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教材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内容与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全书内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沉淀反应、配合物、烃、烃的重要衍生物、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学生实验等内容。根据需要还配有部分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视野。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和化学工艺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开设化学基础课程的其他专业选用。
目录
绪论 001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 004
第一节 无机物 005
一、无机物的分类 005
二、无机物的命名 007
三、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008
思考与练习 009
第二节 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010
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010
二、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011
思考与练习 011
第三节 物质的量 012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012
二、摩尔质量 013
三、气体摩尔体积 013
四、摩尔气体常数 014
五、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014
思考与练习 015
第四节 化学反应方程式 017
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定义和书写原则 017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017
思考与练习 019
科海拾贝变形鸡蛋 019
第二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021
第一节 概述 022
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022
二、元素的分类 023
三、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024
思考与练习 025
科海拾贝元素小故事——命名之争 025
第二节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025
一、非金属元素概述 025
二、卤素及其化合物 027
三、氧、硫及其化合物 031
四、氮、磷、砷及其化合物 033
五、碳、硅及其化合物 035
思考与练习 037
科海拾贝氟的自述 039
第三节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039
一、金属元素概述 039
二、钠、钾及其化合物 040
三、镁、钙、钡及其化合物 042
四、铝、铜、银、锌、汞及其化合物 044
五、铬、锰、铁、锡、铅及其化合物 048
思考与练习 052
科海拾贝石灰家族 054
第四节 生命元素 055
一、生命元素概述 055
二、生命必需的常量元素 057
三、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 058
四、有毒有害元素 060
思考与练习 061
科海拾贝Na+,K+,Mg2+,Ca2+的生理作用 061
第三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063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同位素 064
一、电子 064
二、原子核 064
三、同位素 065
思考与练习 065
科海拾贝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066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067
一、元素周期律 067
二、元素周期表 069
思考与练习 071
科海拾贝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073
第三节 化学键 074
一、离子键 074
二、共价键 075
三、金属键 076
思考与练习 076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077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078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078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079
思考与练习 081
科海拾贝神奇的化学红绿灯——碘钟反应 081
第二节 化学平衡 08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082
二、化学平衡常数 083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084
思考与练习 087
科海拾贝科学家焦耳 088
第五章 溶液 090
第一节 溶液和胶体 091
一、水 091
二、分散系 092
三、溶解与结晶 092
四、胶体 093
思考与练习 094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 096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096
二、各种浓度的换算 099
思考与练习 099
第三节 一般溶液的制备 101
一、用质量分数表示的溶液 101
二、用质量浓度表示的溶液 102
三、用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 102
四、用体积比表示的溶液 102
五、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溶液 103
思考与练习 104
第四节 电解质溶液 104
一、电解质及其强弱 105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05
三、同离子效应 108
思考与练习 109
第五节 离子反应 110
一、离子反应与离子反应方程式 110
二、离子反应的分类及离子互换反应进行的条件 112
思考与练习 113
第六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115
一、水的电离 115
二、溶液的酸碱性 115
三、溶液的pH 116
四、溶液pH的测定 117
思考与练习 118
第七节 盐类的水解 119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 119
二、盐类水解的规律 120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22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122
思考与练习 122
科海拾贝测定溶液pH的实际意义 123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125
第一节 概述 126
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126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27
思考与练习 128
科海拾贝火柴为什么一擦就着 129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30
一、氧化数升降法配平的原则 130
二、氧化数升降法配平的步骤 130
思考与练习 131
科海拾贝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 132
第三节 电极电势 133
一、电极电势的组成与相关概念 133
二、能斯特方程 135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137
思考与练习 139
科海拾贝水果电池 141
第四节 电解 142
一、电解的定义及原理 142
二、电解的应用 143
思考与练习 145
科海拾贝神奇的电解水技术,为绿色农业全程护航 146
第五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47
一、金属的腐蚀 147
二、金属的防护 148
思考与练习 149
科海拾贝电解获得金属钾、钠、钙、镁的戴维 150
第七章 沉淀反应 151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常数 152
一、沉淀溶解平衡 152
二、溶度积常数 152
三、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153
思考与练习 155
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156
一、溶度积规则 156
二、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57
思考与练习 159
第三节 溶度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60
一、沉淀的生成 160
二、沉淀的溶解 163
三、沉淀的转化 165
思考与练习 165
科海拾贝沉淀反应在冶金与医学中的应用实例 166
第八章 配合物 169
一、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170
二、配合物的命名 171
三、配合物的稳定性 172
四、螯合物 173
五、配合物的应用 174
思考与练习 175
科海拾贝普鲁士蓝的来历 176
第九章 烃 178
第一节 有机化学概述 179
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179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79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81
