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水墨竹画约70幅,都是近年创作的高品新作。这些作品细致飘逸,笔力纵横,神韵潇洒,自成一家,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笔墨气韵:水墨竹画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悬臂中锋的运笔方式,展现出竹子的遒健圆劲和生意连绵。画家通过掌握“笔情墨趣”,力求在作品中表现出竹子的迎风取势和潇洒传神的风韵,从而达到“不落言诠”的艺术效果。
构图布局:在构图上,水墨竹画讲究主次分明,通过画二竿竹来体现主次之分,其中一竿较粗较浓作为主竿,另一竿则作为次要。画枝时注意左右互生,以淡墨着笔,使竹竿具有立体感,同时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竹节的恰当布置,使每一根竹子都显得劲挺有力,富有弹性。
竹子的形态和神韵:水墨竹画的精髓在于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触的轻重缓急,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和神韵。竹叶的描绘注重知黑守白,通过中墨和重墨的结合使用,按照竹笋的结构,以中锋或中侧锋用笔,一气呵成,展现出竹叶的疏密得当和参差错落。竹枝的描绘则强调挺拔劲健,通过快速的行笔和连绵不断的笔意,表现出竹子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精湛的笔墨技巧和对竹子形态与神韵的精准捕捉,使他的水墨竹画不仅是一种绘画技巧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达。由于作者的画作神态逼真,寓意高尚,所以有很多水墨竹画喜爱者对其爱不释手,均收购、收藏,画作也被交流到英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并多次获奖。
水墨竹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洁品质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正如一位知名画家对作者的画作所评:我们细心赏鉴李琦轩先生水墨竹画作品时,的确能够体味到其作品中蕴含宋元重要文人画家所要达到的中国绘画技术难度与审美高度。如元代伟大文人画家倪瓒在《题郑所南兰》中“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的艺术境界,便在李琦轩先生作品中得以含蓄彰显。
目录
作者简介
《新竹节节高》(代序言)
——李琦轩先生文人画精神/袁延佩
已出版的图书
会员证书
所获荣誉证书
本书简介
前言/序言
《新竹节节高》(代序 言) ——李琦轩先生文人画精 神 袁延佩 我们细心赏鉴李琦轩先 生水墨竹画作品时,的确能 够体味到其作品中蕴含宋元 重要文人画家所要达到的中 国绘画技术难度与审美高度 。如元代伟大文人画家倪瓒 在《题郑所南兰》中所写: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 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 和墨写离骚。 这其中的艺术境界,便 在李琦轩先生作品中得以含 蓄彰显,让我深刻体会到, 当代文人画境进入一种较高 的品格追求之后,便会极为 自然地逐渐到达他画工所难 以企及的精神高度,我想李 琦轩先生的艺术便是如此。 作为沉浸于传统文化滋 养下的文人、画家和诗人, 李琦轩先生进入一位优秀艺 术家最为黄金的创作年龄段 ,伴随其精神世界不断提高 ,以及人生阅历在艺术创作 中含蓄映现,其作品也必将 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让我 们期待李琦轩先生创作出更 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