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汉语“动趋式”的语义结构是相当精细、复杂而且多变,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难题之一。所谓的趋向动词在补语位置上,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语义从具体的位移,一步一步虚化,有的甚至于变得非常抽象。
本书的蕞大的特色就是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前言/序言
序一
我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招收的博士生大约30个,要数姓周的最多了,居然有六个。其中女生有四位,而且有趣的都是单名。她们是:周静、周红(华东师大);周芍、周娟(暨南大学)。从省籍来说,要算山东、湖南、江苏、河南的居多,其中山东的有赵春利、刘雪春、周红、王宜广。这样一看,周红这两点都占着了。我相信,人跟人是有缘分的:有缘分,千里来相会;没缘分,当面会错过。周红就属于比较有缘的了。当年之所以录取她,不外乎这么几条理由:一是著名的山东大学毕业生,基础扎实;二是山东女孩子,显得精明强干,头脑清楚;三是年龄偏小,可塑性大;四是面试时回答比较讨巧,有灵性。坦率地说,我比较喜欢挑选聪慧灵巧的学生,用上海话来形容,那就是“脑子灵光”!我一直觉得,要做语法研究,必须有点儿天分,必须时时处处有新点子。应该说,周红基本上达到了我的要求,但是,真正在学问上对周红有感觉,还是逐渐深化的,可能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她是2001年入学的,是我在华东师大招收的第三批博士生,跟马清华、刘雪春同届,他们两位硕士毕业后都工作多年,而且都是副教授了,只有周红是地地道道“一介女书生”。周红考上博士生的时候,因为是直接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中间没有去工作过,跟两位大哥、大姐一比,显得特别年轻,甚至于显得稚嫩。第一年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给我最深的印象:一是好问,百问不腻。二是好辩,不满意想不通就跟你辩论,有时候还略显得有点儿“蛮”。看得出,人小志气大,特别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由于我在2002年10月调到暨南大学去了,周红她们这一届,尽管我个人多次表态愿意带完送她们毕业,尽管学生们强烈要求跟随我学到毕业,但是,学校断然拒绝了。实际上只带了他们一年多,尽管不是我的缘故,但是我心里一直对他们这一届博士生抱有某种歉意。不过庆幸的是,我的老朋友、接任的刘大为教授很负责任,这才使这届博士生能够如期顺利毕业。刘雪春去了北京语言大学,马清华回到温州师院(很快就调到南京大学去了),而周红则如愿进入上海财经大学。一方面华东师大不要我管还没毕业的博士生了,另一方面,我刚调到暨南大学,担任211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千头万绪需要处理,而且马上就招收了近十位新博士生,说实话也顾不上留在华东师大的旧学生了。晃晃悠悠过去了两年,只知道周红他们非常努力。突然传来喜讯:她的博士论文《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一举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第七届博士文库,当年同时入选的还有她的师兄马清华的《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那可是在全市打擂台打出来的呀!可谓双喜临门,我为之大喜,真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辛勤的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世纪开头那些年,我比较关注现代汉语的语义范畴及其句法表现,华东师大好几个博士的论文题目都是跟这一选题有关的,比如周有斌的“选择范畴”、徐默凡的“工具范畴”、刘雪春的“等同范畴”,等等,周红的选题也属于这一范围。马清华能够入选,我倒是不惊讶,因为他早在80年代就已经在《中国语文》上发表过论文了,功底深厚,早就预料他能一鸣惊人。对周红,我确实感到有点儿意外。一个女孩子,几乎没踏出过校门,一路走来,顺顺当当,却也平平淡淡,没有经历过风浪,也没有见过世面,也没有发过什么像样的论文,竟然能够打败众多对手,脱颖而出,真是难得,不得不让人刮目相待。不记得是2009还是2010年,我正巧到上海,周红专程邀请我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学,那里有两位教授,一位是黄锦章,80年代“现代语言学研究会”(俗称XY)的老朋友;一位叫王永德,是我的同事濮侃教授的研究生,因为听过我的课,我又参加过他的论文答辩,也算是我的学生吧。接着就是我的两个博士生先后毕业都在那里工作:先到的是刘焱,后去的就是周红。让我特别惊讶的是,学院的几位领导一见到我,就纷纷又夸奖又感谢:感谢你培养了周红这么好的学生!我们非常满意。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是有一种满满的暖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当老师真好!
据我所知,这些年来,周红主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她在“商务汉语”以及“对外汉语写作”这两个方面,结合教学需求,做了大量的时间和钻研,还出版了好几本教材,成绩斐然。除了《商务汉语》《汉语写作》等教材之外,她还出版了一部力作:《语篇知识建构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这是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一头抓住了语法学中的语篇知识,一头抓住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并且获得上海市第28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着作出版资助。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立身之本,非常关注汉语语法的本体研究,这些年来发表了好多篇质量上乘的论文。特别是2011年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更是“锦上添花”,“猛虎添翼”,在“动趋式”研究方面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其代表作就是这部刚刚杀青的新着《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众所周知,汉