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的中文译本,详细介绍了斯里兰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框架和实施细节,不仅可以帮助学者、法律从业者和企业管理者理解和掌握斯里兰卡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政策,而且有助于他们研究和处理在斯里兰卡的法律事务和商业运营。本书可作为知识产权领域从业人员、高校法学院师生的工具书。
目录
目 录
第1部分 管理机构
第2部分
第1章 版权
第2章 邻接权
第3部分
第3章 外观设计
第4章 外观设计保护权
第5章 申请外观设计登记的要求和程序
第6章 外观设计登记的期限
第7章 外观设计登记所有人的权利
第8章 外观设计登记申请及登记的转让和转移
第9章 外观设计许可合同
第10章 外观设计登记的放弃与无效
第4部分
第11章 定义
第12章 专利权
第13章 申请授予专利权的要求和程序
第14章 专利权的期限
第15章 专利所有人的权利
第16章 专利申请及专利的转让和转移
第17章 专利许可合同
第18章 专利的放弃和无效
第5部分
第19章 商标和商号
第20章 可注册的商标
第21章 申请注册商标的要求和程序
第22章 商标注册的期限
第23章 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权利
第24章 商标申请及注册的转让和转移
第25章 商标许可合同
第26章 商标注册的放弃和无效
第27章 商标注册的撤销
第28章 集体商标
第29章 证明商标
第6部分
第30章 商号
第7部分
第31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第8部分
第32章 不正当竞争和商业秘密
第9部分
第33章 地理标志
第33A章 颁发登记证书和地理标志登记簿
第33B章 登记所有人的权利和地理标志登记管理
第33C章 地理标志登记的撤销
第33D章 外国地理标志
第33E章 其他事项
第10部分
第34章咨询委员会的组成和权力
第11部分
第35章 向局长和法院提出申请和诉讼
第36章 登记代理人
第37章 基金
第38章 犯罪及罚则
第39章 规章
第40章 修正1996年第10号省高等法院法(特别规定)
第41章 修正海关条例
第42章 废除和保留
第43章 解释
前言/序言
前 言
自我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国设施联通、国际贸易、政策沟通更加紧密、畅通,“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介绍,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启动了“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文本的翻译计划。译者有幸承担了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的翻译工作,2017年至今分别完成了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中的专利法(含外观设计)、商标法(含地理标志)和版权法(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三个部分。
在译者看来,已经完成翻译的译文尚存有一些遗憾。一是因为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为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译者翻译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所参照的文本是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网站下载的英语文本,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语义误差,而二次翻译后可能会进一步偏离原义。二是译者在力求准确把握法律文本原意基础之上参照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中的法律术语、概念等进行翻译。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专业术语虽有大同,但小异更多,难免出现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形。译者虽然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斟酌选择相关词语进行表述,但事后看来难免有不够准确之处,不少表达也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三是在翻译时,由于本书的组织翻译者强调译文应尽可能与原法律文本的表述相符,因此直译的情况较多,且各部分中只有第1部分有标题。但直译恐较难体现出中文语境下法律规定本身的精义,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者以知识产权法理论对译文的解读。
斯里兰卡是少数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典的国家。现行的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除了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还包括商号、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咨询委员会的组成和权力、申请和诉讼、知识产权犯罪等实体和程序性内容。
另外,斯里兰卡议会于2018年3月、2021年1月和2022年3月分别对其2003年第36号知识产权法进行了修正,成果分别被称为2018年第7号法、2021年第8号法和2022年第8号法,均增补、废除、修改了不少内容,尤其是在版权和地理标志方面。
鉴于上述原因,译者希望借助此次整理翻译的机会,校正和补充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的译文,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知识产权法的基本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使用的斯里兰卡知识产权法英语文本(Act No 36 of 2003)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网站,文本的制定日期为2003年11月12日。本书定稿时又与斯里兰卡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斯里兰卡2018年第7号法、2021年第8号法和2022年第8号法的英语版本进行了核对。
本书的翻译及出版得益于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感谢李雨峰教授给予译者参加“‘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法译丛”翻译的机会。感谢易健雄老师、牛奔林老师对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两位研究生的辛苦付出:陈莉翻译了第2部分的初稿,张银龙翻译了第8部分、第10部分和第11部分的初稿。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的精心编辑及校正。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朋友和老师。
囿于能力等各方面原因,译文仍可能有所错漏,恳请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
王广震
2024年1月14日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