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2019年11月中国科学家借助郭守敬望远镜 (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BIG质量(7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到如何计算遥远星系的距离,寻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宇宙全书: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包含500余幅绚烂夺目的图片,以前沿的科学数据和探索进展、全新的视觉图鉴呈现形式、突破性的星系宏观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奇而宏伟的宇宙视野,用前suo未有的细节展示了我们的银河系和遥远的宇宙。
壮观的星空图片,结合专业的图文解说,在《宇宙全书: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的带领下:我们纵览银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证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和太阳系)的诞生、演化和死亡的惊奇的一生;在已知的宇宙中通过对系外行星的惊鸿一瞥,来继续探索我们的星系,寻找生命的新疆域。从新近的太空任务中获得的各种详尽的地图和引人入胜的照片,并辅以著名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的前言,为我们阐明了丰富的科学信息。
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视觉之旅,完美地解读了我们的宇宙,彻底解放人类想象力,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探险家。
目录
前言/序言
前言
很久很久之前,甚至在人类拥有文字之前,我们就曾是探险家。我们古老的祖先留下的那些永久遗迹,如丢弃的石器、熄灭的篝火以及散落的化石骨头,遍布在地球各处。从非洲中部开始到澳大利亚,再到安第斯山脉,最后遍布整个地球,他们的足迹表明我们人类从未满足于在同一个地方逗留。
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已经植入我们人类的基因里,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显现出来了。观察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逐渐长大,你就可以发现这个小探险家在如何工作。我们在出生后的一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在学会说话之前,在任何人可以向我们清楚解释事物之前,就已经学会了走路。我们急切地想迈出蹒跚的第一步,这种强烈的欲望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想要亲自去欣赏、品尝和触摸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学习。
但是作为智人,我们的体能非常有限,许多动物比我们奔跑得更快、攀爬得更高;我们的眼睛几乎只能在白天工作,到了晚上视力变得很差,所以我们在天黑的时候会因为害怕而躲避起来;我们能够学会游泳,但游得既不够远也不够快,这迫使我们只能沿着岸边前行;我们的皮肤单薄,无法抵御寒冷;我们的脚掌柔软,无法在坚硬锋利的岩石上自如行走;我们的牙齿和爪子不够尖锐锋利,无法吓倒任何捕食者;我们也未能长出翅膀可以翱翔天际。我们的DNA构建出来的人体并不是大自然的绝佳探索者。
然而,人类真正与众不同的是充满想象力,它也许是对我们最好的定义。当我们看到一块普通的岩石,能够把它改造成一把锤子,或者如果它破碎了,就让它成为一把利刃;我们从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可以穿其他动物的皮毛取暖,可以使用周围的植物、岩石甚至冰雪来建造庇护所;我们把木头捆在一起,成为水手,破浪前行;我们看过闪电,感受到过高温,便学会了如何控制火。作为人类,我们开始眺望地平线,并想象着在它之外可能是什么。
当我们的视线飞越地平线时,我们的想象力才真正得到了释放,犹如天马行空。我们的祖先在仰望天空、凝视太阳和月亮时,创造了种种美妙的神话。我们把太阳想象成一辆由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驾驶的火焰战车,月亮则是巨神泰坦(Titans)之女,她的妹妹是黎明女神伊俄斯(Eos)。纵观整个人类史,从古埃及到阿兹特克再到古凯尔特,每一种文明都有着关于太阳和月亮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故事,描绘我们仰望它们时所感受到的惊奇和庄严。
不过,彻底解放我们想象力的是夜空中那繁星点点。有人认为我们的世界被一个苍穹所包裹,那是一个围绕我们旋转着的巨大而复杂的穹顶。我们在黑暗中试图睁大双眼,开始在夜空中塑造出那些巨大形象,从金牛座的公牛到狮子座的巨狮,构想出一只巨大的螃蟹,甚至是一只蝎子。这些想象让无尽的黑暗变得灵动、亲切,不再那么可怕。我们成为爱幻想的天空探险家,任我们的思绪在头顶苍穹下驰骋,寻找我们的方向。
然而,无论如何努力想象,我们都难以领略那片真正的天空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桀骜不驯和浩瀚无垠。当伽利略利用当时最新发明的弯曲抛光玻璃,在1610年建造了第一台望远镜时,他一下子看到了人类虚弱的肉眼原本永远无法看到的景象。他惊讶地发现,月亮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平滑光亮,而实际上“凹凸不平、粗糙不堪,遍布低谷和高山”。他还惊奇地看到了木星的小卫星,以及土星周围奇妙而神秘的光环。伽利略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迈出了他了解宇宙的第一步。随着每一次新的发现,他的想象力都进一步升华,他的著作挑战了许多人的根本信仰。伽利略为我们的太阳系开启了一扇窗,通过它我们开始能够了解太阳系外的星系。
随着伽利略望远镜的每一次改进,我们越来越惊讶于宇宙的魅力。我们的太阳,这个极其强大的热和光的供给者,实际上只是数千亿颗恒星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许多恒星相比,它甚至是那么的毫不起眼。参宿四(Betelgeuse)是猎户座中肉眼可见的一颗恒星,它比太阳要大500倍,亮度是太阳的1.6万倍。盾牌座 UY(UY Scuti)更是大得难以想象,它足以容纳50亿个太阳,是人类所见过体积最大的恒星。
我们曾见过双星,它们就像花样滑冰选手一样,彼此紧挨着一直旋转。我们目睹了恒星爆炸成超新星,在太空中发出冲击波,就像巨大的烟花爆炸时散发的涟漪。我们还发现了奇怪而美妙的脉动恒星,或者说“脉冲星”,它们以某种方式每秒旋转数百次。在埃及人的想象中,那浩瀚无垠的银河系就像一条横跨天空的尼罗河,而实际上那是由大量的恒星紧密地挨在一起,融合成银河系这一巨大旋涡的熠熠光辉。
到1992年,望远镜变得更加灵敏,我们于是发现了更多围绕银河系中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从那时起,我们已经发现了数千颗这样的“系外行星”。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中的大多数恒星都有行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有些坍缩的恒星是如此致密,以至于光线也无法逃脱其巨大的引力场,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像是太空中的黑洞。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