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182
思考与练习 183
第二节 烷烃 183
一、烷烃的通式和同系物 184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命名 184
三、甲烷 187
四、环烷烃 189
思考与练习 190
科海拾贝温室气体甲烷 190
第三节 烯烃 191
一、烯烃的通式及命名 191
二、乙烯 193
思考与练习 195
科海拾贝植物催熟剂——乙烯 196
第四节 炔烃 196
一、炔烃的通式及命名 196
二、乙炔 197
思考与练习 200
科海拾贝乙炔的健康危害与应急防护 201
第五节 芳香烃 202
一、芳香烃概述 202
二、苯 202
思考与练习 204
科海拾贝居室装修中的隐形杀手 205
第十章 烃的重要衍生物 206
第一节 卤代烃 206
一、卤代烃的命名 207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208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208
四、重要的卤代烃 209
思考与练习 211
科海拾贝氟里昂 212
第二节 醇、酚、醚 212
一、醇 213
二、酚 221
三、醚 224
思考与练习 226
科海拾贝麻醉剂 227
第三节 醛和酮 227
一、醛、酮的结构 227
二、醛、酮的分类 228
三、醛、酮的命名 228
四、醛、酮的物理性质 229
五、醛、酮的化学性质 230
六、重要的醛、酮 232
思考与练习 234
科海拾贝甲醛的危害 234
第四节 羧酸 235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35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 236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236
四、重要的羧酸 238
思考与练习 240
科海拾贝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241
第十一章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42
第一节 糖类 243
一、葡萄糖和果糖 243
二、蔗糖和麦芽糖 244
三、淀粉和纤维素 245
四、糖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246
思考与练习 247
科海拾贝为什么牛可以吃草,人却不能吃草? 248
第二节 蛋白质 248
一、蛋白质的组成 249
二、蛋白质的性质 249
三、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250
思考与练习 251
科海拾贝卤水点豆腐 252
第三节 油脂 25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52
二、油脂的性质 253
三、油脂的营养生理功能 254
思考与练习 254
科海拾贝科学用油健康生活 255
第四节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255
一、合理营养 255
二、平衡膳食 256
科海拾贝维生素 257
第十二章 学生实验 259
实验一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59
实验二 硫的化合物的性质 261
实验三 硝酸盐的性质 263
实验四 白磷的自燃 263
实验五 钠、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64
实验六 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66
实验七 高锰酸钾的氧化性 267
实验八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68
实验九 一般溶液的配制 270
实验十 离子反应及盐类的水解 271
实验十一 乙烯、乙炔的制备和性质 273
实验十二 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 274
实验十三 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性质 276
【趣味实验一】喷雾作画 277
【趣味实验二】消字灵的制作 277
习题答案 279
附录 296
表一 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 296
表二 用于构成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296
表三 强酸、强碱、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ρ)和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 296
表四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98
表五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 299
表六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301
表七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303
表八 标准电极电位表(25℃) 304
表九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25℃) 309
参考文献 310
元素周期表 311
前言/序言
前言
《化学基础》第一版自200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相关职业学校的关注和好评,已成为化学工艺、分析检验技术、生物药物检验、药品食品检验等专业的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及其他开设化学基础课程专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修订后的教材仍然分为十二章,主要介绍: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沉淀反应、配合物、烃、烃的重要衍生物、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学生实验等内容。
在保留原版教材的特色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及大多数职业院校面临的现状,笔者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对原版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习题进行了修改、删减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每章节的学习目标,体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此次修订还新增了二维码,增加了信息技术融入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科海拾贝和趣味实验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渗透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大国工匠成才之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拓宽的习题以*标出,可以选做。同时为方便教学,将大部分习题的答案附于教材后面。
本次修订工作,由贺红举负责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的修订;王智负责第三章、第四章的修订;李瑞雪负责第五章、第六章的修订;张迎新负责第七章、第八章的修订;张伟松负责第九~十二章及附录内容的修订。全书由贺红举整理并统稿。
在此,对参加第一版教材编写、审稿及指导工作的陈启文、古丽、师玉荣、吴丽文、单月楠、董树清等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修订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修订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6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而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沉淀反应,配合物,烃,烃的重要衍生物,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学生实验等内容。每章开始有学习目标,章后有阅读材料;每节均编有思考与练习题;同时在学生实验后附有两个趣味实验。书中标有“”的为选学内容。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对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紧扣素质教育这条主线。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遵循了技工教材“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删减了同类教材中偏深偏难的内容,又能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语言通俗易懂。做到了理论与实验结合,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理论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介绍化学及其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某些化学物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强化了环保与安全防护意识。
本教材适用于三年制化学检验专业和化工工艺专业的中级工,也可供开设有化学基础课程的其他专业选用及有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全书由贺红举统稿并担任主编,陈启文主审。绪论,第一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及学生实验由贺红举编写;第二章、第七章由古丽编写;第三章、第四章分别由单月楠、董树清编写;第五章由吴丽文编写;第六章、第八章由师玉荣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