、 时代价值、版本考释等方面 内容。其中重点是时代价值 ,揭示每一种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和至 今仍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 识,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的“魂”,满足读者借鉴、弘 扬其积极内涵的需求,找准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 ,指明每种经典在建设中华 民族现代文明中能提供哪些 宝贵资源。同时,对部分经 典中存在的陈旧过时或已成 为糟粕性的内容,予以明确 揭示,提醒读者正确取舍, 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 承,避免厚古薄今、以古非 今。 八、校勘整理以对校为 主,兼采他书引文、相关文 献及前人成说,不做烦琐考 证。选择一种或多种重要版 本与底本对勘,以页下注的 形式出校勘记,对讹、脱、 衍、倒等重要异文进行说明 ,并适当指出旧注存在的明 显问题。鉴于不同典籍在内 容、体例、底本准确性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文库》 对是否校改原文及具体校勘 方式不作严格统一,每种典 籍依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并 在书前列“整理说明”。 九、《文库》原则上采 用简体横排的形式,施以现 代新式标点,不使用古籍整 理中的专名号。古注本的注 文依底本排在正文字句间, 改为单行,变更字体字号与 正文相区别。 十、《文库》原则上使 用规范简化字,依原文具体 语境、语义酌情保留少量古 体字、异体字、俗体字。《 说文解字》《尔雅》等古代 字书则全文使用繁体字排印 。 《新时代万有文库》编 辑委员会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